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金奎
摘要:語文也要訓練孩子們的語文思維,使得孩子們能夠積極地去學語文,在語文方面有新的發(fā)展,是教師的任務之一。語文知識對于學生來說是具體的也是抽象的,必須進行教學改革,克服落后的教學弊端,解決教學中的現(xiàn)實問題,為孩子們學好語文提供有力的方法和途徑。
關鍵詞:語文;開啟;思維;途徑;方法
語文教學相對于其他學科的教學來說是有些興趣的,所以教師要積極地想辦法,出新招,關注孩子們的世界,了解孩子們的需求,完善自己的教學方法,學生的這顆心靈的火種如果不被點燃,效果是不會突出的。在多年的教學我采取了多中方法和措施,不斷總結梳理,現(xiàn)將一些點點滴滴的經(jīng)驗總結如下:
一、眼中要有學生,實施開放課堂,做到以學生為本,不喊口號。
新的理念,新的課程要求我們的課堂和教學過程能夠積極地來促進學生全面、持續(xù)、和諧地發(fā)展,不能只見知識不見學生,絕不做片面的教學活動,教師眼中沒有學生,就不會把大把的時間還給學生,就不會眼中有學生,無論優(yōu)劣,就不會做到突出學生這一主體,沒有學生的積極的努力學習,就不會有好的理想的成績?,F(xiàn)在的社會不再需要單純以知識為主的學生了,要求的是綜合素質高的人才,所以學生的技能,創(chuàng)新能力,是我們要培養(yǎng)的目標之一,如果不能在我們的課堂,教學中不能實現(xiàn)這個目標,我們的餓教學就是不合格的,不能為現(xiàn)代社會培養(yǎng)優(yōu)秀人才。所以我們的語文教學也要放眼未來,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意識、創(chuàng)新精神、實踐能力,使學生在語文思維能力、解決問題能力、情感態(tài)度等方面充分發(fā)展,這樣就可以為祖國現(xiàn)代化建設培養(yǎng)出大量的優(yōu)秀人才了,最起碼也可以為學生自身的成長與發(fā)展奠定基礎。就像我們現(xiàn)在的好多同學的身體素質是不行的,還有好多小胖子,體育好多項目是不達標的,就得靠我們平時的體育課堂來解決,有了優(yōu)秀的身體素質,再去爬山,游泳,跳繩,丟沙包,籃球,長跑等等都不會是困難,都會迎刃而解?,F(xiàn)在的孩子獨生子女和兩個孩子的居多,就像是溫室里的幼苗,沒有哪個家長會真正的想而且去刻意的鍛煉孩子的體能,上到體育課的時候,成績不是理想。雖然體育分數(shù)進入中考,但是分數(shù)就能表明一切。所以語文也要要求學生有吃苦耐勞的精神、戰(zhàn)勝困難、超越自我的喜悅等等。
二、開放教學過程激發(fā)興趣讓學生成為發(fā)現(xiàn)者
我們的語文隨著教學改革的發(fā)展和創(chuàng)新,也要隨之前進,不能老是停留在十幾年或幾十年前,單純的教授知識,單純的做題,單純的成績高,是沒有價值的或者說不大的。前幾天看過一個報道,某中學教學成績在全國有名,考上清華北大的學生不在少數(shù),但是這些學生在素質和能力方面的排名中,可以說是名落孫山,所以教育觀念需要改變,我們要改進教學,吸收先進的教學思想,教學理念,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探究知識,習得思維的方法,發(fā)展各種能力,擴大知識面,進一步提高尋求和發(fā)現(xiàn)新的問題及解決問題的能力。多年以后大多數(shù)的學生會忘記語文課文,但是他們不會忘記的是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方法和過程,這可以說是成功的語文教學。
1、創(chuàng)設開放的課堂教學情境
要感動學生學習語文,我們要創(chuàng)設開放的課堂情境,要能喚起探索與創(chuàng)造的快樂,激發(fā)認知興趣和學習動機;能展現(xiàn)思路和方法,學會怎樣學習;能幫助建構進取型的人格,通過“效能感”完善“自我”。由此可見,教師要充分運用自己的教育智慧,保持課堂的高度靈活性和開放性。
2、引導學生自主探究
加強語文的體驗學習,教學過程中,教師應適當?shù)匕岩恍╅g接經(jīng)驗轉化為學生學習的“再創(chuàng)造”的實踐活動,放手讓學生實踐,讓他們感受“直接”。語文教學應不斷滿足學生的這種需要,讓學生在自主探究的過程中體驗學習的樂趣。
3、設計開放式的課堂練習
傳統(tǒng)的練習因機械、重復或難度不適,而使學生有枯燥乏味之感。課堂教學中,教師應引導學生在練習中有著良好的積極體驗,能夠滿足全體的需要,這就要求課堂練習從單一走向開放。教師可出示多層次的習題組,根據(jù)學生的語文知識和能力,設計基礎題、提高題、綜合題,或分成幾個層次,由學生自主選擇不同層次的練習題,也可通過開放題,讓不同水平的學生都能體會到學習的成功。類似這樣的開放題很好地彌補了學生能力之間存在的客觀差異,讓全體學生體會到不同層次的成功愉悅。
三、開放學習評價展示自我讓學生成為成功者
語文課堂上教師的評價要讓學生體會到被尊重、被認可的成就感,被人尊重是幸福的、快樂的,只有這樣,才能感動學生學習語文。
1、開放評價指標
《新課標》指出:對學生語文學習的評價,既要關注學生知識與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關注他們情感態(tài)度的形成和發(fā)展;既要關注學生語文學習的結果,更要關注他們在學習過程中的變化和發(fā)展。所以在評價時,一是要注重學生對語文學習過程的評價,看學生是否積極投入語文活動,是否有積極的情感體驗。二是要恰當評價學生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以考查學生結合具體材料對所學內容實際意義的理解為重點,以理解能力與應用能力評價為主。三是要重視評價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把“形成解決問題的一些基本策略”作為評價的一個重要指標。
2、開放評價主體
以往,教師是學生評價的單一主體。而學生評價主體的多元化是新課程的基本要求。學生評價主體的多元化意味著學生評價不是由教師一人說了算,而是一個群體決策的過程,評價群體是由教師及其群體、學生同伴及其群體、家長、社區(qū)成員、社會評價機構和學生個人等構成的。語文教學中,我們可以利用課堂內外,開展學生自評、互評、師評、家長參與評價等,激勵學生積極主動地發(fā)展。
3、開放評價方式
《教育部關于積極推進中小學評價與考試制度改革的通知》明確指出:“教師要在教育教學的全過程中采用多樣的開放式的教學評價方法”。在這樣評價理念的指導下,我們認為,在語文教學中,可以針對不同的需要選擇課堂觀察、成長記錄、開放性任務、調查和實驗、語文日記等不同的方式對學生的學習進行評價。新課程需要什么樣的學生評價,這是一個高度開放、不斷發(fā)展的問題,做為一名教師,我們應將學生視為有智慧有尊嚴的個體,在評價學生中關愛每一個生命的發(fā)展。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