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里則林
有一片天空 與我同框
■ 里則林
小時候,我剛剛從上海搬到重慶,發(fā)現(xiàn)那里的人說話我聽不懂,他們也不肯講普通話,我不知道怎么辦的時候,周末只能去書店看書。那時候沒有新媒體,沒有智能手機,沒有那么多遠在千里也可以近在咫尺的互聯(lián)網社交,紙媒還很發(fā)達,書本也還是大家休閑娛樂的一個重要選擇,所以,光解放碑步行街上就有四家書店。
我還是一個小學生,零花錢不夠買書,就在四家書店里輪流轉,站著看書,一看一整天。書店里有好多像我這樣的孩子和少年,我在那里度過了很長一段沒人講話的日子。這些人后來是否還喜歡看書,他們都長成了什么樣的人,我不知道。但那時候,我和他們就像朋友,雖然彼此從來沒有說過一句話,但因為有了彼此,才不會覺得愣生生地站在書店里光看不買,是一件尷尬的事情。
那年,我就這樣看了好多書,有《愛的教育》《少年維特之煩惱》,也有《史記》《資治通鑒》,還有《三國演義》《岳飛傳》。我每天忙于在不同的國度、不同的時代、不同的世界里穿梭,有時為了書里的人物揪心,有時又為他們感到快樂,也從字里行間汲取到了善意。
某一天,我翻開了一本幾乎不會看的《兒童詩歌集錦》,看到了一段詩歌,令我至今印象深刻,大概是:“在彩虹之上,有個很高的地方,有一塊樂土,我曾在搖籃曲中聽到過。在彩虹之上的某個地方,天空是蔚藍的,只要你敢做的夢,都會實現(xiàn)……”那可能是我這輩子第一次會心一笑的時刻。我不知道它在說什么,但我在懵懂中總覺得自己就這樣相信了它。重慶是一座天空總是灰蒙蒙的城市,白日沒有藍天,夜空鮮有星辰,但這段莫名其妙的句子,卻讓我相信我們看到的云彩和星辰,并非天空的極限與盡頭,也許背后還藏有一個世界,在那里,我們沒有煩惱,沒有憂愁,再也不用擔心不會講重慶話,再也不用害怕無人陪伴和繁重的暑假作業(yè)。
我年幼的孤獨與怕生,被這首詩歌一掃而空。之后好多年,我才知道,原來這是歌曲《飛躍彩虹》的歌詞。
后來,我漸漸進入青春叛逆期,早就不記得書長什么樣子,也忘記了去書店的路,迄今為止人生中為數不多的優(yōu)良愛好,就這么被我拋下了。只是在青春叛逆期,我有了更多的煩惱,既不知道它從何而起,也不知道它至哪兒而終。
書里說:“身處年少時光,總有日后回想起來很難理解的苦悶,但此時此刻的少年們,卻是實實在在地感受著惆悵與煩惱?!焙髞恚页踔挟厴I(yè),帶著這股未完結的惆悵與煩惱,又離開了重慶,獨自去了海南。
只是令人惋惜的是,在重慶度過的八年時光里,我已經不會說普通話了,而在海南,他們又全都講普通話了。我再一次感到陌生與孤獨時,才想起那些在書店里看書的日子。于是有一天,我的老師給了我一箱書,當我看完那箱書的時候,我也差不多成年了,考了個大學,走向了未來,慢慢步入了社會。年少的時光被我拋諸腦后,時常憶起的,只有那些輾轉漂泊時不同地方的同一片天空。
每當我抬頭望去,我知道同在這片廣闊天空之下的,有與我失散的人,有與我分離、道別的朋友,有曾與我并肩同行、最終淪為陌路人的伙伴,有我愛和愛我的人,有很多時光和記憶。他們有時在天空忽隱忽現(xiàn),有時藏在密云之后,但他們將在我生命中的那片天空下,永遠與我同框。他們是我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