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朋濤
(江蘇警官學院 江蘇南京 210031)
淺析大學生體育素質教育內容改革①
王朋濤
(江蘇警官學院 江蘇南京 210031)
隨著社會對教育內容的要求不斷提升,素質教育的形勢也隨著現(xiàn)有的社會教育模式不斷改進,該文按照大學生體育素質教育及教育內容的改革進行分析,結合體育教學的內容,將現(xiàn)階段大學生體育素質教育出現(xiàn)的問題進行了分析,以這種問題作為引導進行改革延伸,并將素質教育進行體育課程的融合。該文以大學生體育素質教育內容改革進行了分析和討論。
大學生 體育素質教育 教育內容改革
素質教育是當前教育改革發(fā)展的關鍵問題,在這樣的教育趨勢下,教育部門對此內容進行了廣泛性的討論與分析,很多高校也正在積極探索大學生素質教育的有效途徑。高校是培養(yǎng)大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專業(yè)型人才的地方,鑒于此,人才質量好壞直接影響到國家今后的未來發(fā)展趨勢。大學生體育課程的素質教育滲透也屬于一項十分關鍵的內容,體育課程的素質教育改革不僅能夠造就大學生的健康體魄,還能夠造就大學生的美好心靈,這種體育素質教育的落實能夠進一步將大學生的各項身體指標進行改進,以此來推進大學生今后的健康發(fā)展。
針對素質教育的內涵以及其目標要求來說,可以分成以下幾方面的內容進行分析。
1.1 素質的內涵和素質教育
素質教育的內涵就是通過自身的認識和實踐,在先天遺傳的基礎上受到后天的教育并形成相對穩(wěn)定的身心發(fā)展[1]。素質教育是在遺傳、環(huán)境以及教育的共同影響下,對大學生現(xiàn)有的水平與可能發(fā)展的潛力做出必要的準確判斷,并充分發(fā)揮教師以及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所有的大學生都能夠在自身原有的基礎上進行發(fā)展。
1.2 素質教育目標要求
素質教育主要特征有全體性、全面性以及自主性,這3個特征表現(xiàn)的越加明顯,其素質教育達到的效果就更加具有優(yōu)勢,結合到體育素質教育的實踐中,首先,全體性,將體育素質教育完整地滲透到課程中,就必須讓學生能夠在課程中感受到學習與鍛煉的雙重魅力,每個學生在進行課程的推進中,都能在體育實踐中進行自己目標的展現(xiàn),并在體育課堂下得到成功的樂趣。其次,全面性的展現(xiàn),這項內容的展現(xiàn)就要求學生在體育教育中有全面性的發(fā)展,這種全面性發(fā)展不僅僅是針對學生進行技能與體能的雙重發(fā)展,還需要對鍛煉的原理進行理解以及感情上的融合。最后,自主性,學生在進行體育鍛煉的階段,就應該將學生的積極性進行激發(fā),讓學生能夠在自主的環(huán)境下進行知識的掌握,以此學會學習、學會鍛煉、養(yǎng)成終身體育鍛煉的意識[2]。
想要將高校體育素質教育進行改進,就應該從存在的問題出發(fā),按照問題的內容進行細節(jié)表述,以此來保證高校體育素質教育的有效實施。針對高校體育素質教育存在的問題來說,可以分成以下幾方面進行分析。
2.1 大學生體育意識薄弱
由于大學生剛剛從高中緊張的學習生活中走出來,很多學生還是認為他們上大學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學好文化課程,體育鍛煉會影響到他們寶貴的學習時間,自己在不鍛煉的情況下還是能夠應付大學生活中的體育學習與考試,在加上現(xiàn)階段的應試教育模式,使學生長期都埋頭于書籍中,根本沒有時間進行體育鍛煉,造成了現(xiàn)階段大學生體育意識淡薄,體育能力差的問題出現(xiàn)。
2.2 怕難、怕臟、怕苦、怕累
從大學生現(xiàn)階段的體育課程上課情況進行分析,很多學生在體育課堂上貪圖安逸、舒適,不愿意嘗試一些新的技術動作,更不愿意有汗流浹背的感覺。這種問題的產生充分展現(xiàn)了學生具有怕難、怕臟、怕苦、怕累等思想,上體育課程的現(xiàn)狀尚且如此,更不用說學生們的日?;顒恿薣3]。
2.3 缺乏競爭意識
很多學生認為體育鍛煉就是那些具有體育特長的學生以及身體素質好的學生的專屬內容,與自己無關,有時候老師、學生會動員大部分學生進行體育鍛煉,但還是有一部分學生總是以各種理由進行推脫,久而久之,就造成了該類學生失去競爭意識以及自我鍛煉的機會。
