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一一
提到他,人們立刻聯(lián)想到的一定是這些關鍵詞:冷酷無情、對人類文明的冷血嘲弄、上帝視角等等。有笑話說他其實就是上帝,只是他自己不知道。
當所有好的導演一輩子都在拍實際上是同一部電影的時候,他卻做到了每部電影都是別人要用一輩子去拍的。他不多的作品卻含蓋了幾乎所有電影類型,而他竟然還做到了每部電影在它所在的類型里都是典范。
這個人就是斯坦利·庫布里克。他之于電影,就好比梵高之于繪畫。
喬治·盧卡斯斯坦利說:對大多是人來說,電影是一門工業(yè),而對于來說,電影是一門手工業(yè)。庫布里克的存在意味著其他人都是在給小孩拍電影。這是史蒂文.斯皮爾伯格的原話。而妮可.基德曼稱贊他說:至少未來二十年里,他依然是別人無法超越的一個巔峰。最高的位置站的是上帝,他的身邊站著庫布里克。不知道原文誰說的,這句話實在是太棒了。
庫布里克的十二部長篇作品,涉及眾多題材,且每部都可稱為典范。不管是《閃靈》中雜糅了心理學、生物學、社會學等知識;還是《2001太空漫游》成為了科幻巔峰,自此以后所有的科幻片中都能看到他的影子;亦或者是《發(fā)條橙》中討論暴力與處罰的極端;《全金屬外殼》中成為越戰(zhàn)中不可超越的鴻溝;還是《大開眼界》中探討愛與婚姻,導致阿湯哥與妮可基德曼在拍完電影后反思自己的婚姻,以分手告別。
這位一九二八年出生于美國,非科班出身,身兼電影導演、編劇、制作人、剪輯師、攝影師等數(shù)職的全能型天才。他出生于美國一個奧地利移民家庭,在他十三歲時,他的爸爸送他一臺相機,開啟了他攝影青年之旅。憑借著羅斯福去世時,他拍攝一位報攤主憂郁的神情獲得了攝影界賞識,成為了專職的攝影師。這段攝影師的經歷教會了他用照片敘事的技巧,也為他電影日后的變態(tài)攝影打下了基礎。
同年,進入紐約威廉·霍華德塔夫脫高中學習。在學校報社擔任攝影師。上學時,庫布里克不上課就拿個相機滿大街拍照片賺錢—要知道,那年月可是膠片啊。
庫布里克十七歲時,《Look》雜志開始刊登斯坦利·庫布里克的攝影作品;十月,斯坦利·庫布里克從塔夫特高中畢業(yè),之后成為《LOOK》雜志的專職攝影師。在為《LOOK》工作時期,他培養(yǎng)了利用圖片敘事的技巧;同年,他發(fā)表了第一部作品《戲劇包廂里的小短劇》。
這些經歷也讓他對攝影十分嚴苛,后來拍電影,從始至終都保持著超高的攝影水準。庫布里克拍片要求極為嚴格,在片場要精確操控一切細節(jié),即便是不怎么樣的《斯巴達克斯》,在拍攝期間有一場尸橫遍野的戲,他讓扮演尸體的群眾演員每人拿個號碼牌,從1排到幾百,以此調整每一個人在畫面中的位置。
后來辭去《Look》雜志社的工作,開始全職投入電影制作中;同年,拍攝紀錄短片《飛翔的牧師》,并擔任該片的編劇、導演、攝影師、剪輯師和解說員;在這部短片中,庫布里克加入了很多個人風格,片中飛機特寫和從飛機俯視的場面都在他后來執(zhí)導的作品《2001太空漫游》中得到了進一步的使用;此外,他還在電影中借鑒了愛森斯坦的用鏡來表現(xiàn)人物表情的特寫。
二十五歲那年,庫布里克開始成為獨立電影制作人,在親戚的幫助下投資拍攝了個人首部故事片《恐懼和欲望》;在拍攝該片時,他包攬了剪輯、攝影、演員選擇、構圖、后期配音等工作,這部電影也成為其個人執(zhí)導的首部超現(xiàn)實主義風格作品。影片在洛杉磯附近的San Gabrielle山上拍攝,工作人員不到十人,片子拍攝的時候沒有配音,是后期才配上去的。成片只在紐約的藝術影院中放映,沒有賺回投資的錢。第二年他拍攝了第二部影片,一部關于黑社會的《殺手之吻》,賣給了United Artists公司,并在全球發(fā)行。
一九五六年,庫布里克執(zhí)導了他的第一部攝影棚影片《殺手》,一部運用重疊的時間講述的強盜片,由Sterling Hayen主演,撰寫犯罪小說的傳奇作家Jim Thompson編寫臺詞。這成了庫布里克第一次在藝術上的成功,也引起了米高梅的注意。經過一段時間的準備,改編Humphrey Cobb的戰(zhàn)爭小說《光榮之路》。但這項計劃被一個又一個的攝影場拒絕了,直到柯克·道格拉斯同意參加演出,最后由聯(lián)藝出資,于一九五七年在德國拍攝的這部影片獲得了評論的一致贊揚,并且進一步鞏固了庫布里克的地位。
