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_高陽 編輯_風火輪 設計_杜亞娜
趣留學 To Be
國賓級待遇、高物價、上網無阻—有一種留學叫留學朝鮮
記者_高陽 編輯_風火輪 設計_杜亞娜
在當下的留學大潮中,絕大多數中國學生選擇去西方國家留學,但也有些人選擇了朝鮮。朝鮮一直以來對于中國學生來說就是一個神秘的國度,作為從古至今一直與我國來往密切的國家,現如今的朝鮮不比往日般封閉,在全球經濟化和信息環(huán)球化的大潮中慢慢褪去了自己神秘的色彩。
據中國駐朝鮮大使館網站數據顯示,從2002年到現在,赴朝學習的中國留學人數已超1700人次。每年中國與朝鮮互換獎學金的留學生為60人,自費留學生70人,均為語言類學生。去朝鮮留學的人多數來自中國東北,但也不乏來自廣東、湖南和河南省的學生,除中國學生外,在朝鮮留學的俄羅斯人也不在少數。此外,還有來自老撾、柬埔寨、蒙古等國的學生;另外,法國和加拿大等西方國家也有人在此留學。
想要留學首先要找與朝鮮人熟識的人幫忙介紹并辦理。申請流程很簡單,先申報名字,通過后去駐華使館考試,英語答卷,高中難度,并不用報考雅思、托福等成績。通過后要讀1年預科再讀4年本科。預科課程不難,相當于在美國留學的ESL課程,就是過朝鮮語的語言關。
朝鮮接受留學生的學校只有位于平壤的金日成綜合大學和金亨稷師范大學,這兩所都是朝鮮最高學府,其中金日成綜合大學堪稱朝鮮政壇的搖籃。還有一些像金策工業(yè)綜合大學、平壤金元俊音樂大學等也算是重點院校,但不接受留學生。
和多數留學國家相比,在朝鮮留學的學費比較便宜。一年學費7000美金左右,包括食宿和學費,不包括旅游等額外費用,學校過年過節(jié)會組織留學生旅游。但和朝鮮本國學生還是比不了的,因為他們讀大學免費。學習用品、教科書、校服、住宿費甚至市內交通費,均以獎學金的形式支付。
每年中國國家留學基金委也會在幾個學校組織一些公派生赴朝留學,學期1年。在朝留學生不允許打工或兼職,無論校內還是校外。畢業(yè)后也沒有所謂的OPT,不能自行找工作。朝鮮簽證不像美國分得那么細,留學生畢業(yè)后要是想留下,必須要有邀請單位。
金日成綜合大學和金亨稷師范大學,前者是朝鮮最好的綜合大學,相當于北京大學在中國的地位,值得一提的是,現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張德江就畢業(yè)于此。無論是從校園環(huán)境還是師資力量、硬件設施,都可見朝鮮在大學精英教育方面下足了功夫。
劉娟是2004年赴朝鮮的留學生,那屆有20多個中國人,作為國家組織的公派留學生,他們在朝鮮受到的是國賓級的待遇。劉娟告訴《留學》記者:“我們當時拿到了國家獎學金,所以不用交學費,不僅如此,國家和朝鮮政府定期還都會給我們生活費?!?/p>
抵達朝鮮學校之后,校方會安排朝鮮大學生同留學生一起生活。這些朝鮮大學生每天和留學生一起搭乘專車去學校,一起吃飯、一起參與朝方活動,晚上會去各個宿舍詢問大家是否有學習上或者生活上的問題?!捌匠S惺裁床欢牡胤轿覀兙蜁査齻儯齻兌紵嵝慕獯?,其實她們中間有比我們年紀還小的女生,卻總是像大姐姐一樣關心著我們。所以在生活上大家相處得挺愉快的?!眲⒕旮嬖V《留學》記者。
每天早上他們總是穿著整齊、拿著手提書包站在大巴前等待我們全體到齊后才上車入座。在朝鮮大街上經常能看見邊走邊看書的行人?!俺r人愛看書學習,尤其是大學生們?!眲⒕暾f,“在上學途中的20多分鐘,同宿生們也會用來看英語、中文、金正日指導思想等需要背誦的科目筆記。朝鮮的書籍資料貧乏,大學生們看的一些資料是已經被翻爛了的,或者是自己全篇手抄下來的。”
朝鮮學生的外國語課可選擇英語或者中文。其實基本上他們都會一些中文,只是水平高低的問題。他們的課堂類似于我們的初高中課堂,每人一套桌椅,直挺挺地坐在各自的座位上。老師一進教室,大家齊刷刷地站起來向老師鞠躬問好,然后才開始授課。課上不會有我們一貫思維中大學課堂上應有的自由和活躍,不過又似乎多出了那么幾分認真和嚴謹。
勞動是朝鮮全民的必修課,大學生當然也不例外。每天早上,當大巴駛入校園的時候,總能看見大學生們拿著掃帚和簸箕清掃道路和操場。這樣的情景在今天的中國大學校園里已不常見了。校園里除了花花草草外,還有一些是可以用來食用的蔬菜,聽說學校還在后院喂養(yǎng)了豬和家禽,供給食堂。
留學生在朝鮮的待遇還是不錯的,在朝鮮留學的劉娟住的宿舍是兩室一廳的單間。室內鋪設地毯,冬天有地熱、夏天會配發(fā)風扇,每人配有單人床、書桌、衣柜,有的房間還配有電視機、書柜等。配置的確很齊全,比國內大學的宿舍寬敞,有公共衛(wèi)生間和浴室。宿舍里也有公共廚房,做飯要買電磁爐、冰箱和微波爐,通常女生比較愛做飯。
