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利芳,宋彩珍
(長沙師范學院體育系,湖南 長沙 410100)
幼兒園體育游戲組織中現(xiàn)存問題及對策
張利芳,宋彩珍
(長沙師范學院體育系,湖南 長沙 410100)
《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中指出幼兒階段是兒童身體發(fā)育和技能發(fā)展極為迅速的時期,也是安全感和樂觀態(tài)度的重要階段。在幼兒園開設健康課程對于幼兒的成長具有重要作用,可有效促進幼兒各方面的發(fā)展。幼兒體育游戲作為體育活動中的重要內(nèi)容,對豐富幼兒園課程建設、提高活動的趣味性有著重要的作用。
充足的運動性活動是幼兒正常發(fā)展的重要部分,而幼兒天生是游戲的主人。在體育游戲的過程中,教師在運動性游戲的過程,指導幼兒形成正確的技能動作,促使幼兒身體機能的正常發(fā)展。例如,在“小馬運糧”游戲中,幼兒身穿小馬的服飾,通過對小馬動作的模仿,不僅可以使幼兒獲得更多的樂趣,同時在游戲中還可以得到基本動作技能學習,如平衡走、跑等,使幼兒各方面的機能獲得平衡發(fā)展,促進綜合素質的提升。
體育游戲包括諸多方面,如主題游戲、球類游戲等,目的在于使幼兒可以動起來,使幼兒養(yǎng)成活潑的性格。例如,在進行“滾輪胎”游戲中,由于幼兒具有強烈的好奇心,因而對于幼兒而言,滾輪胎是一項極具樂趣的游戲項目,不僅可以極大地吸引幼兒的參與,同時通過“滾”這一動作還使幼兒的各方面身體機能獲得提升。除此之外,滾輪胎是一項集體活動,在游戲中諸多幼兒進行合作,幫助幼兒養(yǎng)成良好的心理素質,形成優(yōu)良的品格。
教師進行體育游戲教學時,需要在生活中汲取多種教學材料,使幼兒將生活中的事情通過游戲表現(xiàn)出來,如此不僅可以幫助幼兒形成對周圍世界的認識,而且還可為幼兒之間創(chuàng)造更多的交流機會,增強幼兒間相互交流的能力。同時幼兒在進行一些合作的游戲項目時,還有助于幼兒養(yǎng)成良好的合作意識,形成良好的合作品德。例如,在進行“蜈蚣競走”的游戲時,為獲得最終的勝利,幼兒必須進行適當?shù)慕涣鳎_定出腳的順序,加強合作。
幼兒園的體育游戲之所以具備趣味性特點,原因包括如下幾點:幼兒園體育游戲具有豐富的內(nèi)容,形式多種多樣,游戲中的角色與情節(jié)靈活多變;對于各種動作的模仿形象生動,同時在游戲中教師所提供的頭飾與彩帶的顏色與種類豐富多樣,還包括諸多幼兒耳熟能詳?shù)膬焊琛@?,在“拉大鋸”游戲中,按照教師要求,幼兒兩人對坐,雙手緊握,扮演游戲中的角色,同時戴著教師提供的多彩的頭飾,伴隨著悠揚的兒歌“拉大鋸,扯大鋸,姥家門前看大戲,你也去,我也去,大家一起去看戲”。對于游戲中的相關動作大可不必太用力,按照兒歌的節(jié)奏進行即可,不但為幼兒帶來了歡樂感,也為教師增添了快樂與成就感。
在進行體育游戲時必須接受相關規(guī)則的約束,才能確保游戲的順利進行。由于體育游戲具有較強的趣味性,可以使得幼兒輕松愉快地接受規(guī)則要求,對自身形成一定的約束,進而使得體育游戲可正常進行。例如,在進行“小青蛙跳荷葉”的游戲時,根據(jù)相關的規(guī)則要求,幼兒必須使用雙腳跳躍,并且在跳躍的過程中不可以與荷葉相碰,若碰到荷葉則說明幼兒“跳進了河里”,需重新來過。完成游戲的青蛙寶寶則可以自由活動。此游戲可有效幫助幼兒學習跳躍方面的知識,使幼兒的身體平衡性得到加強,同時使幼兒明白游戲中必須遵守相關的規(guī)則,否則就會遭遇淘汰。
