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 博
(山西三晉地方鐵路開發(fā)集團有限公司,山西 太原 030002)
談鐵路防護套管頂進工程施工
惠 博
(山西三晉地方鐵路開發(fā)集團有限公司,山西 太原 030002)
以永固—臨汾天然氣輸氣管道穿越南同蒲鐵路K633+737處防護套管工程為例,系統(tǒng)地介紹了鐵路頂管施工過程,并著重對糾偏的預防與措施和沉降的觀測進行了分析,為以后的工程施工起到指導作用。
工字鋼,頂鎬,鋼軌滑道,吊軌,木枕
1.1工程簡介
永固—臨汾天然氣管道穿越南同蒲鐵路K633+737處鋼筋混凝土防護套管工程,施工過程中鐵路不停運,限速45 km/h行進。設計要求頂管總長60.9 m,防護套管中心線與鐵路中心線之間成90°夾角,軌底到管頂覆土高2 m 1.2地質(zhì)情況 1.2.1地形、地貌及氣象條件 穿越處地貌屬于臨汾東岸二級階地,地勢基本平坦。臨汾市區(qū)占據(jù)汾河谷地,呈現(xiàn)出明顯的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特征,年平均降雨量為550 mm~600 mm,降雨集中分布在七、八、九三個月。年平均氣溫12.2 ℃,其中,七月份氣溫最高,月平均氣溫26.3 ℃,而一月氣溫最低,月平均氣溫4.4 ℃,極端最低氣溫-25.6 ℃,最高氣溫41.8 ℃,全年無霜期180 d~200 d,常年主導風向為東北向,其次為西南風。 1.2.2地基土巖性構(gòu)成與特征 根據(jù)鉆探揭露的地層及沉積旋回特征,綜合分析判斷:勘察深度范圍內(nèi),場地地基土均勻,場地穩(wěn)定,主要為近期場地表面的雜填土及第四系更新統(tǒng)河流沖積、洪積層。管址場地的巖土構(gòu)成與工程特性如下: 第③層粉質(zhì)粘土:紅褐色,可塑,土質(zhì)均勻,無搖振反應,稍微又光滑,干強度高,韌性中等,中壓縮性,該層地基承載力fak=160 kPa,該層未揭穿。 勘測期間實測穩(wěn)定水位位于地面以下9.0 m,且場地地下水對鋼筋混凝土不具腐蝕性。 工程的施工工序如下:測量放線→制作工作坑→現(xiàn)澆混凝土后背墻→安設導向軌→整體后背梁安設→線路加固→安裝頂鎬并進行連接→按規(guī)范接通電源,并進行設備的調(diào)試工作→開始正常頂進至頂進管節(jié)就位→拆除線路加固→設置地面標志樁→回填工作坑,撤場。 2.1工作坑布置 工程中設有工作坑一處,采用大開挖方式,機械開挖人工配合清底。工作坑長7.1 m,寬度為6 m,上部1∶1放坡,下部由Ⅰ45c工字鋼圍擋,布置在線路西北側(cè);基礎采用30 cm厚碎石墊層上澆筑30 cm厚C25混凝土。施工前首先對場地進行清理,開挖后在工作坑四角布置集水井各一個,并配備水泵4臺,隨時做好防汛準備。如遇下雨要對基坑邊坡采用彩條布進行覆蓋,加強對基坑邊坡觀測,保證基坑穩(wěn)定及安全[1]。 后背采用雙排Ⅰ45c工字鋼。為保證千斤頂頂力均勻地傳遞到后背樁上,在后背墻與千斤頂之間設置C25鋼筋混凝土分配梁。后背梁的厚度為0.3 m,面積為H×B=1.6 m×4.0 m,待鋼筋混凝土達到設計強度后方可頂進。 鋼軌滑道采用P50鋼軌,釘有足夠的道釘,并安設防爬器[2]。相距40 cm鋪設一根木枕,木枕間用道碴填充。導軌為定向軌道,坡度為平坡。為加強導軌抗滑性,導軌后端伸入分配梁內(nèi),與分配梁成為一體。 2.2線路加固 首先應對線路進行一次全面整修,使其幾何尺寸達到維修標準。然后采用縱橫型鋼和3-5-3扣軌加固線路。具體步驟如下: 1)在加固段的鋼軌下每隔四孔穿一根木枕,并將U型卡子放入枕木盒內(nèi)。 2)在未穿木枕的孔內(nèi)穿入橫向HM250×175H型鋼,型鋼兩端放在兩層高的枕木垛上,在作業(yè)時隔二孔穿一孔,并搗固密實。 3)安裝縱梁HM250×175H型鋼,其內(nèi)側(cè)距線路中心2 m,縱梁放在橫梁上,兩端放在兩層高的枕木垛上并支撐牢固。3-5-3扣軌與縱橫梁連接U型卡采用雙螺帽方式,扣軌端部做好保護。 897 Tongue image classification method based on transfer learning and fully connected neural network 2.3頂進作業(yè) 防護套管采用《京橋通-5002BSY-GJ06-96》鐵路頂管通用圖中管內(nèi)徑1 550 mm鋼承口柔性接口鋼筋混凝土鐵路防護套管。采用人工挖土頂進施工,挖出土裝到土斗車里,再拉出管道,然后吊至地面裝車運走,頂進工藝流程如圖1所示。圓管頂進速度取決于洞內(nèi)出土速度。套管所能承受最大頂力為6 100 kN,施工中控制頂力不得超過上述數(shù)值。防護套管管頂至鐵路軌底距離(套管埋深)為4.0 m。 2.3.1方向控制 圓管在底板上穿頂時,可由方向墩控制頂進方向。當圓管涵脫離底板后,通過調(diào)整兩側(cè)頂鎬布置,結(jié)合挖土來控制頂進方向。圓管頂進最重要的是第一節(jié)管的頂進,第一節(jié)管頂?shù)暮?,后面的管子就容易把握好方向。在第一?jié)圓管的頂進中,須隨時觀測其高度和平面位置,把握頂進方向,注意頂進速度及頂力。 