2.4 體育教師的敬業(yè)精神有明顯的下降
在高校教師隊伍中,體育教師的待遇問題是一項十分突出的問題,在加上個別教師自身素質不高,并且受不住現(xiàn)有的社會市場經濟的模式沖擊,很多高校的體育教師已經出現(xiàn)的轉業(yè)情況,并將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自己的第二職業(yè)身上,體育教育變成了應付學生日常活動的事情,這很大程度上導致學生體育鍛煉活動的開展受到了不可逆轉的阻礙[4]。
2.5 體育經費有限,活動場地少
教育部門的行政撥款都是對學校正常體育教學以及傳統(tǒng)競賽活動的要求進行考量的,但是這種經費考量根本沒有辦法將學生的課外體育活動開展進行改進,再加上學校的招生人數(shù)日漸增多,學校原本的體育場所已經不能滿足學生日常體育鍛煉的要求,這很大程度上阻礙了學生日常體育活動的開展。
針對大學生體育素質教育的內容改革來說,可以分成以下幾方面進行分析。
3.1 端正大學生的教育思想,建立面向全體學生的高校體育工作體系
就現(xiàn)階段大學生的身體素質來說,其心肺功能、身體素質在趨于不斷下降的趨勢,這同現(xiàn)有的國民經濟發(fā)展和人們生活水平不斷進步的今天,是一項十分不符合常理的現(xiàn)象,該問題的出現(xiàn)應該引起相關教育人員的廣泛關注。在對該問題進行剖析的過程中,應該端正大學生的教育思想,從之前只是關注競賽的結果變成現(xiàn)在的教學過程,重視個體差異。因此,高校體育工作者應該認真將相關素質教育的文件進行討論,將工作的關鍵點放在學生身上,保證體育教育能夠有比較全面的體育工作體系模式[5]。
3.2 建立比較高素質高校體育教師團隊
學校的領導應該在大學生體育素質改革的過程中,對教師團隊進行思想改進,改善教師的工作環(huán)境,提升體育教師的待遇,使得他們能夠在自己的崗位上愛崗敬業(yè),充分發(fā)揮體育教師在大學校園里的工作優(yōu)勢。
3.3 改變體育課程的體系模式
在體育課程的體系改革中,應該建立起與學生興趣、愛好相適應的體育課程體系內容,按照設計要的內容,教師不斷地轉變自身的角色,將學生變成課程的主體。由于應試教育的模式深入人心,學生的興趣愛好都在這樣的背景下受到了壓制,這種情況十分不利于學生的身心發(fā)展以及身體健康。所以,應該在教學目標下盡可能地將教學內容以及教學手段進行多樣性的展現(xiàn),最大程度地保證學生對于體育課程的興趣程度。激發(fā)學生對于體育課程學習的積極性,并在該基礎上保證學生的個性能夠充分發(fā)揮。有利于學生的身心健康,達到增強學生體質的目的。
3.4 建立與教學體系相結合的課外活動體系
培養(yǎng)大學生終身體育鍛煉的習慣就要求體育工作者在對體育課程加強宣傳,在這樣宣傳的同時,讓大學生能夠明白身體強壯的優(yōu)勢。隨著人們的生活水平的不斷提升,很多大學生在課外之余還參加了適合自己的健身運動,大學校園就可以以這種內容為契機,建立與教學體系相結合的健身俱樂部,使得學生能夠在體育課程之外還有實踐的健身知識提升,為終身體育鍛煉打下堅實的基礎。
大學生體育素質教育的內容改革是一項長遠且細化的過程,在該過程中,應該由相關的教育部門、學校以及教師進行實踐分析,以保證學生能夠有更好的素質教育效果。
[1]王勇.基于“自治”理念的大學體育課程內容與項目結構研究[D].重慶大學,2013.
[2]吳謀林.蘇州高校大學生體質健康與課外體育鍛煉現(xiàn)狀調查及對策研究[D].蘇州大學,2010.
[3]吳踐析.論高校體育改革更應強化大學生體育人文素質教育[J].長沙鐵道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1):187-188.
[4]曾吉,黃勇前,鄢明明.大學生素質教育與高校體育課程改革研究[J].內蒙古體育科技,2007(1):106-108.
[5]姜志明.北京普通高校貫徹實施新《體育課程教學指導綱要》現(xiàn)狀調查與對策研究[D].北京體育大學,2004.
G807.4
A
2095-2813(2017)03(a)-0096-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7.07.096
王朋濤(1976,7—),男,漢,江蘇南京人,碩士研究生,講師,研究方向:警務實戰(zhàn)教學與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