體育游戲是以動作為內(nèi)容完成的,在趣味性、規(guī)則性的基礎上,還有獨特的運動性。在體育游戲的過程中,動作、語言等相結合,能夠促進幼兒的多元化智能發(fā)展。游戲前,幼兒必須對游戲的規(guī)則與玩法進行了解,使其對于游戲中的角色關系與情節(jié)進行良好的把握,同時必須尋找相關的技巧以獲得游戲的勝利。例如,在進行“老鼠籠”游戲時,扮演“鼠籠”角色的幼兒將自己的雙手變成“鼠籠”,并輕唱兒歌“老鼠老鼠壞東西……咔嚓一把抓住它”,同時扮演“小老鼠”的幼兒從“鼠籠”外快速通過。當教師喊停時,被“鼠籠”套住的幼兒,則成為“被捉小老鼠”,隨后游戲繼續(xù)進行。對于此游戲而言,幼兒應該尋找相關的辦法避免落入“鼠籠”,對于其身體敏捷與機智躲閃進行了有效的訓練。
經(jīng)過相關的實踐證明,若想使幼兒獲得愉悅與安定的情緒,身心得到良好的發(fā)展,必須對幼兒所需的營養(yǎng)進行合理的搭配,同時還必須使幼兒進行合理運動。然而在實際的幼兒園體育教學中,教師只是對營養(yǎng)進行了合理的配置,卻在體育游戲組織過程中存在運動密度過小、運動強度不合理的問題,導致體育游戲的鍛煉性、娛樂性不夠。
對于幼兒教師而言,安全是重中之重。目前大部分教師缺乏正確的體育知識,加之幼兒園班級人數(shù)較多,教師在體育游戲的過程中就采取保守的狀態(tài),忽視游戲的競爭性,讓幼兒少參與運動強度大的游戲。幼兒在這種保守的環(huán)境中,很少有機會挑戰(zhàn)自我,長此以往,幼兒的自信心、成就感就沒有被激發(fā)出來,對于幼兒個性發(fā)展及完全人格是不利的。
縱觀目前的幼兒園,體育游戲活動中教師偏重于培養(yǎng)幼兒的智力,在較大程度上機械的教學要求幼兒掌握相應的體育技能,因而幼兒產(chǎn)生極大的厭煩感,無法從體育游戲活動中獲取歡樂。在實際的體育游戲教學組織中,教師往往以快慢、數(shù)量多少來直接評判,缺少學習品質、規(guī)則意識等多元化評價,采用排除性的競爭方法,不能很好的激勵幼兒。單一性的評價使體育游戲組織顯得單調乏味。
器材是幼兒游戲時必備的,好的器材能夠很好的激發(fā)幼兒的創(chuàng)造力和想象力。目前幼兒園體育已經(jīng)得到了教育部門的重視,許多幼兒園都配備了滑滑梯、秋千、小木屋等器材,甚至很多城市幼兒園配備了成套的體育器材,如成套的舞龍器材、國際田聯(lián)趣味田徑器材等。但在組織游戲過程中,由于缺乏對器材的研究,教師指導幼兒時器材的玩法單一,器材運用的時間較短,很多器材擱置很久不用,造成隱形的浪費。
開展體育游戲教學的目的之一為使幼兒身體得到鍛煉,運動量需適宜。幼兒教師必須對幼兒的身體狀況進行全面掌握,同時在活動中教師還應善于觀察,對幼兒的實際鍛煉情況做出及時的評價,根據(jù)相關數(shù)據(jù)進行及時的運動量調整。通過觀察與判斷可以使教師對幼兒完成的身體練習進行高質量、準確性的掌握,同時通過對幼兒完成身體練習時所呈現(xiàn)出的臉色、呼吸狀況等對不同幼兒做出不同的運動量調整,避免使幼兒過度勞累,產(chǎn)生適得其反的效果。為確保幼兒能接受到足夠的運動量,教師在進行體育游戲教學時,應盡量減少中間的間隔時間,保證幼兒在集體活動中進行足夠的練習,爭取使所有的幼兒都能加入其中。
幼兒的安全永遠是第一位,教師在開展體育游戲教學時必須注重安全性問題,加強安全措施。在教學中動作應規(guī)范,動作的規(guī)范在很大程度上能夠避免安全事件發(fā)生。在進行教學前,教師還必須對幼兒進行安全方面的教育,增強幼兒的安全意識。除此之外,教師還應適當?shù)卦O置一些具備競爭性的項目,在服從命令聽指揮的基礎上,使幼兒增強一定的競爭能力,使其形成積極的心理狀態(tài),幫助其健康的成長,適應社會的發(fā)展需求。例如,在進行折返跑的游戲中,教師應努力確保每名幼兒在游戲中的安全,同時教師還應鼓勵每名幼兒進行快速的奔跑,使其朝著目標快速前進,鼓勵快速、注意安全、進步大的幼兒。
