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晨波
(藍田縣孟村中學 陜西 西安 710000)
淺談如何結合教材特點推動素質教育
——以北師大版高中數學教材為例
張晨波
(藍田縣孟村中學 陜西 西安 710000)
實施素質教育是時代的呼喚,也是人民的期盼。北師大版高中數學教材使用以來,對于學生的思維發(fā)展,自主探究意識培養(yǎng)、應用意識的發(fā)展有著較好的促進作用,能有效提升數學的文化價值。本文從北師大版高中數學教材入手,簡要分析了教材的特點,并就如何結合教材推動素質教育提出幾點淺顯看法,供業(yè)界參考。
北師大版;高中數學教材;素質教育
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全面實施素質教育,著力提高教育質量,培養(yǎng)學生社會責任感、創(chuàng)新精神、實踐能力。北師大版高中數學課本是在課程改革、實施素質教育的大背景下由北師大教授嚴士健、王尚志主編的創(chuàng)新版本。該版本和以前的版本比較起來,有很大改進,是根據教育部頒布的新課程計劃和新教學大綱,在兩省一市試驗教材的基礎上進行修訂的,在日常教學實踐中,總的感到北師大版的高中新教材應用性較強,對于加強高中生素質教育有一定的推動作用。
1.1 知識體系科學合理,有利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北師大版高中數學教材一改以往知識點過于集中呈現、一步到位的現狀,把高中代數、幾何知識按照章節(jié)內容模塊化,安排順序上將工具性內容放在前面,相關內容適當集中,適度控制各模塊的教學時數。學習內容遵循由簡單到復雜,注重應用性、趣味性和前瞻性。新教材中增加了導數、定積分、算法、統(tǒng)計等各個方面的內容,這些內容過去是大學數學的學習內容,因此新教材增加了教學內容的深度和廣度。新教材注重與初中數學的有效銜接,在新概念的引入上盡量引用初中知識,對涉及初中學習過的重點內容又進行了研究和深化。
1.2 彰顯數學思想,有利于學生思想和創(chuàng)新力培養(yǎng)。素質教育要求學生不僅學會數學知識,更應該在學習知識的同時體會數學思想,掌握數學的解題技巧,提升解決問題的能力,為進一步學習大學數學奠定良好的基礎。新教材在各章的內容安排上,十分注意對數學思想方法的體現。
1.3 以問題為牽引,有利于數學應用意識的強化。數學知識是來源于生活、生產和研究領域的,教材突出了數學與實際問題的聯系,意在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助推學生的能力發(fā)展。新概念的引入,新結論的理解和應用都沒有離開實際問題。習題、閱讀材料、研究性課題的選擇都是圍繞實際問題展開,這是新教材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手段。
1.4 更加注重實踐,有利于培養(yǎng)學習動手操作能力。教材的實踐性、操作性強新教材中許多內容都鼓勵學生自己動手實踐,如搜集生活中的變量關系,調查教育儲蓄等問題,這樣不但使學生學到了知識,而且鍛煉了他們人際交往、團結協(xié)作等能力。同時,對部分問題的研究還可借助圖形計算器或計算機,如畫函數的圖像,對搜集的數據進行統(tǒng)計、整理、作統(tǒng)計圖等,這一方面鍛煉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另一方面也增強了他們應用現代技術的意識。習題類型分為 A、B、C 三個檔次,B、C 檔只適于學有余力的學生,A 檔是基礎題,適合全體學生。這種分層作業(yè)題有利于學生根據自身學習情況選擇適當題目。
1.5 增加信息技術,有利于推動學生進行數學知識探究。教材中有相當一部分利用信息技術研究數學知識的案例,這對教師和學生來說,都能有效的指導和深化。對于信息技術欠缺的教師而言,課本中的案例可以指導其進行有效的教學活動,對增強教師的業(yè)務水平有很大的益處。對學生的發(fā)展也有促進作用。
2.1 加強引導,強化學習自主性。要加強學生的課前預習、課上研討、課后鞏固,在自主學習中加深理解,獲取知識。新教材是一個適合學生自主學習的版本,而善于閱讀教材、自我探索知識的學生,能迅速有效地掌握教材內容,提高能力,并養(yǎng)成自信、自強的思想品質,對今后的學習和生活產生積極影響。教師要鼓勵學生閱讀教材,主動探索數學知識。我在教學過程中,每節(jié)課都拿出三到五分鐘時間讓學生閱讀教材,并完成知識性問題,讓他們整理知識的來龍去脈,形成自己的知識體系。
2.2 創(chuàng)設情景,激發(fā)學習積極性。新教材中有許多章前圖、引例、說明性材料、聯系實際的例題、習題均可用來創(chuàng)設問題情景、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傊陆滩氖怯蓪<覍彾ǖ?,里邊的每一個細節(jié)都有它存在的理由,我們要揣摩編者的良苦用心,充分利用課本中攜帶的光盤資料,在教學中發(fā)揮它的作用。
2.3 理論指引,強化思維能力提升。大部分學生有個傳統(tǒng)缺點,就是“高分低能”。這種特點的形成與教育模式的特點有很大關系,因為我國的教學方法一直就是以傳授為主的“填鴨式”教學,學生只需理解知識的科學性,能利用知識解決問題就可以了。但是由于學生失去了研究知識的形成過程,沒有體會到知識形成時所蘊含的思想方法,自然也就失去了操作、猜想、歸納、論證等一系列對科學研究及其有效的過程和方法。在面對未知的現實問題時,顯得迷茫和不知所措。這是我國的教育方法的缺陷。
2.4 立足習題,培養(yǎng)學生實踐和創(chuàng)新精神。充分利用課本中的練習題、習題,利用“研究性課題”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精神。練習題是每個學生必須掌握的題目,是課堂教學中師生、生生研究討論的問題,對理解和鞏固所學知識,提高能力有舉足輕重的作用,也是講練結合思想下訓練的重點。習題是布置作業(yè)的,但也可以在課堂上討論,或提示或糾正,對于學習較好的班級完全可以將三個組別的習題全部做完。充分利用星期天、節(jié)日,鼓勵學生進行社會考察和實踐,寫一些研究報告、小論文等,已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
總之,師大版高中數學教材變以前的死知識為現在的活知識,和生活實際聯系很緊密,使學生會學以致用,能達到培養(yǎng)能力型學生的目的。但同時對教師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如教師必須熟練掌握現代技術應用技術、具備良好的組織引導能力等,才可以有效推動學生的綜合素質提升。
[1] 喬紅軍.對北師大版高中數學教材的思考[J].青春歲月,2011(12).
[2] 邢自興.北師大(版)高中數學教材特點剖析[J].基礎教育課程,2006(12).
張晨波(1981-),漢,陜西西安人,本科,教師,藍田縣孟村中學。
G62
A
1672-5832(2017)11-01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