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瑞格·摩頓森是一位登山愛好者,1957年出生于美國明尼蘇達州,早年隨支援非洲的父母生活于坦桑尼亞。1993年,為紀念早逝的妹妹,攀登世界第二高峰喬戈里峰。途中發(fā)生意外,在巴基斯坦巴爾蒂人的全力營救下死里逃生,從此與這片土地結下不解情緣。后來,葛瑞格將自己這段經(jīng)歷,以及10多年來的所見所聞整理成書,與大衛(wèi)·奧利佛·瑞林一起創(chuàng)作了《三杯茶》。書中所講述的戰(zhàn)亂地區(qū)的孩子稚嫩而赤誠的心靈、貧困的巴爾蒂人樸素而深沉的情感,令千百萬不同膚色的讀者為之震撼。葛瑞格憑《三杯茶》與村上春樹分獲2007年第11屆桐山環(huán)太平洋圖書獎。
1993年,葛瑞格在攀登喬戈里峰時迷路,流落到一個小村落。在那里,帕米爾高原的村民照顧了他,讓他休養(yǎng)復原。在休養(yǎng)期間,他看見那兒的孩子沒有紙筆,沒有課本教室,只能用樹枝在地上學寫字,心有所動,答應了一個小女孩的請求,決定以后要為他們蓋一所學校。
就因為這樣一個承諾,葛瑞格回到美國后,干了一年的護理工,加上籌募到的1.2萬美元,單槍匹馬再度回到巴基斯坦。這回他興致勃勃,用卡車運來了蓋房子用的水泥、石灰等。到了那兒他卻發(fā)現(xiàn),要把這些建材運送到小村子里,必須先搭一座橋。
從此,葛瑞格開始了長達10多年的奔走籌款之路。他與當?shù)卮迕窠⒒バ?,學習當?shù)仫L俗文化,與地方勢力軍斡旋合作。經(jīng)過重重挫折,他從一個巴基斯坦老人那兒學到了“三杯茶”的哲學:“敬上第一杯茶,你是一個陌生人;再奉第二杯,你是我的朋友;第三杯茶,你是我的家人,我將用生命來保護你?!?/p>
這位目不識丁但非常有智慧的老人告訴葛瑞格:“重要的事情都是急不來的。人與人之間必須耐心傾聽對方,慢慢建立起友情的橋梁,就算一無所求地幫助別人,也必須先‘喝三杯茶,建立互信和共識。”之后,幾乎在建每一所學校的時候,葛瑞格都經(jīng)歷了“三杯茶”的過程,比如天災、戰(zhàn)亂、資金短缺、人力不足等各種困難。
經(jīng)過17年的堅持、忍耐和不懈付出,葛瑞格受到巴基斯坦和阿富汗地區(qū)的多數(shù)人的信任,那些得以受到教育的女童家長們更是感謝他所提供的幫助。其實,葛瑞格的想法很簡單:中亞的沖突不能用軍事武力解決,而是要用書本、鉛筆、筆記本,那才是唯一幫助中亞地方社會和經(jīng)濟發(fā)展的工具。
【人物解讀】
葛瑞格曾形容自己像?;蛘唧H子。在牛和驢子的堅韌表征之下,隱藏著葛瑞格行事的魄力和廣大無私的人道精神。從1995年為巴基斯坦偏遠村落蓋了當?shù)赜惺芬詠淼谝凰W,開啟了女童教育,到成立非營利的中亞學院,至2009年底,葛瑞格已經(jīng)在巴基斯坦和阿富汗境內(nèi)的偏遠地區(qū),蓋了131所小學,就學人數(shù)約6萬,其中有4萬左右是女孩。葛瑞格不僅是在最危險、最復雜的地區(qū)建立了一所所學校,同樣還為當?shù)氐暮⒆訋チ艘环菹M?。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