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兒童詩,是指具有詩歌的特點,具有很高的審美價值,同時又具有兒童特色的詩,就是童詩。兒童詩歌要經(jīng)過修改,修改兒童詩歌需要改詩者具備童心,兒童的視野和語言,并保護兒童天生的事情畫意。
關(guān)鍵詞:童心;童詩;童趣
中圖分類號:G623.9 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7)09-0229-01
兒童詩,是指具有詩歌的特點,具有很高的審美價值,同時又具有兒童特色的詩,就是童詩。這種詩,能啟迪兒童的心靈,開拓兒童的視野,具有兒童的情趣。教師指導兒童修改童詩能保護孩子的詩情,提升孩子的詩作。但是,詩歌如何修改?
1.兒童詩修改應保有兒童的趣味
正如北島說 "某種意義上,詩歌能照亮突然醒來的人"。例如,《雨》這首詩,拋開了自己的小性情,小煩惱,想到了更多的人,給予苦難的人快樂??梢妰和娛蔷哂猩屏济篮玫奶攸c,這也就是童心。
1.1 改詩首先要具有兒童主體的兒童觀。兒童的趣味是童詩的首要特點,要成為兒童詩,而不能寫成"有意義的事".詩歌是表達強烈的感情的語言。它表達的是個人的強烈的感受。這也是詩歌和其他文體的不同。如果說小說,戲劇,講究沖突之后的含蓄表達,詩歌則完全拋開了限制。"情動而辭發(fā)"給讀者"披文以入情的強烈共鳴"。所以兒童詩歌,表達的是個人的情感,這種情感,不需要加以成年人的價值判斷,更不須要進行指導。例如《繭》這首詩是一個孩子表達對父母給自己的壓力的不滿。并不具備好人好事的特點,但是他表現(xiàn)了一個兒童的憤怒,所以,仍然是一首好詩。
1.2 兒童的趣味是兒童用自己的個性化語言去表達。兒童具有兒童的語言,兒童的活躍好動的性格,直接形成了兒童跳躍的,明朗的語言特點,所以兒童詩,要表現(xiàn)出輕松自如的單純的特色。"百煉為字,千煉為句",不能僅僅為寫詩而寫詩,寫成的詩,只有語言的高度,沒有童詩的溫度。
2.兒童的詩是改出來的
有人說文章乃天成,無需去雕飾。這是不對的。流傳甚廣的故事"推敲"就充分說明了人們對詩歌修改的認識是一致的。"好詩不厭百回改",所以,兒童詩必須經(jīng)過修改,才能成為一首好詩。魯迅說過"竭力將可有可無的句段刪掉"宋人也有"文字頻改,功夫百出""賦詩十首,不如改詩一首"的論句。所以,詩歌創(chuàng)作后的修改是最重要的。
2.1 改詩是兒童詩的創(chuàng)作的一部分。兒童認識事物的方法直觀的,具體的。把這種具體的感受用詩化的語言表達,需要教師適當?shù)囊龑?,詩歌不僅是情感的表達,更需要恰當?shù)氖侄危扔?,抒情等技巧加以裝飾。所以改詩成為詩歌創(chuàng)作的延伸。修改后的詩在語言和意境上都有了提升。由現(xiàn)代,想到古代,詩歌的跨度增大,使得詩歌的意境更美麗。
2.2 兒童詩的情感有一個由粗至細的整理過程。兒童在不斷修改自己的作品的同時,能使感情的表現(xiàn)更加復雜和細膩。
2.3 兒童詩的語言需要不斷錘煉。詩歌的語言是最美麗的,四川大學王紅教授說"詩是語言桂冠上的寶石",《詩經(jīng)》里"參差荇菜,左右流之。參差荇菜,左右采之",就像音樂,流淌在我們心上。所以改詩,就是把兒童的語言,改得更加明快,朗朗上口。修改以后的詩,去掉了打油詩和兒歌式的表現(xiàn),語言更含蓄,有趣。
3.保護童心是改詩的圭臬
兒童詩的自改和他改。自改是學生自我發(fā)現(xiàn)和調(diào)整,老師參與的他改,必須保護詩中的"童心"。
要保持童心,教師有幾個步驟是必須去做的:
(1)代入孩子視野,找到其中的閃光點。
(2)傾聽學生某些詩句的理解,言與詩互動,理解其中豐富的內(nèi)容。
(3)從孩子已經(jīng)積累的詞語角度,引導孩子把已經(jīng)掌握的但卻未應用的詞語代入,增加詩的音韻。
作詩,不要空穴來風和華而不實,寫詩要從寫積累詞語開始,每個詞都有本意和引申意義,用引申意義寫詩,是對詞語高度的理解。
例如,石頭,你會想到什么?孩子們在探討以后,想到山村,想到田野,想到河床,但是也有孩子想到歷史,想到玉石,想到塵封在地下的,記載著人類文明的偉大作品。
詩歌修改,保留兒童的童心,是最重要的策略,其他任何形式上的語言上的,都是枝節(jié),與兒童的詩心相比,都是沒有價值的。
參考文獻:
[1] 金波《論兒童詩》海豚出版社
[2] 丁云《兒童天生就是詩人》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3] 王小妮《給孩子們的詩》南方日報出版社
[4] 北島《給孩子的詩》中信出版社
[5] 魏春峰《濕潤南國》廣東教育出版社
作者簡介:
于首平,語文教師,廣州市"濕潤南國"一等獎獲得者,長期從事兒童詩的研究和詩歌創(chuàng)作。參與多個課題研究,《基于移動終端兒童詩歌教學研究》獲得中央電教館的立項。創(chuàng)辦"二月詩社",并在多家網(wǎng)絡平臺發(fā)布詩歌作品。論文詩歌等作品多次獲獎。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