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春來
【摘 要】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施已經實施多年,我在數學教學工作中更新理念、積極探索、勇于實踐,數學課堂教學發(fā)生了可喜的變化?,F(xiàn)在社會處于信息時代,學生平時在生活中獲得信息量也相當大而快,而初中年齡段的學生的特點,求知欲望較強,特別是對新鮮事物接受快,但不喜歡抽象的乏味的計算、嚴密而難于理解的推理,缺乏創(chuàng)造性和趣味性學習?,F(xiàn)代教學內容可謂豐富多彩,教學手段五花八門,教學的對象個性迥異,教學的觀念也層出不窮,一線教師作為新課標的建設者、教學的研究者在課堂教學探究活動中面對學生的變化、教學形式的變化應不斷總結、善于反思。
【關鍵詞】 初中數學;新課標
【中圖分類號】 G63.3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3089(2017)17-0-01
1.牢固數學基礎知識,強大樹根基礎知識體系
根據《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中"應與學生積極互動、共同發(fā)展,要處理好傳授知識與培養(yǎng)能力的關系,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性和自主性,引導學生質疑、調查、探究,在實踐中學習,促進學生在教師指導下主動地、富有個性地學習"要求,教師應引領學生強化樹根基礎知識體系,為日后能力的提高灌注不竭的動力。
數學知識要從基礎著手,要求學生從定義、公理、公式、性質與判定、使用條件、方法6個方面進行全方位的理解、掌握,并通過對基礎習題的解答訓練使學生形成解答數學的基本模式,培養(yǎng)學生解題的規(guī)范和程序,為基礎知識的深化運用做準備。同時還要系統(tǒng)地掌握基礎知識,依據基礎知識的關聯(lián)與轉化關系進行梳理歸類、分塊整理、重新組織,由知識點連成知識線,由知識線形成知識面,由知識面構成知識網。例如圖形的認識與證明,點→線(平行線、相交線、同位角、內錯角等)→面(三角形、四邊形、相似、全等等)→空間(投影、空間圖形、垂直平分等),在這個過程中將所學知識由薄變厚,對數學理論深入理解、數學方法熟練掌握。
2.通過質疑、解惑,讓學生具備創(chuàng)新能力
教師運用有濃度的語言,創(chuàng)設情景,激勵學生打破自己的思維定勢,從獨特的角度提出疑問,鼓勵學生進行批判性質疑,特別是同學的觀點,由于商榷余地較大,更要敢于質疑。能夠打破常規(guī),進行批判性質疑,并且勇于實踐驗證,尋求解決的途徑,是具有創(chuàng)新意識的學生必備的素質。
培養(yǎng)學生對復雜問題的判斷能力,在課堂教學中隨時體現(xiàn)。設置一些復雜多變的問題,讓學生自己的判斷來加以解決,或用辯論形式訓練學生的判斷能力,使學生思維更具流暢性和敏捷性,發(fā)表出具有個性的見解。
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在每堂課里都要進行各種總結,也必須有意識地讓學生總結,總結能力是一種綜合素質的體現(xiàn)。培養(yǎng)學生總結能力,即鍛煉學生集中思維的能力,這與培養(yǎng)學生的求異思維是相輔相成的。集中思維能使學生準確、靈活地掌握各種知識。將他們概括、提取為自己的觀點、作為求異思維的基礎,保障了求異思維的廣度、新穎程度和科學性。培養(yǎng)總結能力,課堂總結中就要將總結的機會盡可能地放給學生,如總結一個問題、總結一堂課的內容、總結一次討論的結果、總結一次辯論的正反意見等。每次總結,都挑選多位學生發(fā)言,要求他們說出自己的獨特理解,不要眾口一詞、隨聲附和??偨Y完畢后,讓學生提出自己發(fā)現(xiàn)的更深層次的問題,進一步延伸,拓展思維。
3.課改中初中數學的例題與習題配備
新教材的專題形式的章節(jié)安排,既有利于創(chuàng)設學習環(huán)境,又有利于從學生熟悉或感興趣的情境引入問題、開展數學探究。尤其是新教材的例題與習題配備,有百分之九十都是解決實際問題的,學生充分感到數學來自于生活實踐的方方面面,實際生活離不開數學。另外,習題中很少配備與例題類似的問題,使綜合素質較差學生得不到及時、充分的鞏固練習,致使舉一反三的沒做到,學會的也忘了。
經過幾個學期的教學實踐,我認為,新教材很適合綜合素質較高、生活技能較強的學生群體,新教材能充分調動這部分學生的學習熱情,挖掘學生的思維潛能,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精神。而面對綜合素質較差的學生,教師需要對教材再次開發(fā),教學中必須做很多的鋪墊,盡量減小梯度。盡管這么做教學時間會緊張,但本著對全體學生負責的原則,是很有必要的。數學是人們參加社會生活,從事生產勞動和學習,研究現(xiàn)代科學技術不可缺少的工具。因此,教師可在遵循教學大綱和教學要求的前提下,根據當地實際,適時地編寫與生活、市場經濟等有關的內容,融入到教學中。學生可以看到,利用所學數學知識可解決現(xiàn)實生活中的很多問題,進而體會到數學應用的重要性。
在方程的教學中,可對學生介紹儲蓄、保險、股票、債券等知識。例:王先生以兩種形式分別儲蓄一年期2000元和1000元,一年后全部取出,扣除利息稅后實得利息43.92元,已知這兩種儲蓄的年利率和為3.24%,求這兩種儲蓄的年利率各是百分之幾?(利率稅=利息金額×20%)
在課堂教學中,可讓學生自己編發(fā)展題,然后從中選出幾個有代表性的問題讓全體學生解答,逐步形成學數學、用數學的意識。
4.新課改中重視實習作業(yè),開展探究性活動,學以致用
數學并非僅僅是一堆知識,它更是一門活生生的學科,應把學數學作為一種過程。學生只有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通過親身經歷概念與過程的相互作用后才能真正理解數學,思維能力進一步發(fā)展。例如:讓學生設計并剪制勻稱美觀的軸對稱及中心對稱圖案,適當地用在黑板報、宣傳欄、筆記本上,用在聯(lián)歡會、文藝晚會的布景上,或運用軸對稱及中心對稱知識設計建筑物造型、家居飾物,改變自己房間的局部布局等。在三角函數的教學中,讓學生測量底部可以到達的旗桿高等,當他們需要解決一些感興趣的又與他們的實際能力相適應的問題時,他們便發(fā)現(xiàn)需要數學知識,從而產生學習的積極性,并抓住學習要點,同時教師要鼓勵學生主動參與各種社會實踐活動,輔導支持學生以科學研究的方法,應用網絡作為學生閱讀或查找大量的資料來進行學習的工具,學會大量信息的收集,運用統(tǒng)計學知識解決更多的實際問題,這對于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創(chuàng)造能力、終身學習的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以上是我教學多年的體會,在數學教學過程中,堅持貫徹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原則,滲透應用意識,促進非智力因素的發(fā)展和發(fā)揮作用,突出實踐性,有利于培養(yǎng)適應知識經濟時代創(chuàng)新型人才。我會在今后的實踐中,積極學習新的理論與方法,逐漸靠攏“新課程標準”的要求,努力完成新教材的教學任務。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