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琦,王 粟
(1.北京體育大學,北京 100084;2.中北大學,山西 太原 030051)
普通高?;@球普修課教學現(xiàn)狀分析
張 琦1,王 粟2
(1.北京體育大學,北京 100084;2.中北大學,山西 太原 030051)
高校體育教育專業(yè)承擔著培養(yǎng)中小學體育師資的重任。目前,籃球普修課作為體育教育專業(yè)的必修課程是中小學體育課的主要教學內容。學生通過籃球普修課程的學習,不僅具有普通體育運動的健身作用,積累專業(yè)知識,掌握教學能力,還融思想性、競爭性于一體,為今后籃球運動作為健身育人的方法和手段展窮實基礎。因此,籃球普修課教學應提高素質教育的實效性,更加注重學生的教學體驗。本文通過調查研究,探討山東省高校體育教育專業(yè)籃球普修課教學主動適應中小學體育課籃球教學的情況,激發(fā)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以及培養(yǎng)大學生終身體育意識,從籃球教學中得到鍛煉,培養(yǎng)合格的中小學體育教師提供借鑒和參考。
在籃球教學中應主動適應中小學籃球教學目標的需要,避免造成競技籃球運動內容偏多,注重學生的教學體驗。因此,體育教育專業(yè)籃球普修課教學,應保證娛樂性以及實用性的教學內容比例不失衡,增強學生籃球學習的自信心,保證教學目標的實現(xiàn)。
高校體育教育專業(yè)承擔著培養(yǎng)中小學體育師資的重任,籃球是青少年最喜歡的項目之一,高?;@球選項課的教學內容是使學生系統(tǒng)掌握籃球的基本技戰(zhàn)術、基本理論,建立終身體育鍛煉的思想。調査分析,50%以上的教師能夠按照要求來執(zhí)行學時規(guī)定,師資力量薄弱、更偏重于主課教學等,但仍有28.9%的教師無法達到要求,主要由于學校硬件設施欠缺等外界因素導致安排的學時無法正常上完。
調査分析,籃球運動是一項技術性要求較為嚴謹?shù)捏w育活動,有60.5%的高校教師在理論課的授課時數(shù)在6~10個小時,增強學生籃球學習的自信心,認為這樣時數(shù)安排較為合理,使籃球課程成為一個任務型的學習,把更多的時數(shù)安排放在技能實踐課上,讓學生得到充分的練習時間。過分強調學生運動技術技能的傳授,有23.7%高校教師理論課安排了10~15個學時,圍繞“以學生為本”的教學理念,認為良好的理論知識基礎是學好一門課程的關鍵,提高理論課教學質量。
籃球是一門術科課程,是通過不斷練習來提高個人綜合能力。調査顯示,實踐課授課時數(shù)65.8%的教師認為安排40~50小時的授課時數(shù)較為合理,體現(xiàn)出籃球技術性要求較為嚴謹?shù)捏w育活動,在實踐課基礎上多安排時數(shù),能夠有效的保障每一名學生熟練掌握技術,28.9%認為應該多給學生一些課堂練習時間,為中小學籃球教師打下堅實的基礎。
體育運動在促進健康方面的作用更加受到重視,健康的觀念逐漸增強,為了符合時代發(fā)展的潮流,體育教學的內容必然跟著増加和擴大。把教學內容的時代性作為教學的重點,適應社會需求。
調査可知,81%認為籃球教學方法和籃球技戰(zhàn)術的分析在理論部分中所占的比重較大,缺少籃球趣昧性的教學內容,忽視學生身也健康等體育與健康課程教學目標達成的問題,籃球課程教學應結合當前課程教育改革的潮流,中小學籃球訓練與比賽指導的學習占15%,因此,應該加大學生完善自身水平的能力,順利完成學校的比賽任務。
籃球普修課教學內容的選擇要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學習基礎,并使籃球采用互動式的教學模式,選擇較復雜的內容教學時,要注意加強教學活動的趣味性以及娛樂性質,選擇簡單的教學內容教學時,形成良好鍛煉的習慣,科學銜接的籃球體育課程體系。
教學過程中不僅僅是要求學生對技戰(zhàn)術的掌握,懂得一些專業(yè)的自我鍛煉方法,更要注重學生教學能力的培養(yǎng),主動適應中小學籃球教學的需要。調査分析,籃球實踐課內容的分配參差不齊。69%的教師認為個人技術十分重要,只有掌握了一定的技術知識,才能在實踐中進行教學和指導鍛煉。調動學生參與籃球運動的積極性和趣味性,46%的教師認為團隊配合技術非常重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教學過程的整體性和有效性,55%的教師認為訓練方法很重要,只有掌握一門訓練方法才是真正掌握的技術要領。在籃球教學中,教師必須顧及到每一位學生的感受。應該在籃球教學中重新認識籃球教學的目標,教師的職責不僅是向學生傳授籃球知識,更多的是讓學生得到全面發(fā)展,以更好地適應如今的社會。
籃球運動作為融合智力、體能、團隊合作能力于一體的運動,高?;@球普修課教師普遍存在著只注重運動技術的傳授,忽略培養(yǎng)學生終身體育意識,籃球普修課教學方法過于單一,一定程度上導致體育教育專業(yè)畢業(yè)生在中小學籃球教學時只是傳授籃球技術,導致籃球選項課教學質量下降,難以適應實現(xiàn)體育與健康課程目標的需要。
[1]王蓬,淺析中小學籃球教學[J],科技資訊,2011(24):211
[2]劉吉峰,新諫改背景下中小學籃球教學的問題與對策[J],教學與管理,2011(24).
[3]左慶生,張海民,邱勇,現(xiàn)代籃球運動教學訓練實用指導[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3.
[4]張世峰,趣味籃球運動教學法在體育教學中的運用[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0(18).
G841
A
1674-151X(2017)10-099-02
投稿日期:2017-08-13
張琦(1992~),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體育教學與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