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銳
大家都聽說過“一”字詩,一字筆畫最少,可是經(jīng)詩人巧妙安排,能化平淡為神奇。如清代文學家紀曉嵐曾寫過一首“一”字到底的詩:“一帆一槳一漁舟,一個漁翁一釣鉤,一俯一仰一顰笑,一人獨占一江秋?!?/p>
其實不僅“一”字可以入詩,古詩中還有很多用“半”字來入詩的,讀來更是妙趣橫生,回味無窮。
有的“半”字詩寫出了一定的哲理,讀來讓人受益無窮。如清代李密庵有一首著名的《半半歌》:
看破浮生過半,半之受用無邊。
半中歲月盡幽閑,半里乾坤開展。
半郭半鄉(xiāng)村舍,半山半水田園。
半耕半讀半經(jīng)廛,半士半民姻眷。
半雅半粗器具,半華半實庭軒。
衾裳半素半輕鮮,肴饌半豐半儉。
童仆半能半拙,妻兒半樸半賢。
心情半佛半神仙,姓字半藏半顯。
一半還之天地,讓將一半人間。
半思后代與滄田,半想閻羅怎見。
酒飲半酣正好,花開半時偏妍。
帆張半扇免翻顛,馬放半韁穩(wěn)便。
半少卻饒滋味,半多反厭糾纏。
百年苦樂半相參,會占便宜只半。
這首《半半歌》句句含“半”,文筆流暢,語言淺顯,蘊含著深刻的人生哲理,耐人尋味,發(fā)人深思。世間萬事萬物都有一定的量度,這個量度就是“中”,就是“半”。達不到這個量度就是“不及”,超過這個量度就是“過”,做事做得“不及”或做得太“過”都不會得到預期的效果。所以,我們在為人處事時講究“適度”,既要有所為,又要有所不為,盡可能地做到利而不害、為而不爭。尤其是在面對各種名利誘惑時,更要適可而止。
這正如法國浪漫主義大詩人雨果所說的那樣:“知道在適當?shù)臅r候推上欲念的門閂的人,就是聰明人?!痹谶@一半天一半地之間生活著的人如果能懂得這“半半”的哲理,并能身體力行,那么他就離儒家所說的“中庸”不遠了。
有的“半”字詩用來寫景,更是意境幽遠,讓人愛不釋手。
如明代詩人梅鼎祚曾作過一首詩,全詩雖然僅有四句二十四個字,詩人卻連用八個“半”字,把一幅半隱半現(xiàn)、煙雨迷蒙的江南水鄉(xiāng)春景圖描繪得惟妙惟肖。該詩是這樣寫的:半水半煙著柳,半風半雨催花;半沒半浮漁艇,半藏半見人家。杜甫《贈花卿》:“錦城絲管日紛紛,半入江風半入云?!蹦怯茡P動聽的樂曲,從花卿家的宴席上飛出,隨風蕩漾在錦江上,冉冉飄入藍天白云間。兩個“半”字空靈活脫,給全詩增添了不少情趣,使讀者真切感受到樂曲那種行云流水般的美妙。白居易《暮江吟》:“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睔堦栃闭赵诮嫔希话氤尸F(xiàn)出碧綠色,一半呈現(xiàn)出緋紅色,詩人通過兩種不同色彩的對比,描繪出一幅色彩絢麗的殘陽秋水圖。劉方平《月夜》:“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闌干南斗斜。”夜半更深,朦朧的斜月映照著家家戶戶,庭院一半沉浸在月光下,另一半則籠罩在夜的暗影中。這明暗的對比越發(fā)襯出了月夜的靜謐、空庭的闃寂。
還有的“半”字詩用來寫人,更是活靈活現(xiàn),栩栩如生。
白居易《長恨歌》:“云髻半偏新睡覺,花冠不整下堂來?!睏钯F妃剛剛睡醒,髻發(fā)偏向一邊。一個“半”字,逼真地表現(xiàn)了楊貴妃驚聞漢家使者到來時,花容不整急于相見的情態(tài)。白居易《琵琶行》:“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迸门畱驯谜谧“脒吥橗?,一個“半”字,傳神地描摹出琵琶女淪落天涯后不愿見人的羞澀神態(tài),同時也隱含了又不得不見人的矛盾心理。元代查德卿小令《一半兒·春妝》:“自將楊柳品題人,笑拈花枝比較春,輸與海棠三四分。再偷勻,一半兒胭脂一半兒粉?!贝禾?,一個姑娘在鏡前梳妝。她的身材是那樣苗條,是那樣的風姿綽約,自覺比楊柳更婀娜。她拈起一枝海棠,把自己的臉與它相比,好像海棠花兒更嬌艷。姑娘不禁暗暗較勁,馬上拿起胭脂花粉,對著鏡兒再次化妝。這一次定要抹得紅是紅,白是白,又濃麗,又調(diào)勻,不信比不過海棠。兩個“半”字,把姑娘化妝時的幾分嫵媚、幾分嬌羞刻畫得惟妙惟肖,讀來情趣盎然。
還有的“半”字詩抒發(fā)了詩人獨特的感受,讀來極易引起人們的共鳴。
陸游《歲暮出游》:“殘歷消磨無半紙,一年光景又成非?!币粋€“半”字,抒發(fā)了詩人對時光流逝的感嘆。竇叔向《夏夜宿表兄話舊》:“去日兒童皆長大,昔年親友半凋零。”當年離別時的孩子,如今都已長大成人,聊可欣慰,但是從前的親戚朋友大半去世,健在者不多,物是人非,令人傷感。臺灣著名詞作家莊奴,一生寫了3000多首歌詞,其中有不少為經(jīng)典之作。有記者訪問他,詢問其創(chuàng)作的甘苦時,莊奴以一首打油詩作了絕妙的回答:“半杯苦茶半支煙,半句歌詞寫半天,半夜三更兩三點,半睡半醒半醞釀。”四句詩嵌入了八個“半”字,可稱為一首難得的“半”字妙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