庫布里克是一位獨特的電影作者,他對生命、自由的思考方式卓然不群,甚至遺世而獨立。他擁有過于早熟的智慧,知道如何對付唯利是圖的好萊塢。他的電影生涯是這位天才利用世俗世界實現(xiàn)抱負的“方法論”。庫布里克的偉大之處還在于他越是獲得世俗的成功就越是驚世駭俗。他對于人們習以為常的種種風潮表現(xiàn)出不肯輕易屈服的態(tài)度。
一九六零年,他代替Anthony Mann執(zhí)導《斯巴達克斯》,這是當時制作成本最高的影片,預算是一千兩百萬,影片大獲成功,贏得金球獎最佳影片。第二年年庫布里克導演了富有爭議的根據(jù)Nabokov小說改編的《洛麗塔》。接著他執(zhí)導了他的第一部無可質疑的杰作:一九六四年的關于冷戰(zhàn)時期的黑色幽默影片《奇愛博士》。
庫布里克電影中的荒誕表現(xiàn)在空間的夸張表現(xiàn)。他通過后拉鏡頭、長追蹤鏡頭、深焦、廣角鏡頭、慢鏡頭來賦予空間以不可思議的張力。庫布里克之于電影就像巴赫之于古典音樂,因為他破除了電影的敘事法則,隨心所欲到令人感嘆。他的電影從不同角度深入到了人類生存的核心,并以顯著的個人風格將類型電影的能量發(fā)揮到了極致。
一九六五年,庫布里克開始制作后來被認為是他的顛峰之作的《2001太空漫游》,這部電影迅速成為電影史上的一座里程碑,被公認為最發(fā)人深思的偉大影片之一。接著庫布里克開始注意到另一本備受爭議的小說:Anthony Burgess的《發(fā)條橙》,這是一部關于未來世界的犯罪和懲罰諷刺性小說,在美國上映時被打上了“X”級,但令人驚訝地備受歡迎,甚至獲得了幾項奧斯卡提名。在英國這部影片戲劇化地放映了一年之久,但由于幾件犯罪案和影片的場面相似而被指責,才停止了放映。
十年后,庫布里克改編了19世紀作家William Makepeace Thackery的小說Barry Lyndon,一部關于18世紀一個愛爾蘭流氓Ryan O'Neal的興衰史。一九八零年,他執(zhí)導了Stephen King的恐怖小說改編的《閃靈》。之后的五年多時間他遠離攝影機,構思他的下一部影片—《全金屬外殼》,這部越戰(zhàn)片獲得觀眾和評論家的好評。之后他再一次進入冬眠狀態(tài),直到一九九六年年底開始著手拍攝《大開眼界》,由湯姆·克魯斯和尼可·基德曼夫婦主演。一九九七年他獲得了兩項電影界最高的榮譽:美國導演行會的D.W.Griffith獎和54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jié)金獅獎。
人們稱庫布里克是美國好萊塢具有代表性的風格導演,他的電影因其強烈的個人風格而消解了類型片的劃分。哲學化的主題、荒誕的藝術構成了庫布里克獨特的敘事風格。作為公認的電影哲學家,他沒有從哲學的框架中衍生出各類型的故事,而是在對各類題材的處理中貫注其對人、人性、人與社會的嚴肅思考,而荒誕的諷刺語言又使得他能夠以冷峻的視角切入到深刻博大的哲學敘事主題。
斯皮爾伯格對庫布里克的評語:“庫布里克其實內心很溫暖,只是他沒有時間來表達這種溫暖”。所以,《奇愛博士》的結尾人類毀于核戰(zhàn),《全金屬外殼》表現(xiàn)戰(zhàn)爭對人性的異化,《發(fā)條橙》表現(xiàn)人性的惡不能用強制的方法去除,體制之惡,猶勝于人性之惡。但影片的思想的深刻,卻深深影響人類社會至今,電影中表達的惡,在一定程度上使世界減少了惡的可能。
要知道,揭示真相,揭示殘酷,比起人們非常熟悉的那些心靈雞湯式的膚淺濫情,前者更加是愛的表現(xiàn)。庫布里克如是。
有個笑話特別有名:斯皮爾伯格死后去了天堂,在大門口他被攔了下來,門衛(wèi)說“你回去吧,電影導演是不能上天堂的!”正在這時,庫布里克騎著自行車從旁邊通過并徑直上了天堂?!澳撬麨槭裁纯梢赃^去呢?”“因為他是上帝本人,只不過他一直以為自己是庫布里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