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俊+徐海濤
【摘要】高分子材料在生活中是不可或缺的材料,人民的衣食住行都離不開它?!断冗M高分子材料及工程前沿》作為研究生高分子專業(yè)核心課程,對高分子材料的最新進展有詳細的介紹。針對教學內容多、信息量大、材料應用背景復雜等問題,本文提出一些教學,對提高《先進高分子材料及工程前沿》課程的教學效果具有積極意義。
【關鍵詞】《先進高分子材料及工程前沿》 課程教學建議
【中圖分類號】TU528-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41-0205-01
前言
對于本專業(yè)的學生來說,這門課程是高分子材料專業(yè)學生的核心基礎。這門課程關于高分子的合成方式和高分子的聚合機理都有比較詳細的介紹?!断冗M高分子材料及工程前沿》是以有機化學,物理化學,材料化學為基礎針對本專業(yè)的一門專業(yè)基礎課。[1]這門課程從高分子的發(fā)展歷程到高分子的各種合成方法和合成機理再到高分子改性和老化逐一做出敘述,并讓學生掌握基本的高分子合成方式的選擇以及高分子聚合的控制和高分子的改性,為以后從事相關的工作和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先進高分子材料及工程前沿》這門課程本身就專業(yè)性強,且非常抽象,讓許多學生非常困惑為什么反應機理和反應歷程是這樣的,而又因為本身這個高分子的反應歷程和反應機理是看不見的,往往是通過推導出來,很難用語言去解釋這個過程,導致有些同學學不深,甚至由于感覺學不到什么而喪失興趣。盡管一開始的高分子的命名和發(fā)展歷程,和結尾的高分子的改性方法都不是公式推導,而是些純理論的敘述,正因為如此,有些同學學到最后,仿佛根本沒學到什么知識的感覺。也就是說,學完一本書,學生幾乎沒有掌握基本的一系列工業(yè)生產高分子聚合物的方法和應用,這也間接反映了本科生基礎不夠扎實,創(chuàng)新力不夠的原因之一。
針對《先進高分子材料及工程前沿》課程教學的建議:
1. 針對教學內容
《先進高分子材料及工程前沿》課程得不斷的與實際應用相結合,從而將內容與實際應用相結合,用淺顯易懂的文字和語言,讓學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這門課程,同時也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讓他們課余時間也會去了解相關高分子化學不同學術方向的最前沿,而不只是光看書本上的內容和簡單的生產過程,寥寥幾個字提到這個高分子最前沿的學術方向。教學內容不應只提及書本上的內容,比如一個簡單的生活中比較常見的有機玻璃它的工業(yè)化生產過程大概是什么過程,再與書本上的相比較,自然會加深學生的記憶與這種有機玻璃的聚合方法和聚合中應注意的地方。
2.針對教學方法
由于《先進高分子材料及工程前沿》課程的抽象性,以至于導致許多學生不能理解和吃透一些聚合方法的聚合機理和歷程等學習困難問題,所以可以改變一些教學方式來解決這些問題。根據這些問題我們可以考慮如下建議:(1)課堂上老師教學為主,但是輔之以一些相應案例和視頻來解析某些很難解釋的聚合物聚合歷程,找同學來自己論述和提出自己不懂的問題,這樣一來可以加深印象和鞏固知識,而來還可以解答大部分人的疑難問題。(2)課下,學生可以自己開個討論組或則課題組,針對自己的一些對《先進高分子材料及工程前沿》的看法展開討論,將問題和建議反饋給老師,老師可以針對這些問題和建議對這門課程更新和調整。(3)實驗課必須得按照正規(guī)操作來,可以在開實驗課之前將要學的實驗看一遍,查資料為什么要用這樣的催化劑或則溶劑,以及它的性質,以怎么樣安全又有效率做好實驗課為目標。同時可以給學生自己一個展現自己怎么樣應用所學知識來應用于實際操作的機會,讓他們自己設計并合成一個高分子聚合反應,從而達到提高學生創(chuàng)新力的目的。
3.針對考核方式
建議考核不單考慮筆試和平時成績,還得注重學生的實驗操作和實踐能力。因為作為高分子專業(yè)的學生在學完本課程之后不單單只掌握理論知識就行了,還得掌握基本的操作和簡單的聚合物合成。建議考核的總成績可以按平時占百分之三十,而實驗占百分之三十,期末考查占百分之四十來分配,具體情況可以自行調整。
結語
本文針對《先進高分子材料及工程前沿》這門課程做出簡單的教學建議,以達到通過這門課程提升學生的高分子材料專業(yè)所需的理論知識,提高操作實踐能力與開發(fā)自身的創(chuàng)新思維。讓學生克服對于《先進高分子材料及工程前沿》的學習困難的情況,同時也讓教師針對課程做出相應的改變,以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和實踐能力。
參考文獻:
[1]何天白,王佛松.展望21世紀的高分子化學.化學通報,1999,10,23-2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