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婧薇
【中圖分類號】 G64.2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3089(2017)17-0-02
眾所周知,皇帝乃一國之君,皇后乃一朝之母。那么作為一朝之母的皇后無論從其所處的社會人倫地位還是其擁有的社會政治地位而言都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一方面,相對于后宮三千佳麗,皇后居后妃七級中的最高級,負有“昭女教于六宮”的責任;另一方面,面對萬千子民,要有“母儀天下”的義務①(《清代皇后冊立與八旗大姓氏族》——劉潞),而對于全國上下的女性而言,更是一個具有典范楷模作用的女人形象。在中國封建社會里,如果說皇帝是夫權和君權的結合,必然導致皇后的身份也具有雙重性。清代在位時間長達61年的康熙皇帝玄燁和在位60年的乾隆皇帝弘歷,他們所擁有的后妃在清代12位帝王中是數(shù)量最多的。在由李治亭主編、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愛新覺羅家族全書——世系源流》中,有不少專家學者把清代12位皇帝分為兩大類:第六世皇帝弘歷以前的,包括乾隆皇帝在內(nèi)屬于有作為的君主;而弘歷以后的則被劃歸到另一類——有作為而作為不大的君主②(《愛新覺羅家族全書——世系源流》卷一,概述)。儒家曰:“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應該說在位時間如此之長而又大有作為的康熙皇帝和乾隆皇帝在整個清朝浩蕩的歷史中起到了絕無僅有的作用,那么作為一朝之母的皇后,她們的價值和作用必然也會有不同的體現(xiàn),在此就康熙皇帝的4位皇后與乾隆皇帝的3位皇后進行一個小小的對比,看看兩個如此恢弘的時期的皇后有什么樣的異同。
一、與立儲無關
中國自古就有“母憑子貴,子憑母立”的說法,也正是因為皇后身份的特殊性,歷朝歷代,尤其是儲君登基不久,皇后之爭不斷。然而就是在統(tǒng)治中國近3個世紀的清朝,自太祖高皇帝努爾哈赤至宣統(tǒng)皇帝溥儀共計12位帝皇在位期間,無疑后宮也有妃嬪之間的寵愛之爭,但卻都沒有與立儲扯上太多的關系。一方面,這和清代儲君的確立和傳位制度的形成經(jīng)歷了努爾哈赤時期的“八貝勒共理國政,公共舉國主”③(《滿文老檔》“天命七年卷”)至雍正皇帝提出的秘密立儲有密切關系,它從源頭上徹底斷絕的了皇后與儲君的關系,便也消除了以立儲為目的的后位之爭;另一方面,嫡長子繼承制④(《清代皇后冊立與八旗大姓氏族》——劉潞)是漢族統(tǒng)治者所偏愛的選君方式,這與當時統(tǒng)治中國的滿民族固有文化中以個人固有實力決勝負的習慣相矛盾??v使康熙皇帝真心疼愛皇后,并將元配夫人孝誠皇后第二子允衲立為太子,皇太子的兩立兩廢間,各皇子也難逃仲昆殘殺的場面,這也致使雍正皇帝提出秘密立儲的方法。
但此處要特別強調(diào)的是,康熙帝立允衲為皇太子意將傳位于他,進而所引發(fā)的一系列皇子間的爭奪也并非由于皇后之爭所引起,最多可以說是滿漢文化嫁接后一個失敗的果實。這也是清朝皇帝能夠統(tǒng)治中國近三百年的主要原因之一,畢竟后來雍正所實施的儲君確定方法為清朝提供了一個相對其他朝代較穩(wěn)定的內(nèi)部環(huán)境,再加上儲君登基后皇后家族勢力的扶持,基本上不會出現(xiàn)什么太大的側(cè)亂。
