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志芳
鳥欲高飛先振翅,人求上進先讀書。閱讀對于小學生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少而好學,如日出之陽。可如何讓他們主動閱讀,歡歡喜喜地捧起書來讀,依然是令教師和家長頭痛的一個難題。揪著孩子坐在書桌前讀書不難,難的是讓小孩發(fā)自內心喜歡上閱讀。袁牧說:“讀書不知味,不如束高閣;蠢魚爾何如,終日食糟粕?!北浦W生讀書終究是無用的,如強按牛頭喝水,事倍功半。所以,小學語文教師要積極探求讓學生愛上閱讀的途徑。
一、引導小學生走近閱讀
古有“孟母三遷”的故事,可見環(huán)境和氛圍對孩子讀書的重要性?,F(xiàn)在,“三遷”很難做到,但為孩子創(chuàng)設讀書的小環(huán)境卻是非常有必要的。創(chuàng)設讀書的環(huán)境,關鍵要做到兩個字:“關”和“開”。在家庭中,父母首先要“關掉”孩子讀課外書就是“不務正業(yè)”的思想,要認識到開卷有益;其次要關電視、關電腦、關麻將機,給孩子營造一個清靜的讀書環(huán)境。除此之外,家庭還要做到開“家庭齊讀”之風,家長率先垂范,和孩子一起讀書,營造良好的家庭讀書氛圍。
校園是孩子們學習的樂園,不能只成為孩子們作業(yè)的海洋。教師要“關閉”“分數(shù)就是一切”的思想,讓孩子真正進入書的殿堂。蘇霍姆林斯基說:“一所學??赡苋鄙俸芏鄸|西,可能在很多方面都很簡陋貧乏。但只要有書,有能為我們經(jīng)常敞開世界之窗的書,那么這就足以稱其為學校。一所學校也可能什么都齊全,但如果沒有了為了人的全面發(fā)展和豐富精神生活而必備的書,或者大家都不喜愛書籍,對書籍冷淡,那么就不能稱其為學校?!睂Υ?,教師要引導學生走進圖書館、閱覽室,讓他們進入書的海洋。為了方便學生閱讀,班級還可開設“圖書角”,圖書角的書是流動的,人人都可以把自己的好書放在那里,常讀常新,學生們的閱讀量不斷增加。長期下來,校園浸染書香,營造出濃濃的讀書氛圍。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僅僅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閱讀的環(huán)境是不夠的,還要培養(yǎng)學生閱讀的興趣,而恰恰這是最難的工程。對此,教師可以專門開設閱讀課,讓學生自己“唱主角”。該課可設置主持人,學生們談自己在本周看了什么書,書中內容是什么,自己的收獲又是什么。在課上,教師要營造氣氛,讓學生“引經(jīng)據(jù)典”,談自己讀書的獨特認識和感受,讓學生充分投入。不知不覺中,學生會漸漸愛上閱讀。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教師作為“傳道授業(yè)解惑者”,就決定了應把閱讀當成跟呼吸、吃飯一樣重要的事情,這樣也能為學生樹立一個閱讀的榜樣。教師自己讀的好書多,會讓教學效果非同凡響。另一方面,教師還可以主動去閱讀孩子們喜歡的書籍,同時也能及時發(fā)現(xiàn)他們在閱讀取向上的問題,避免他們被粗劣和價值觀不良的讀物“侵蝕”。
二、指明有效閱讀的途徑
讀書不知要領,勞而無功。教師不僅要帶領孩子走入閱讀,還要指明有效閱讀的途徑。
首先,讀書不必求多,而要求精。很多孩子讀了不少課外書,但作文還是很差。其實,閱讀的量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要閱讀經(jīng)典,要深入思考。閱讀不能不求甚解,只求走馬觀花了解“劇情”,而沒有對書中精美的句段、細節(jié)描寫、重要章節(jié)進行仔細揣摩,消化吸收,這樣,書讀得就沒有多大作用了。朱熹說過:“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則眼不看仔細,心眼既不專一,卻只漫浪誦讀,決不能記,記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豈不到乎?”因此要讓孩子精讀。教師在指導孩子閱讀的過程中,應該給他們設置些“障礙”,讓他們更注重書中的精彩之處,要帶著問題去讀書,這樣,才能真正把書讀進去?!白x書無疑者須教有疑,有疑者卻要無疑,到這里方是長進”,這句話說的便是這個道理。
其次,讀書要有選擇性,要適合自己。有的家長和教師總是認為開卷有益,因此在給孩子推薦讀物上不加選擇,拿過來就讓孩子讀,這也體現(xiàn)了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態(tài)。果戈理《死靈魂》中的比什伽秋,什么都讀,他并非飽學之士,而是缺少鑒賞力的傻瓜;《莊子·列御冠》中的朱澤漫,他學了一門特殊的殺龍技術,其實沒有什么地方有龍可殺,他才明白世間無龍,其本領白學。如此說來,如不加選擇地開卷,總會事倍功半,害多益少!
好的書籍讓孩子受益匪淺,而內容低俗的書則會荼毒孩子的心靈。所以,選擇好書、適合孩子讀的書意義重大。一般來說,小學生在低段時可多讓他們讀一些童話、神話、寓言等故事性較強的書,這些簡單有趣、宣揚真善美的情節(jié)和人物他們也喜聞樂見;小學生到了中段就可以嘗試看一些少兒版的名著,并讓他們根據(jù)自己的興趣愛好有針對性地選擇喜愛的書;小學生到了高段,可以讀一些成人讀的讀物,但教師更要幫他們把關?!簦ㄗ髡邌挝唬航魇》忠丝h第二中心小學)
□責任編輯:萬永勇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