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小仙
中國歷史上出現(xiàn)過一個響亮的名字——“狀元”。曾經(jīng)這個名字風靡過整個中國大地。千百萬士子追逐著這頂桂冠,希翼通過金榜題名,步入政壇。老百姓們也把他們看作文曲星下凡?!笆旰盁o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狀元成為榮耀和顯赫的代名詞。
中國科舉創(chuàng)始于隋朝,確立于唐朝,完備于宋朝,興盛于明、清兩朝,廢除于清朝末年,整整綿延存在了1300年。在這1300年間,共產(chǎn)生了592名狀元(一說504人),加上其他短命政權選考的狀元以及各代的武狀元,中國歷史上總計可考的文武狀元為777人。
武狀元不提,文狀元們以文入仕,是龐大知識分子群體的巔峰,他們的書法怎么樣呢?
能獲狀元,書法大都不差
中國封建社會,吏部常以身、言、書、判擇人,大凡先試后銓,即先觀書、判,再察聲、言,然后注擬。如何觀書?楷法遒美就是其中關鍵的一條,否則吏部絕不會銓選為士。這大概也是我們今天所知進士和狀元們個個善書的原因。以至于“狀元書法”成為一種獨特的歷史文化現(xiàn)象。
據(jù)說清朝的順治皇帝和康熙皇帝癡愛書法,因此,在清朝的科舉考試中,所選出的狀元大都是那些書法出眾的考生。
比如,順治皇帝喜歡歐陽詢的書法,所以他在選狀元的時候首先要看哪個考生的書法最接近歐陽詢的風格。所以,順治九年(1652年)的狀元鄒忠倚和順治十五年(1658年)的狀元孫承恩都是用歐陽詢的字體寫的考卷,被順治皇帝一眼看中,選為了狀元。
康熙皇帝喜“二王”的書法,所以,康熙十八年(1679年)的狀元歸允肅、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的狀元蔡升元、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的狀元汪繹的字體學的都是王羲之的《黃庭經(jīng)》、《樂毅論》。
不信,有狀元卷為證
中國共有700多位狀元,照理應該有700多份狀元卷。但由于歷代戰(zhàn)火的原因,使得大部分狀元卷都流失了。如今現(xiàn)存唯一的一份是明朝趙秉忠的狀元卷。這份狀元卷由于各種原因流落民間,被當作國寶存于青州博物館。
《狀元卷》為22折冊頁,每折高47.6厘米,寬14.1厘米。正文15折,每折6行,行滿32字,全文共計2460字,通篇以字徑1厘米的小楷寫成,并以朱筆句讀。其點畫循規(guī)蹈矩,結體嚴謹工穩(wěn),綜觀之,雖稍有生氣不足之缺憾;細察之,卻不乏匠心獨運之佳構。更為可貴的是在這決定其去取進退和前途命運的殿試中,趙秉忠仍能把洋洋灑灑數(shù)千言的政論文章書寫得從從容容,筆筆不茍,字字勻停,從中不難看出這位年僅25歲的考生所具有的筆墨功夫。他的這份考卷最終以文章、書法俱優(yōu)而征服了擔任評判的9位讀卷官,在296份殿試卷中脫穎而出,并博得萬歷皇帝龍顏大悅,在卷首御批“第一甲第一名”六個大字。于是,趙秉忠便題名金榜之首——中了狀元,他的這份殿試卷也就成了“狀元卷”。
“第一人中最后人”也是書法大家
即便是那些不因書法,偶然獲得的狀元,書法造詣也比較高,比如中國歷史上最后一個狀元——劉春霖。劉春霖,字潤琴,號石云,直隸河間府肅寧(今河北省肅寧縣)人。春霖家道貧寒,幼年時曾跟隨父母在濟南生活,他天資聰穎,學習刻苦,深受老師喜愛。劉春霖是中國歷史上最后一名狀元,但他狀元及第實屬偶然,其中還有一段趣事。
公元1904年7月,清廷殿試,主考大臣經(jīng)過認真挑選,把入選的試卷按名次排列,呈請慈禧太后“欽定”。
當時內(nèi)外交困,憂心忡忡的慈禧太后正準備做七十大壽,想從科舉之中得到一點吉兆。這位獨攬大權的西太后,對殿試文字重尚楷法。第一份試卷是朱汝珍的。慈禧一見“珍”字便想起了珍妃,肝火上升;又加上朱汝珍是廣東人,想起太平天國洪秀全,維新派康有為、梁啟超……這些大清朝的“首逆”都出自廣東,于是將朱汝珍的試卷扔到一旁。
看第二份試卷,慈禧心頭又不禁高興起來。因為第二份試卷是直隸(今河北?。┟C寧人劉春霖的,“春霖”二字含春風化雨、甘霖普降之意,這一年又逢大旱,急盼一場春雨。加之直隸地處京畿,“肅寧”又象征肅靜安寧的太平景象,這對烽火四起、搖搖欲墜的清王朝,自然是“吉祥”之兆。于是,大筆圈定,名列榜首,發(fā)榜時劉春霖由原來的第二名而成了頭名狀元,經(jīng)過主考官的保奏,為照顧社會輿論,朱汝珍的名字雖然沒有抹去,也只得屈居劉春霖之后了。
但是歷史是無情的,劉春霖中狀元后的第二年就廢除了科舉考試。劉春霖便成了中國歷史上最后一名狀元。
劉春霖,在詩書畫上均有極高的造詣,尤擅小楷,其小楷書法有“楷法冠當世,后學宗之”之譽,至今書法界仍有“大楷學顏(真卿)、小楷學劉(春霖)”之說。晚年,他為了生存,堅持以寫字賣文籌資。他的書法自成一家,有較大影響。退隱后,以狀元之名,潤筆賣字,應接不暇。他的書法圓勻平正,為典型之館閣體。當年翁同龢見還沒有登第的劉春霖的筆墨,曾驚嘆不已,預言他將大魁天下。
劉春霖曾出版小楷字帖《大唐三藏圣教序》、《文昌帝君陰騭文》、《閑邪公家傳》、《蘭亭序》、《靈飛經(jīng)》等多種。從傳世的作品來看,隸、真、行、楷皆為所長?,F(xiàn)在美國弗利爾美術館中有其多件作品。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