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易++沈義羚
宮女是絕對不許認(rèn)字的,這是老祖宗留下的規(guī)矩。我們的地位比太監(jiān)還下一等,有的太監(jiān)在宮里還可以學(xué)認(rèn)字,可我們絕對不許。有了空閑的時間,就要學(xué)做針線,打絡(luò)子。
我們有做不完的針線活,衣服長了、短了,肥了、瘦了,姑姑們非常的刁,整天整夜地拆、改、做。有人以為我們飯來張口,衣來伸手,懶得針都不會拿,那就錯怪我們了。我們有個姑姑專教刺繡,也有針線媽媽教我們,誰不好就打誰。我們儲秀宮是天字第一號的宮,不會缺銀子用的,聽說東宮和慈寧宮里頭,有的當(dāng)月的銀子不夠用,宮女們靠著做針線來掙零錢花。
宮人出宮,都能帶出一雙巧手去,這也算是宮廷的恩典吧!尤其出色的是打絡(luò)子,滿把攥著五顏六色的珠線、鼠線、金線,全憑十個手指頭,往來不停地編織,挑、鉤、攏、合,編成各種形象的圖案,真是絕活。
有時為了討老太后的喜歡,把各種彩線拿來,用長針把線的一頭釘在坐墊上,另一端用牙把主軸線咬緊、繃直,十個手指往來如飛,一會就編成一只大蝙蝠,和儲秀宮門外往長春宮去的甬路上的活蝙蝠一模一樣,求得老太后一笑。
老太后是喜歡聽書的人,書上說某家小姐有沉魚落雁之容,手怎么巧等等。老太后就笑著對我們說:“我不信她們調(diào)理出來的能趕上你們!”有人說,宮女們打的絡(luò)子很值錢,有的拿到琉璃廠古玩鋪去賣,地安門外估衣鋪里也有賣的。我們對這種手藝也很得意。(摘自“九九藏書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