陶李
《音樂課程標準》指出:音樂教學旨在提高學生欣賞音樂的興趣,鼓勵學生表達自己的感受和見解,逐步養(yǎng)成欣賞音樂的習慣,積累欣賞音樂的經驗。作為教師,在平時的課堂中應注重提高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打造豐富多彩的音樂課堂。
一、將音樂知識融入生活,豐富教學內容
音樂是一門聽覺藝術。小學生天性活潑好動,好奇心強,想象力極為豐富。他們往往會通過各種肢體動作表現(xiàn)出對音樂的感受。因此,在小學音樂課堂中,教師應為學生營造輕松、自由的課堂氛圍,將音樂知識融入生活,豐富課堂教學內容,幫助學生理解。
讓課堂成為學生展示自我的舞臺。學生在課堂上能自由地發(fā)揮想象,盡情地展示才華。這時,我們教師就可以把舞蹈和音樂有機地結合起來,把抽象、生硬的音樂理念和復雜、枯燥的樂理知識融入生動有趣的游戲、律動,使我們的音樂更加生動化、具體化。通過演唱、表演、游戲、律動等形式,將學生從座位的束縛中解放出來,讓他們在快樂自由的氛圍中獲得音樂知識,同時陶冶情操。
例如,在教唱《春天舉行音樂會》這首歌曲時,筆者聯(lián)系生活實際和歌曲背景,運用了充滿生活氣息的教學方法。首先,讓學生欣賞幾種來自大自然的聲音,如潺潺的流水聲、轟隆隆的打雷聲、呼呼的刮風聲、沙沙的下雨聲等,讓學生在聽覺上有個初步的感知。這首歌的歌詞具有濃濃的生活氣息:春雨唱歌呀滴答滴答,春風彈琴呀沙沙沙沙,春雷打鼓呀轟隆隆隆,春水鼓掌春水鼓掌嘩啦啦啦。在教唱歌曲時,先讓學生聆聽課件示范演唱,充分感受歌曲中的聲音,分辨歌曲中參加音樂會的都有哪些朋友,并給它們起個好聽的名字,如春雨姑娘、春風阿姨、春雷伯伯、春水姐姐等。最后讓學生用器樂表現(xiàn)這些聲音。學生在這種感受、聆聽、演奏的過程中,感到音樂不再是抽象的、枯燥的知識,而是充滿魅力和靈性的東西,是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的。把平時的生活經驗音樂化,歌曲中出現(xiàn)的音樂問題生活化,在音樂與生活之間架起一座興趣的橋梁,這樣既激發(fā)了學生對音樂的興趣,又樹立了學生的自信心。學生沉浸在優(yōu)美的情境中,充分感受音樂的美。
二、開展音樂實踐,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
音樂課堂就是音樂藝術的實踐過程,教師應積極引導學生參與到綜合性藝術表演和即興創(chuàng)編等各項活動中來。音樂課堂不應是單調、枯燥、乏味的,而應是豐富、有趣的。音樂是一種極具創(chuàng)造性的藝術,每一首歌曲都是藝術家真情實感的流露。學生聆聽音樂,可以感受到時而活潑、時而婉轉、時而莊嚴、時而凄涼的情感波動。音樂教師應找出音樂中表達情感的東西,引導學生由淺入深,體驗音樂中的情感,使學生的情感體驗在欣賞音樂過程中逐步得到升華。
音樂不僅是聽覺藝術,更是表演藝術。學生不僅會演唱、會欣賞歌曲,還要能夠為歌曲創(chuàng)編舞蹈動作,通過舞蹈展現(xiàn)音樂。例如在教學《金孔雀,輕輕跳》時,筆者教唱完這首歌曲后讓學生根據歌詞大意與傣族舞的特點,分組創(chuàng)編舞蹈動作然后表演。學生用肢體語言來表現(xiàn)歌曲,情感上產生了共鳴,整個音樂課堂都沉浸在愉快融洽的氛圍中。
音樂藝術的審美體驗和文化認識,是學生在生動、多樣的音樂實踐活動中通過親身參與生成的。小學音樂課程包括音樂欣賞、音樂表演和歌唱教學,教師要從學習音樂的特性出發(fā),采取生動活潑的教學形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在教學《幸福拍手歌》這首歌時,筆者運用了談話、演唱、打節(jié)奏、唱節(jié)奏歌、律動等多種新式來展現(xiàn)這首歌。首先是談話導入,師生一起探討什么是幸福,學生各抒己見,有的說幸福就是覺得開心、很高興的一種感覺,有的說幸福就是讓身邊的人都開心。然后通過節(jié)奏歌的形式唱歌曲,最后讓學生即興創(chuàng)編動作。一節(jié)課下來,所有學生都學會了演唱這首歌,充滿了幸福感。
三、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豐富音樂課堂的表現(xiàn)形式
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進行課堂教學,可以豐富歌曲的表現(xiàn)力,讓學生能夠更直觀地感受音樂課堂。例如在教學《大樹媽媽》這首歌時,筆者利用大屏幕出示了大樹、花兒、小草、綠地,讓學生直觀感受。在教學《國旗國旗,真美麗》這首歌時,在大屏幕上播放天安門廣場上五星紅旗冉冉升起的畫面。讓學生觀看升旗儀式,充分感受祖國的強大。視頻可以把歌詞直觀化呈現(xiàn),這對于認字少、直接認讀歌詞又有困難的一年級學生大有幫助。筆者結合圖片展示,讓學生看圖片記憶歌詞。如在教學《春天在哪里》這首歌,筆者展示了山林、紅花、綠葉、小黃鸝的圖片,幫助學生理解記憶歌詞。通過這一方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之前一節(jié)課記不下來的歌詞,現(xiàn)在學生半節(jié)課就能記住。
總之,在不斷深入推進素質教育的今天,作為音樂教師,應遵循音樂性、多樣性、情趣性的原則,打造豐富多彩的音樂課堂,讓學生獲得知識,掌握學習方法,提高音樂欣賞水平與人文素養(yǎng)?!簦ㄗ髡邌挝唬航魇∧喜屑t谷灘新區(qū)九龍湖學校)
□責任編輯:張淑光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