二、相夫教子,返璞歸真
既然皇后的冊立與儲君的冊立沒有太大的關系,這也使得清朝的皇后與其他朝代的皇后有所不同。他們可以不必想方設法的視圖通過“母憑子貴”得到更多的權利,進而卷入更多的勾心斗角中。從女性角色扮演上來說,清朝的皇后真正承擔起了一個女性應該在社會和家庭中所扮演的角色,她們相對穩(wěn)定的生活在皇宮里,過著相夫教子的生活。
(一)康熙帝的孝誠仁皇后和孝懿仁皇后??滴趸实坌钍乔?2帝中擁有后妃最多的帝王,可查的就有68人,其中皇后4人,皇貴妃3人,貴妃1人,妃15人,嬪10人,貴人17人,常在8人,答應10人⑤(《愛新覺羅家族全書——世系源流》,卷七,玄燁系,其二,玄燁后妃)。在玄燁所擁有的四位皇后中,孝恭仁皇后烏冬氏由于是康熙十一子胤禛的生母,雍正登基后被尊為皇太后,在此之前還未能名列后位,只是康熙皇帝的德妃。除此之外,康熙的其他三位皇后赫舍里氏孝誠仁皇后、鈕祜祿氏孝昭仁皇后、佟佳氏孝懿仁皇后均是在康熙在位期間即以冊封為后的,其中,孝誠皇后為嫡皇后,孝昭皇后和孝懿皇后則是繼立的皇后⑥《清代皇后冊立與八旗大姓氏族》——劉潞)。
赫舍里氏孝誠仁皇后。根據(jù)史書中的記載,康熙皇帝和元配赫舍里氏孝誠皇后感情很好,其立允衲為太子也是其對孝誠皇后深愛的體現(xiàn),太子的兩立兩廢更是緬懷思念亡妻的一片哀思的寄托。除了民間也是的相關記載之外,康熙為孝誠仁皇后所擬的冊封謚文中,我們也可以看出康熙對孝誠仁皇后的厚愛:
朕惟王化肇于閨門,洵藉內(nèi)庭之助;陰教成于宮壺,尤資后德之賢。故皇英嬪而帝道興,任姒婦而王圖永。緬稽淑行,載藉攸存。惟翚服之有光,斯彤管其紀盛。聿彰令聞,爰著徽稱?;屎蠛紊崂锸希棺悦T,躬全懿范。作朕元配,正位中宮。慈惠本乎性成,柔嘉維則;溫恭篤于天賦,禮度攸嫻。主雅化于閨闈,表芳型于海宇。勤兩宮之孝養(yǎng),婉以承顏;遇九御以寬和,恩能逮下。蘋蘩時飭,克佐精誠。濣濯常衣,允昭節(jié)儉。箴規(guī)之益,贊宵旰而彌勤;貞順之風,御家邦而式化。方期永綏福履,詎意頓隔音容!月掩椒涂,鑒亡蘭殿。朕心傷悼,率土悲哀。懷哲思賢,惓徽音于靡盡;揚休玄譽,垂鴻號于無疆。彝典式遵,崇褒用錫。特以冊寶,謚曰仁孝皇后。
嗚呼!圣善弘宣,奕世頌祎褕之盛;母儀備美,千秋耀琬琰之輝。靈其有知,膺茲光寵。
可見,孝誠仁皇后不僅出身名門,溫柔體貼,聰穎賢惠頗得皇帝歡心,更是高雅純正教化的典范,討得兩宮老人不勝歡喜。除此而外,孝誠仁皇后13歲嫁給玄燁,與其共同生活十載,在整個康熙朝發(fā)展的初期而言,孝誠皇后都給予了有力的支持,也許正是這樣一位內(nèi)外兼修的女子,天妒紅顏,在其誕下兒子允衲后仙逝,也許也正是這樣,使她在康熙的眼中更加成為一個不可多得的異寶。
佟佳氏孝懿仁皇后??滴醵四昶咴鲁蹙湃辗夂?,翌日崩逝,佟佳氏成為歷史上在位時間最短的皇后,在位時間不足一日。之前的孝懿仁皇后一直是皇貴妃,生有一女。之所以把她從4位皇后中挑出來說,確實有她的不同之處。如果說孝誠仁皇后的冊立帶有家族指婚等一系列非玄燁本人的因素的影響的話,那么孝懿仁皇后的繼立確實是康熙帝與孝懿皇后愛情的產(chǎn)物。endprint
