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桂輝
善讀者,會養(yǎng)生
●張桂輝
常言道,“好死不如賴活著”。更何況,欣逢盛世,如今天天都是好日子,哪個不希望多活N年,誰人不期盼長命百歲?據(jù)我觀察,現(xiàn)代人、身邊人,較之古人、前人,大多更注重保健、更注意養(yǎng)生。這,無疑也是一種社會進步。
好比“戲法人人會變,各有巧妙不同”一樣,養(yǎng)生的方法也因人而異,千奇百怪、五花八門。不信,你問卷調查一百位長壽老人,絕對可以得到一百種養(yǎng)生方法。這不奇怪。那么,有沒有一種既方便,又安全,既經濟,又有效的養(yǎng)生法?有。那就是讀書。
西漢時期的劉向說過:“書猶藥也,善讀之可以醫(yī)愚?!睆尼t(yī)學角度講,讀書還真可以治病養(yǎng)生。因為,人的健康,包括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兩方面。亦即,身心健康。身與心,相輔相成,相互影響。心是內因,身是外因。身通過心,方起作用。而心之健康,反作用于身。這一點,清代蕭掄謂在《讀書有所見作》中說的很到位:“人心如良苗,得養(yǎng)乃滋長。苗以泉水灌,心以理義養(yǎng)。一日不讀書,胸臆無佳想。一月不讀書,耳目失精爽?!弊x書,非但可以促進腦運動、腦循環(huán),而且能使腦細胞得到更充足、更精美的養(yǎng)分。實踐證明,善于讀書,不但有利于預防老年癡呆,而且有利于延緩衰老。
讀書養(yǎng)生,好處很多:方便——讀書養(yǎng)生,不必爭地盤,不用占道路,不受時間、場地、氣候、交通等條件的限制與制約,隨心所欲,隨想隨讀;安全——足不出戶,在書房,在客廳,在臥室,在涼臺,都可以自由自在、無憂無慮捧讀自己想讀愛讀的書;經濟——不要大投入,無需高成本,只要花點小錢,選購一些圖書,或者上圖書館借幾本書,就不愁“無米可炊”了;有效——笑一笑,十年少。李白有詩云:“觀書散遺帙,探古窮至妙。片言茍會心,掩卷忽而笑。”讀到精彩篇章,或者片段,即便把書合上了,可能還在笑、還想笑呢。這對身心健康,不是大有裨益么?
《黃帝內經》上說“聚精會神乃養(yǎng)生大法”。中國晚清政治家、軍事家、民族英雄左宗棠,對人講起自己讀書養(yǎng)生經驗時說:“讀書能令人心曠神怡,聰明強固。蓋義理悅心之效也?!?884年6月,左宗棠入京任軍機大臣;9月,以欽差大臣督辦閩海軍務。次年9月,病故于福州,享年七十三歲。追贈太傅,謚號“文襄”,并入祀昭忠祠、賢良祠。對左宗棠的死,有人質疑:是突發(fā)心臟???還是跟李鴻章有關?這已不得而知,但身居高位的左宗棠,直到古稀之年,還率軍出關,馳騁疆場,則是歷史事實。有如此健康的體格,與他平時重視讀書養(yǎng)生,做到“物我兩忘”是分不開的。
近日讀報獲悉,西安石油大學退休教授嚴濟生先生剛剛度過百歲壽辰。他的養(yǎng)生之道,就是天天書報不離手,就連上床休息,也要翻而閱之。讀書看報,既是老人日常生活中的一項重要內容,也是老人得以健康長壽的一大秘訣。嚴老借助閱讀,了解世界,跟進時代。因而,精神不空虛,內心很充實,活得有滋有味,延年益壽也就自然而然、順理成章了。
培根曾經說過:“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靈秀……凡有所學,皆成性格。”我感悟,讀圣賢之書,能借古觀今;讀君子之書,能養(yǎng)身補心;讀精品佳作,能怡情悅性;讀隨筆札記,既能讓思緒“上天下地”,又能在家中“游山玩水”。何其妙哉,何其快哉!
綜上所述,得出結論:善于讀書者,乃會養(yǎng)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