如何在朝鮮上網也是留學生要面臨的一個問題。宿舍里不是每個房間都有網絡,只有固定的房間有。可以自己扯網線,大家合買,但是需要300美金/月,價格較高。朝鮮禁止使用Wi-Fi,如果偷偷用被發(fā)現是要罰錢的。
留學生用的網和朝鮮本國人用的不一樣,朝鮮普通百姓一般使用的網絡是一種覆蓋朝鮮各個道、市、郡的國內局域網,但不與因特網相連。留學生范圍會寬泛一些,前提是要下VPN,開了之后LOL也是可以打的,韓劇也是能看的,好萊塢大片也是能下的。但是不開的話,連百度都打不開。
留學生有人用蘋果手機,辦卡須老師擔保簽字,留學生中很多人使用蘋果手機和中國品牌手機。自2013年起,朝鮮開始允許外國人通過3G網絡接入互聯網,手機上網包月的費用為14美元左右,每月免費提供50M流量,超出部分按照每兆1元人民幣左右標準收費。
然而,在朝鮮生活當然也有很多不可言說的苦處。比如廁所、洗澡、打電話、自來水、供電等生活基本需求問題,都存在一些障礙。劉娟表示:“可能是因為朝方重視中國留學生的生活狀況,我們所在的宿舍,停電并不常見,只是有時候會來個措手不及,但很快又會再來電?!?/p>
朝鮮人民的家庭中不像國內每家每戶都有熱水器,可以隨時洗上熱水澡。雖然留學生住的宿舍里有浴室,但不是24小時都有熱水,有時候想洗個舒服的熱水澡就得去專門的公共澡堂。例如金大的留學生,校方會組織留學生每星期乘車去一個名叫蒼光院的澡堂洗一次。平常如果想洗就得自己掏錢去澡堂洗,通常一次2美元。在金日成綜合大學就讀的張偉告訴《留學》記者,朝鮮會時不時停水,所以每個房間的衛(wèi)生間都配有一個大水桶,平時蓄滿水以備不時之需。朝鮮的電壓不太穩(wěn)定,畢竟是靠水力發(fā)電,換句話說,平時“經常來水來電”?;旧洗蠹叶紩I穩(wěn)壓器,不買的話電腦、手機的使用壽命不會太長。
留學生在朝鮮的飲食由校方全權負責,每頓飯都在學校的食堂由校方免費提供,劉娟向《留學》記者表示,學校提供的飯菜質量很好,除了朝鮮菜,食堂偶爾也做中國菜,而且每頓飯還配備了水果。眾所周知,朝鮮的很多水果都是通過從其他國家進口的方式購買,從留學生的飲食可以看出來朝鮮給予了留學生很高的待遇。
留學生每到一個新的環(huán)境都需要去當地購置生活必需品,對于在朝鮮的‘購物’經歷,劉娟告訴《留學》記者:“我們大量的生活用品和食品是需要在北塞購置的,北塞沒有大規(guī)模的百貨商場,但基本生活用品都可以在這兒找到,只是需要耐心地一家家、一個個貨柜地找尋?!?/p>
這里大部分是需要用外幣來購買的,價格并不便宜。一盒新加坡產的900ml牛奶標價為2.5美元;奧利奧餅干要價5美元;中國產旺旺雪餅要價需要2美元,大部分是進口貨,新加坡、馬來西亞、中國、日本為主要進口地。初到朝鮮需要購置大量的生活用品,附近有西城市場、牡丹市場,可以去購買水果、蔬菜以及其他生活用品。
穿過標著西城市場四個大字的大門,右手邊是并排的幾棟居民樓房,左手邊有五扇門,其中四扇是市場四個不同區(qū)域的入口。從外往里看,分別是停車場、雜貨區(qū)、建材區(qū)、工業(yè)品區(qū)、食品區(qū)。
每個攤位大多只有小學生課桌面那么大,上面擺滿了各色各樣的等待出售的商品,每樣商品的數量不多,大多是中國制造,然而價格卻比國內要高出一倍多。
比如一卷五毛錢到一塊五不等的普通透明膠要價為800朝元,相當于8元人民幣。18元人民幣左右的充電小臺燈要賣到3600朝元,足足貴了一倍。這樣的例子真是數不勝數。尤其是當進入到食品區(qū)后,這種感觸會更加深刻。
每個區(qū)域的基本構造基本相似,只是販賣物品的種類有所區(qū)別。雜貨區(qū)里賣的主要是衣服、洗發(fā)水、衣架、頭繩之類的雜七雜八的生活用品。建材區(qū)里賣的都是比如鐵釘、膠布、繩子、自行車鈴鐺、紗窗等這類物品,男售貨員人數要比其他區(qū)的多出很多。
北塞商業(yè)街上的餐館和商店已被劉娟他們“摸得門兒清了”。哪家雞腿好吃、哪家泡菜炒飯好吃、哪家能很容易地把錢找開、哪家吃肉或者蔬菜最實惠……是她們平時討論的主要話題之一。
留學生常去的幾家有黎明餐館、明興餐館、民族餐館,還有一家叫凱旋的朝幣餐館(以朝鮮貨幣付賬)。雖然他們各家的菜單都大同小異,但味道需要耐心區(qū)分,找出最適合自己口味的。品嘗朝鮮美食很大程度上豐富了留學生們的課余生活。
用劉娟自己的話說,雖然留學沒有讓她體驗到朝鮮人民更為真實的生活,但是對她在了解這個國家的生活習慣以及風土人情上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留學本來就是體驗不同國家、不同民族的文化和習慣,這一次在朝鮮留學的經歷我還是很享受的。”劉娟告訴《留學》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