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玲菊
摘要:本文作者結合多年來的教學經驗,論述了怎樣在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作文能力。為低年級作文教學指明了方向。
關鍵詞:作文能力;積累;習慣
因為模仿是兒童的天性,兒童的一切學習活動都是從模仿開始的?!澳7聦τ趦和?,正如獨立創(chuàng)造對于成人那樣同等重要?!比~圣陶也說過:“閱讀是吸收,寫作是傾吐,傾吐能否有法度與吸收有密切的關系?!闭n文習作范文到讀寫例話,正好體現了“由讀到寫”這一過程。閱讀教學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為了使學生得到方法于課內,然后再得方法于課外。課文,實際就是給學生借鑒提供的范例。正如葉圣陶所說:“語文教材無非是例子,憑這個例子要使學生能夠舉一反三,練習閱讀和作文的熟練技巧?!彪x開閱讀教學去搞作文教學,必然使學生作文失去依傍而造成作文難的后果。因此,作文經常是從閱讀教學開始的,在閱讀教學中學習人家的觀察方法以及表達方法等。
一、轉變學生的觀念,消除學生的心理障礙
在平時的語文教學中,有些學生寫作文很難,提起筆來無話可寫,就連自己平時生活中的所見所聞都成了用不上的廢磚頭。再加上多數教師強調學生必須寫有意義的文章,要寫出自己的真情實感,并且結構完整,句子通順,語言優(yōu)美,文章盡量要新穎,這樣才能吸引讀者的眼球,這一系列的要求使學生從心理上有一種可望而不可及的感覺,懼怕、厭寫的心理也就在這種情況下萌發(fā)形成了。所以,每當上作文課時,學生非常煩惱,不知如何下筆才能寫出老師所要求的有意義的新穎的文章,一節(jié)課搜腸刮肚,就是不知如何下筆。要消除學生的這種心理,首先要改變教學觀念。教師在教寫作時首先要降低習作要求,不必強調學生寫出“有意義”的文章,也不必強調文章要新穎等要求,這樣可以減輕孩子的心理負擔。同時,在批改作文時,更不要面面俱到地去批改,一次抓住一個點去評判。因為小學生的思維能力還處于就事論事階段,要求的太多反而會局限他們的思維,無形之中使他們對習作產生一種畏難情緒。對于小學生的作文我們只要求他對自己的生活中的事情能表達清晰,能寫出自己的真實感受,且句子通順,無錯別字,會使用標點符號就可以了。處在兒童期的學生,應該是用童心寫童趣,作為教師,我們更應該用兒童的眼光看問題。讓孩子們用自己的筆來寫自己的事,使他們在心靈上有了自己的地位。這樣可以激活他們的習作興趣。此外,作文課教師必須注重因地制宜,精心設計教學,豐富作文訓練形式,讓學生易于動筆,樂于表達。
在指導學生寫一種動物時,考慮到學生對一些奇異的動物知之較少,寫出來的文章會較單調。我就在課堂上播放了《動物世界》的視頻,此時學生們看得津津有味,最后他們寫出了題材多樣的習作。
二、把口語交際滲透到作文教學中去
我們知道,一個單元的內容學完之后,就有口語交際和習作,而且這兩部分內容是相連的。有些教師把園地中的口語交際忽略去,只讓學生口頭練習,等到了習作課時再上習作,把口語交際與習作割裂開,這樣不好,應該把二者合為一體。將口語交際與習作課連在一起上,先讓學生就某一話題進行口頭上的說,大家廣開言路,會拓寬學生的思路,再將說的內容寫下來,這樣也會降低習作的難度,讓孩子們有話可寫。我常用一下兩種方法進行口語交際訓練:
1.巧設情境,想象說話。想象是在知覺材料的基礎上經過大腦的重新組合而創(chuàng)造出新形象的過程。合理的想象能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如:我在教完古詩《畫》后,再放《桂林山水》、《黃山奇石》、《海市蜃樓》等幾幅幻燈片,讓學生結合想象將自己心中最喜愛的圖畫說給大家聽,同學們都展開了想象的翅膀,描繪出自己最喜愛的畫面。這樣引導學生進行想象說話,學生對運用語言的思維能力必會逐步提高。
2.做游戲,表演說話。課外活動時,我常有目的地帶學生做游戲,然后讓學生練習說話,說游戲內容,說游戲方法,說游戲的感受等等,學生玩得開心,說得有趣。一個學生在玩“老鷹捉小雞”的游戲后手舞足蹈地說“今天活動課,老師帶我們玩老鷹捉小雞的游戲,班長當老鷹,老師當母雞,我們這些小雞緊緊跟在母雞后面,很怕被老鷹捉住,我們玩得可開心啦!”
三、培養(yǎng)細致的觀察能力
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是作文教學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我常利用課余時間,組織觀察活動,讓學生把自己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用文字表達出來。我還要求學生勤于觀察,善于觀察,指導學生從觀察課文插圖到觀察自然景物。如教學《秋天》這幅插圖時,我引導學生先整體后部分地觀察畫面,然后說明這幅畫的主題,再引導他們找出圖上所表現的秋天的特征:藍天上飄著白云,金黃色的稻子,飄落的樹葉,燕子要飛回南方去。課后帶領學生到校園里,到野外去找秋天的特征。這樣既培養(yǎng)了學生的觀察能力,又積累了寫作素材,克服了學生寫作無話可寫的困難。
五、讓學生寫真話,表達真情實感
讓學生寫真話,來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他們就不會有“無話”可寫的煩惱了。這就要求學生在寫作時做到以下幾點:
1.選取自己感受最深的材料。在習作中,根據題目要求,選擇那些感受最深的材料就容易表達真情實感。如《難忘的一課》,寫的是“我”在抗戰(zhàn)勝利后,在臺灣高雄港口附近一所鄉(xiāng)村小學看到一位教師教學生們學習祖國文字的情景及在小禮堂參觀中國偉人像的經過后,受到一次深刻的愛國主義教育。由于這些都是“我”所見、所聞、所感,因而字里行間洋溢著一種強烈的愛國主義的真情實感。
2.用詞造句要準確、實在。文章以情動人,這“情”指真情實感。要使文章的思想感情真實,用詞造句就要較準確、實在。
六、強化基本功訓練
要想讓學生把句子寫通順、寫完整,必須強化學生的基本功訓練。只有學生的基本寫作能力具備之后,才能寫出好文章。
七、讓學生品嘗成功的快樂
把每次作文的優(yōu)秀篇目連同評語一同展示,讓學生共評得失,力求從各個方面得到啟發(fā),這樣,既引導學生更積極地關心他人,關心社會,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又培養(yǎng)了他們良好的寫作習慣,訓練寫作技巧,讓學生品嘗到成功的快樂,進而提高寫作水平。
當寫作不再成為一種沉重的負擔,當學生面對寫作不再大倒苦水,而作為一種興趣愛好時,不但“作文難”會離我們遠去,而且我們會有更多的機會欣賞到學生的生花妙筆,寫作也因此才有可能成為學生的一種才能。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