2.3.2糾偏措施 該工程中,套管中心線與鐵路中心線夾角為90°,方向容易控制。圓管頂進前要校正其方向,頂進時,兩側(cè)均勻挖土,不允許超挖。若頂進中方向發(fā)生偏差,要及時糾偏。發(fā)生偏差時,可采用偏頂糾正、挖土糾偏、后背頂鐵來調(diào)整等[3]。 糾偏的決策來源于測量數(shù)據(jù),每頂一鎬必須進行方向和標高測量。在圓管中軸線前后設置方向觀測點,管頂設置標高觀測點。在圓管頂進過程中,用經(jīng)緯儀、水準儀及全站儀測量管道的位置、標高,并做好對應的記錄。現(xiàn)場技術(shù)人員要隨時檢查測量記錄,根據(jù)測量數(shù)據(jù)描繪頂程與頂力關(guān)系曲線以及頂程與方向高差的關(guān)系曲線,用控制圖來控制圓管頂進質(zhì)量。 為了了解基坑開挖和圓管頂進中對周圍環(huán)境以及鐵路線路的影響,確保基坑周圍和頂進區(qū)域鐵路線路的安全性,要隨時進行動態(tài)監(jiān)測。 3.1監(jiān)測點的布置 1)水平位移和垂直位移監(jiān)測:每隔2 m布置沉降監(jiān)測點,且每邊不小于3個監(jiān)測點,關(guān)鍵部位適當加密。 3)水位監(jiān)測:沿基坑周邊頂管軸線每隔20 m布置水位監(jiān)測點;在基坑中央和周邊拐角處布置水位監(jiān)測點;在線間不影響行車安全的位置布置頂管軸線水位監(jiān)測點。 3.2現(xiàn)場目測巡 1)施工工況:工作坑開挖后,要嚴格分析土質(zhì)情況與設計院的勘查報告有無差異;基坑開挖長度、寬度、深度是否與設計要求一致;基坑積水排放狀況是否正常;基坑周圍地面堆載情況是否符合施工要求。 2)基坑周邊環(huán)境:地下管道有無破損、泄漏、高危等情況;周邊建筑物有無明顯裂縫;鐵路線路周圍有無國防電纜、同軸電纜等;周邊道路有無裂縫、下沉等。 3)監(jiān)測設施:基準點、觀測點是否完好;有無影響觀測工作的臨時堆砌物;測量儀器是否校核以及保護情況。 3.3監(jiān)測頻率 基坑監(jiān)測工作貫穿于整個工程施工的全過程?;娱_挖前應進行3次觀測,觀測值的平均值作為初始值;基坑開挖前期兩天觀測一次;基坑開挖至底板澆筑完成,每天觀測一次;頂進期間每天觀測一次,重點觀測頂進區(qū)域,可適當增加臨時觀測點。若基坑、周圍環(huán)境發(fā)生變形時,加密觀測。 3.4監(jiān)測要求 水平位移監(jiān)測精度要求1.5 mm,垂直位移監(jiān)測精度要求0.3 mm,地下水位監(jiān)測精度要求±1 cm。 支撐頂水平位移和垂直位移速率不超過3 mm/d或累計不超過50 mm;地表沉降速率不超過30 mm/d或累計不超過30 mm。 頂管工程不對現(xiàn)有的交通進行阻斷,在鐵路施工中運用越來越多。該文以永固—臨汾天然氣輸氣管道穿越南同蒲鐵路K633+737處防護套管工程為例,系統(tǒng)地介紹了鐵路頂管施工過程,并著重對糾偏的預防與措施和沉降的觀測進行了分析,體現(xiàn)了機器與人工之間合理的配合。為以后的工程施工起到指導作用。 [1] CECS 246:2008,給水排水工程頂管技術(shù)規(guī)程[S]. [2] 劉國彬,王衛(wèi)東.基坑工程手冊[M].第2版.北京: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2009. [3] 余彬泉,陳傳燦.頂管施工技術(shù)[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 Discussiononjackingconstructionofprotectivesleeveforrailway HuiBo (ShanxiSanjinLocalRailwayDevelopmentGroupCo.,Ltd,Taiyuan030002,China) Based on the protective sleeve jacking construction through the South Tongpu railway K633+737 in the Yonggu-Linfen natural gas pipeline project, the paper systematically introduces the jacking process. Emphatically analyzed the prevention measuresand rectification of jacking direction, which play a guiding role for the future construction. I-section beam, jack, rail slideway, overhead rail, wooden sleeper 1009-6825(2017)29-0149-03 2017-08-07 惠 博(1993- ),男,助理工程師 TU941 A2 頂管施工方法及注意事項
3 沉降觀測
4 結(jié)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