孝懿皇后一生并未為康熙誕下龍子,孝昭皇后死后,后宮長達12年無后,直至孝懿皇后臨終前才匆匆冊立。由于孝誠皇后的死在年輕的康熙帝心中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傷痛,繼立不久的孝昭皇后又離他而去,對于當時的康熙帝而言可以說有萬般的痛楚,只道口難開。如此,他對于孝懿皇后感情的壓抑也就不難理解了。而他在孝懿皇后死后所寫的詩歌,毫無保留的將兩人的情感展露無遺。
在康熙的一生中有如此之多的女人,但真正能夠?qū)⒒屎笈c妻子角色結合的恐怕只有孝誠皇后一人而已。如果說孝誠皇后是康熙身邊的一朵百合高雅幽香,那么孝懿皇后便是康熙身邊的一束金桂,悠遠彌香。
(二)乾隆皇帝的孝賢純皇后。康熙皇帝以后后妃制度逐步完善:“皇后主內(nèi)治,總攝后宮?;屎笠韵洛鷭宸炙牡龋杭椿寿F妃一人,貴妃二人,妃四人,嬪六人。這是指同時的額定之數(shù),至于她們中因故死亡或遭廢斥而新加冊立者,便不在限制之列?!雹撸ā肚宕髮m制度論述》朱子彥、周凱)
據(jù)史書記載,“弘歷見于記載的后妃共有29人,其中皇后3名,貴妃5名(貴妃多為死后追認),妃7名,嬪6名,貴人3名⑧(《愛新覺羅家族全書——世系源流》,卷九,弘歷系,其二,弘歷后妃)。從數(shù)量上看,似乎逐漸形成的后妃制度并沒有成為局限乾隆的條條框框。
民間有說法多認為乾隆是清代最多情的皇帝之一,尤其是在其南巡其間,更是傳言不斷。但是回到真正的歷史中,乾隆確是難得的深情而專一的男子。
孝賢皇后富察氏為乾隆生育2子2女,雖在數(shù)量上不及孝儀皇后,卻絲毫不影響她作為一個乾隆最愛的女人的地位?!跋喾蚪套印笨芍^在孝賢皇后身上發(fā)揮到了極致。乾隆皇帝更是給予了“歷觀古之賢后,蓋實無以加茲?!雹幔悴橐幌鲁鎏帲覜]找到)——千古賢后的贊譽。
朕躬攬萬幾。勤勞宵旰。宮闈內(nèi)政。全資孝賢皇后綜理?;屎笊鲜淌ツ富侍?。承歡朝夕。純孝性成。而治事精詳。輕重得體。自妃嬪以至宮人。無不奉法感恩。心悅誠服。十余年來。朕之得以專心國事。有余暇以從容冊府者。皇后之助也。
而孝賢皇后的節(jié)儉孝順更是深深地感動著乾隆皇帝。
出身名門的富察氏孝賢皇后與17歲的乾隆皇帝結為夫婦,兩人感情極好,伉儷情深,恩愛無比。相伴22年后孝賢皇后侍夫東巡,病逝于德州舟次,乾隆皇帝悲痛欲絕,作為一國之君的弘歷“服縞素長達12日”之久追念終生⑩(《愛新覺羅家族全書——人物薈萃》——李治亭,孝賢純皇后),“丈夫悲痛不已”,寫下數(shù)百首悼亡之詩,其辭句感情真摯,令人動容,是乾隆所有詩詞中最見真情的上乘之作。至此,弘歷不單單是大家所熟知的文韜武略的乾隆皇帝,他更是一個男人,一個丈夫,而做到這些改變的正是沒有權利爭斗的孝賢皇后。
除此而外,孝賢皇后還是清朝唯一的既是元配皇后,又是儲君生母,還深得皇帝厚愛的皇后。再加上這一個教子有方的慈母形象,“母儀天下”當之為“一代賢后”也不為過了。
縱觀整個清朝后宮,從中選取最繁盛強大、最具代表性的康熙、乾隆兩個朝代,就八旗制度下,滿族傳統(tǒng)的皇后產(chǎn)生于“八大家族”所不得不具有的政治性而言,能夠從帶有政治色彩的婚姻中跳脫出來,最終于三千佳麗的脂膏粉黛中,在天子心中占有如此重要的地位、得到文武百官賢德皇后的美譽、對天下百姓成為鳳儀天下的典范,這于一個女人而言尚且不易,更何況是母儀天下的一朝之母。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