體育游戲的本質特征即為趣味性,使幼兒在學習的過程中獲得足夠的游戲趣味。例如,在“沖過封鎖線”游戲中,教師將幼兒分為紅藍兩方,紅方派遣偵察兵觀察藍方的動向,當藍方哨兵睡覺時,紅方偵察兵則進行匍匐前進;當藍方哨兵交替巡邏時,紅方偵察兵則原地不動;然而當其中的某一名偵察兵被藍方發(fā)現(xiàn)并被捕時,紅方的偵察兵則必須開動腦筋,與藍方進行戰(zhàn)斗,營救隊友。通過此項有的設置,不僅使幼兒得到了腦力與體力方面的鍛煉,更增加了無限的趣味性,增強了隊友之間的配合與個人能力的提升。除此之外,教師還可將一些其他的游戲引入教學中,如跳皮筋、打口袋等,通過幼兒的親自參與,使幼兒獲得了新鮮感,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趣味性,同時使幼兒感受到了民族的文化力量。
為確保幼兒接收到足夠的體育鍛煉,教育部門與幼兒園必須加大對體育設施的投入力度,為幼兒園硬件方面的發(fā)展提供有力的而保障,財務部門應加大對幼兒園的財政支持力度,政府可通過招標的方式為幼兒園建設更多的設置項目,保證幼兒接收到體育游戲鍛煉,促進幼兒園體育游戲教學的順利開展。此外,教師選擇體育游戲器材中,應盡量選用非結構式器材,或者把結構式器材改造,以使器材基礎上實現(xiàn)游戲的多樣化。如在舞龍器材中,自制組合性器材,單個的龍身可用于擊打性工具;在小木屋的墻身上設計節(jié)加入投擲的功能。
幼兒時期是人生成長發(fā)展的關鍵階段,在幼兒園中開展體育游戲,不僅可以開發(fā)幼兒的智力,增強幼兒的活潑性,同時還可以增強幼兒綜合素質,使幼兒協(xié)調發(fā)展,最終成為適應社會發(fā)展的人才。目前幼兒園體育游戲組織中存在缺乏合理運動強度密度、過分強調安全、缺乏科學合理的評價、體育游戲器材結構式限制游戲多樣化等問題,在今后的游戲組織過程中,應適當調整運動量、競爭性與安全性相結合、增加體育游戲的趣味性、增設和改造體育游戲器材等。本文從體育游戲組織的角度分析,從教師教學理念、體育游戲課程整體設計等方面進行探討,這是今后要研究的方向。
[ 1 ]張樂.幼兒園大班體育游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 J ].課程教育研究:學法教法研究,2015(14):252-253.
[ 2 ]王永峰,蔡珂馨.基于課堂觀察的幼兒園戶外體育活動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 J ].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2016,32(11):50-53.
[ 3 ]黃貴.張雪門幼兒體育思想及其當代啟示[ J ].南京體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29(6):58-63.
G807.1
A
1674-151X(2017)12-036-03
投稿日期:2017-10-15
湖南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guī)劃2016年度一般課題:民族傳統(tǒng)體育游戲在幼兒健康教育中的活態(tài)傳承研究(編號:XJK016CTW010);2015湖南省社科基金一般課題:湖南省學前教育中民族傳統(tǒng)體育的活態(tài)傳承研究(編號:15YBA032)。
張利芳(1984~),講師,碩士。研究方向:學校體育教學與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