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教育以培養(yǎng)、塑造人為目的,不僅是一門科學,更是一門藝術。在傳統(tǒng)教育觀念下,很多老師交給學生的是僵硬的知識和死板的教條,然而教師面對的是一個個活生生的、差異不同的獨特的人,在教育學生的同時,更重要的是給予他們更多的關愛、理解和寬容,讓他們在愛的環(huán)境下受到感染和熏陶,在潛移默化的情感教育中發(fā)展自己的個性。
【關鍵詞】最好 信任 理解 寬容
【中圖分類號】G629.2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41-0174-02
傳統(tǒng)的教育,給孩子的是重重的考試的壓力,給孩子的是暴力和懲罰,給孩子的是知識和技能的僵硬化,給孩子的是心靈和精神的腐化和枷鎖,留給我們的是對現(xiàn)代教育的反思和探索。作為21世紀的教育者,我們應該如何去教育我們的孩子,給予孩子的又應是什么呢?
我認為,給孩子的就該是最好的。
給孩子們最好的,哪怕很少。
給孩子們最好的,盡管不是地位和金錢。
給孩子們最好的,不是我們的無奈和惡習。
那么,給孩子最好的是什么呢?
一、給孩子最好的是可感受到的被愛與信任
很多老師,在他的教學過程中,為他的學生付出了一生的心血,用無數(shù)個日與夜的埋頭備案來迎接每一堂課,用汗水、用精神、用心血滋養(yǎng)孕育學生的未來,他們認為這所有的一切都能讓學生獲得愛,這無疑是我們不可否認的對學生愛的一部分,但為什么老師們仍不能用他們的這種愛去感化、教育、激勵學生呢?這是因為,愛是一回事,可讓學生感受到這種愛又是另一回事。讓學生,讓我們的孩子感受到、聽到、看到、觸摸到愛和信任的存在是培養(yǎng)和教育孩子健康情感的一部分。
二、給孩子最好的是同情心
“老師難道會對自己的學生沒有同情心嗎?”是的,很多老師對學生是缺乏同情心的,原因僅僅是“因為他是我的學生”。這個“我的”包含著無容置疑的意思,也包含著因為是“我的”,所以用不著同情的意思。如果別班的學生調皮搗蛋,把課室的玻璃砸破了,你會安慰其老師:算了,小孩子調皮搗蛋的事常有,下次教育一下就不會再發(fā)生了??扇绻移撇AУ氖亲约旱膶W生,他可能得到的是一陣怒罵,深深傷害孩子的感情和自信心。所有的孩子,相對于成人世界來說,都是弱小的,但每一個孩子又都是從肉體到精神上充滿了希望。我認為應該時常以同情之心去體會孩子在各種境遇中的不快樂。這樣我們才能從孩子的心靈世界中去真正了解和幫助我們的學生。
三、給孩子最好的是寬容
“教育學生應從教育自己開始”因為教師的每一點善良、寬容、同情、公正、民主的德行以及勤勞、整潔的習慣,都會從學生身上反映出來。這些德行和習慣無論多么微小,都會像星光一樣永遠留在孩子的記憶里,影響和造就孩子的一生。一個自私的老師,不可能希望他的學生有助人為樂的美德;一個懶惰的老師,不可能希望他的學生有多么勤勞,但一個用愛環(huán)繞學生、用寬容灌溉學生的老師,他的學生就會用愛對待別人,充滿感激,他們的學生就會對生活滿懷欣慰,精神奮發(fā)。
一次在批改學生作業(yè)的過程中,我發(fā)現(xiàn)一個學生把那個已重復寫錯好幾次的生字再一次寫錯,頓時火冒三丈,課堂上當著同學的面前狠狠地批評了她,誰知,她頓時漲紅了臉,用那種誓不低頭、滿含仇恨的眼睛盯住我,我頓時愣住了,心里莫然感到一陣可怕的寒冷,心里不停地問自己:我多少個放學后的黃昏為你補課,多少個夜晚為你批改作業(yè),為你付出這么多的心血究竟為了什么?良知、理解、寬容一下子撫平了內心的激憤,因為那才是一個七歲的孩子,一顆需要用愛去滋長去孕育的心靈,如果我用暴力去壓制這件事的話,必然會使矛盾更加尖銳化,對孩子的心靈也會產(chǎn)生難以磨滅的影響,于是我努力使自己平靜下來。下課后我把她帶到辦公室,先向她道歉,說明老師做得不對的地方,然后誠懇地對她說:“老師不是不喜歡你,故意懲罰你,而是你這次確有不對的地方,老師批評你是希望你下次改正,這也是老師愛的表現(xiàn)。”她聽了我一翻的教育后,雖然還不能體會老師對學生的那種深沉的愛,但卻從老師的真誠中感受到我對她的一點關愛,她會心地笑了,我也笑了。
“每一件善行都不會被忽視,每一點努力都會有所收獲!”也許,你的學生會是一個軍事家,也許你的學生會是一個建筑大師,但他們終其一生不會積累太多的財產(chǎn),但我們每一個老師都可以通過生活積累一些好的品質,把這一點點給孩子們吧,他們會用新的生命去放大,發(fā)出光芒。
參考文獻:
[1]王穎主編《中小學班主任優(yōu)秀工作案例選》,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
[2]斯賓塞主編《斯賓塞的快樂教育》,海峽文藝出版社,2002年.
作者簡介:
伍海瑛(1981.01-),女,籍貫:廣東省江門市,現(xiàn)職稱:小學語文一級教師,學歷:本科,研究方向:德育管理。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