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塵布衣
“空姐,麻煩把空調溫度調高點兒,冷死了。”即使是在夏天,我們在坐飛機的時候也經(jīng)常聽到乘客提出這樣的要求,而有經(jīng)驗的乘客則會自己帶毯子或者外套來抵御飛機上的低溫。那么,你知道為什么飛機機艙內的溫度會那么低嗎?
我們知道,飛機一般飛行在幾萬米高空中,這時飛機的外部環(huán)境是低溫低壓狀態(tài),溫度大約為-50℃,而氣壓也大約只有0.25帕。如果不采取措施,機艙里的乘客就會因缺氧而昏迷,甚至被凍成冰棍。
為了保障飛機上乘客的安全,飛機上的空調系統(tǒng)和加壓系統(tǒng)會努力營造出一個乘客容易接受的溫度和壓力。
飛機上,一般空氣流動的方向是這樣的:從機外到客艙,再到貨倉,最后流向機外。飛機上裝有兩套相同的空調系統(tǒng),每個空調系統(tǒng)都有兩根管子。一根管子將從發(fā)動機引來的232℃的空氣,通過三輪式空氣循環(huán)制冷原理,降溫到幾攝氏度并排入混合室;另一根管子直接把232℃的引氣排入混合室,空調系統(tǒng)通過調節(jié)這兩根管子的開關大小,控制混合室混合空氣的溫度(類似于冷熱水龍頭的原理),最后把20℃左右的空氣排入客艙。
既然可以自如調節(jié)混合溫度,為什么機艙總是要保持低溫狀態(tài)呢?答案是為了防止乘客昏倒!
美國測試和材料協(xié)會的研究表明,由于“減少肺通氣”,以及困倦和氣體積聚引起的大腦血流量減少,飛機上乘客昏迷的可能性非常高。而溫度較高的過熱艙壓力和高機艙壓力更容易觸發(fā)這種情況,從而加大乘客昏厥的風險。由于每個人身體的溫度都不同,所以航空公司寧愿讓客艙保持低溫,即使這樣會讓有些乘客覺得冷,但至少可以防止乘客昏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