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如
山塘街素有“姑蘇第一名街”之稱,始建于唐寶歷年間。白居易時任蘇州刺史,為興建水利、灌溉良田,組織百姓開鑿水道與運(yùn)河貫通,河里挖出來的泥土,堆成了堤岸,水道是山塘河,百姓管這一條長長的堤岸為“白公堤”,白堤,便是最初的山塘街。杭州西湖也有白堤,亦是白居易所主持修筑,這位偉大的詩人,在蘇杭兩地為官,除了留下膾炙人口的詩句,更有流芳百世造福百姓的政績,為后人深深銘記。我想,白居易后半生所夢牽魂縈的江南,該是“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lán)”的西湖,也該是“好住堤湖上,長留一道春”的山塘街吧。
走入山塘街,便是走入一段段歷史。白公祠、御碑亭、通貴橋、古戲臺等等,皆有著回味無窮的故事,據(jù)說名噪一時的陳圓圓、董小宛,也常流連于山塘河兩岸,佳人勝景,留下引人遐想的美麗傳說。曹雪芹在《紅樓夢》中更把山塘一帶稱為“最是紅塵中一、二等富貴風(fēng)流之地”,單是這“風(fēng)流”二字,便可想象當(dāng)日的錦繡繁華。難怪乾隆帝下江南時對山塘街情有獨(dú)鐘,并在頤和園后湖仿照七里山塘的模樣修建了蘇州街,乾隆帝親題的“山塘尋勝”御碑亭至今仍然保存完好。
山塘河緩緩流淌,千年的光陰也在石板橋上清淺地流過,如今的山塘街,雖已不見“菱荷生欲遍”之景致,卻依然有著“水陸往來頻”的繁盛。粉墻黛瓦、蜿蜒河道、石橋楊柳,是古街詩意的存在,鱗次櫛比的店鋪則各有各的特色與風(fēng)格。蘇州老字號“采芝齋”“黃天源”的糕點(diǎn)糖果自不必說,松鶴樓也相當(dāng)于杭州的樓外樓,可以品嘗到地道的蘇州菜,大阿二生煎、綠楊餛飩等小吃也十分出名。轉(zhuǎn)過一個巷口,在書吧茶吧待上片刻,喝喝咖啡、看看畫冊,感受一下無處不在的文藝調(diào)調(diào),或慵懶,或安靜,或閑適。最多見的還是林林總總的絲綢店,色彩繽紛的絲巾、款式各異的旗袍,絲質(zhì)睡衣、繡花鞋包等等,盡顯江南風(fēng)韻。除了絲綢蘇繡,還有油紙傘、檀香扇,或是各類工藝品小飾品,老街一個個店逛過來,令人眼花繚亂,目不暇接,美食美味挑逗著我們的味蕾,一路美景則繽紛著我們的旅程。
與西塘、烏鎮(zhèn)相仿,夜晚的山塘街也是熱鬧非常,紅燈籠搖曳生輝、古畫舫流光溢彩,遠(yuǎn)處的虎丘塔隱約可見。街頭巷尾穿梭著盡情觀賞的游客,古色古香的游船上則坐滿了四方客人。夜色闌珊、波光盈盈,此刻最是適宜聽一曲評彈,感受吳儂軟語的溫婉與靈動,或是看看古街上的人來客往,遙想一下當(dāng)年風(fēng)流才子唐伯虎偶遇秋香的美妙情景,而今日,究竟哪一艘畫舫的停靠處,會走出一位如秋香般靈秀的江南女子呢?
一縷評彈的縹緲還回繞在耳畔,游船已然靠岸,這樣的夏夜,沒有了白日的炎熱與焦躁,在縷縷清風(fēng)中面對初心和自我,這就是我的旅程,也是只專屬于我記憶中的山塘街。不用任何美輪美奐的照片來留存,只需靜靜埋藏在心底,在風(fēng)起雪落的日子里細(xì)細(xì)回味,那一份綿綿古韻,那一段悠悠光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