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晚明佛門學詩風尚興起,僧人與文士的交游在崇尚文藝活動的吳中地區(qū)空前頻繁。在這種背景下,產(chǎn)生了許多能文擅詩的僧人,他們習讀內(nèi)外典籍,以詩文贈酬,有了明顯的文士化傾向。對晚明高僧雪浪洪恩的研究是討論晚明詩僧必須要關注的問題之一,這是由其詩僧領袖及講教宗師的地位決定的。本文依據(jù)雪浪洪恩傳記等基本資料考察了其生平第二個問題,雪浪洪恩的講經(jīng)說法與僧詩創(chuàng)作。
關鍵詞:雪浪洪恩;生平;講經(jīng)說法;僧詩創(chuàng)作
作者簡介:熊文艷(1989.3-),女,漢族,江西撫州人,碩士,研究方向:古代文學。
[中圖分類號]:I2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7)-32-0-01
雪浪洪恩既是當時佛門講師的翹楚,也是晚明僧詩創(chuàng)作的領頭人物,他的佛法造詣和詩歌創(chuàng)作都是值得我們關注的問題,也是研究其生平的重點。
雪浪洪恩講演佛法、弘揚義學三十余年,“盡得華嚴法界圓融無礙之旨”,《楞嚴經(jīng)》《圓覺經(jīng)》《般若經(jīng)》皆為其所善講。其學早承華嚴、唯識二宗,后受憨山德清影響,也修習禪宗。論雪浪洪恩之佛法,則不得不將其與憨山德清共論,錢謙益便稱二人為“一車兩輪”,但二人卻也各有所長,雪浪洪恩志在講席,憨山德清則喜愛習讀文本、鉆研經(jīng)義,二人均為晚明佛法的普及作出了極大的貢獻。
雪浪洪恩在講經(jīng)說法方面的修為頗高,錢謙益的評價為:“掖無極之道以濟度群有,而法道煥然中興”;“及師出世,照遮雙顯,總別交光,摩尼四現(xiàn),一雨普沾。學者耳目錯互,心志移奪,如法雷之破蟄,如東風之泮凍。”憨山德清也提到:“學者耳目煥然一新,如望長空,撥云霧而見天日”“自昔南北法席之盛,未有若此?!鄙虻路凇度f歷野獲編》當中還提及,就算晚年流落望亭,也是“士女如狂,受戒禮拜者,摩肩接踵,城郭為之罷市”??梢娧├撕槎鞯恼f法敢于拋開已有注解,只關注經(jīng)文本身,在當時雖有非議,卻受到眾多信徒的歡迎,因而門下信徒眾多,產(chǎn)生了很大的影響力。雪浪洪恩門下如巢松慧浸、一雨通潤、耶溪志若、法雨如嵩等等,均擅唱法講佛,盛極一時,對晚明佛法中興作出了極大的貢獻。廖肇亨先生對雪浪一門傳講佛法如此盛行的原因作出了解釋:“雪浪洪恩一門在傳播思想的過程中,同時采取了說法(語言)、注經(jīng)(文字)、詩詞(文藝)等種種不同的方式與風格,更是此一法脈在群峰并峙的佛門當中異軍崛起的特殊標記?!?/p>
雪浪洪恩的詩歌創(chuàng)作是其生平中除講經(jīng)說法外的另一主要活動。晚明佛、儒合流趨向明顯,云棲祩宏、紫柏真可、憨山德清等高僧均支持佛儒合流,如云棲祩宏著《儒釋和會》《儒佛交非》《儒佛配合》,主禪儒和會;憨山德清也有“不知《春秋》,不能涉世;不精老莊,不能忘世;不參禪,不能出世”的言論。受時風影響,雪浪洪恩雖無明確的議論,但從其行為不難看出,他也是主張宗教與文化互相融合的,詩學外典無不是可以幫助佛法開悟的有效手段。雪浪洪恩習詩也受到憨山德清的影響,“公尚未習世俗文字,予偶作《山居賦》一首,公粘于壁。公侄博士黃生,見之羨曰:‘阿叔有愧此公多矣。公曰:‘是雕蟲技耳,何足齒哉。”經(jīng)歷了一個由將世俗文字看做“雕蟲技”到“博綜外典,旁及唐詩、晉字。帷燈畫被,日夜不置。丹黃紛披,幾案盡黑”的轉變,留心作詩度曲,和弟子、友人分韻唱和。雪浪洪恩所在的三吳地區(qū)是當時全國的文藝中心,又以金陵為盛,文人名士間的集會交游活動十分豐富,雪浪洪恩多與文人雅士唱酬,其詩才在當時叢林中頗為突出,“所出聲詩,無不膾炙人口”,因而被三吳人士視為詩僧頭領,開啟了晚明叢林習詩風尚。其門下雪山法杲、蒼雪讀徹等人在詩壇也均赫赫有名。雪浪一脈在晚明乃至清初佛門及藝文兩大領域的影響實不容小覷,憨山德清與錢謙益均對其影響有過記錄,如:“江南則予與雪浪創(chuàng)起。雪浪刻意酷嗜,遍歷三吳諸名家,切磋討論無停晷,故聲動一時?!?“萬歷中,江南開士多博通翰墨者,亦公與憨大師為導師也。”但也正是因為這種影響力,雪浪洪恩將叢林中出現(xiàn)僧人作詩“相向以工,相夸以艷”,以至于“禪那、經(jīng)、律薄而不為”現(xiàn)象的部分成因歸于自己,晚年才有了“請佛證盟,矢心自誓,懺悔前愆,將舊習筆硯謝絕,改過自新,端心圣道”的志愿。
且不論雪浪洪恩在修習佛法的同時熱心于外學是否造成了不良的影響,他是當時名動一時的詩僧,引領了晚明叢林習詩的風尚確是不爭的事實。其在佛門中的影響和聲名讓其詩歌迅速盛行,最終,詩僧的身份為其帶來的影響力也不亞于佛名之盛,二者可謂相得益彰。
(關于雪浪洪恩生平的其它兩個問題待續(xù))
參考文獻:
[1]雪浪洪恩.雪浪集[Z].四庫全書存目叢書本,濟南:齊魯書社,1997.
[2]雪浪洪恩. 雪浪續(xù)集[Z].禪門逸書續(xù)編本,臺北:漢聲出版社,1987.
[3]憨山德清.憨山老人夢游集[Z].卍續(xù)藏經(jīng)本,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94.
[4]錢謙益. 列朝詩集[M].北京:中華書局,2007.
[5]錢謙益.錢牧齋全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
[6]沈德符.萬歷野獲編[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1998.
[7]廖肇亨.從“清涼圣境”到“金陵懷古”——由尚詩風習側探晚明清初華嚴學南方系之精神圖景[J].中國文哲研究集刊,2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