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沁嶺,羅順清,曾 莉,程 婷,龍春莉,高 櫻,曾 衡
(重慶醫(yī)科大學附屬兒童醫(yī)院,重慶 400014)
與病兒家屬查對法身份識別制度在兒科實習護生帶教中的運用
李沁嶺,羅順清,曾 莉,程 婷,龍春莉,高 櫻,曾 衡
(重慶醫(yī)科大學附屬兒童醫(yī)院,重慶 400014)
目的 探討將與患兒家屬雙人查對法應用于實習護士查對制度中,對提高患兒用藥安全的作用。方法 通過對實習護士規(guī)范查對流程,對其查對制度進行效果評價。結果 家屬雙人查對法實施前、后對護理隱患及不良事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差錯發(fā)生率分別為0.011、0.000,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與患兒家屬雙人查對法能提高患兒身份識別的準確性,預防實習護士護理差錯發(fā)生,規(guī)避了多種職業(yè)風險,還可提升患兒家屬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值得推行。
身份識別;規(guī)范;雙人查對
查對制度是確保護理工作安全的一個核心制度,它貫穿在每一項護理操作中,是保證患兒生命安全以及自身工作安全的重要核心制度,我院為教學醫(yī)院,每年本科及??茖嵙曌o士近300多人,所以查對制度的落實尤為重要,據(jù)統(tǒng)計,我院2012年在臨床帶教過程中,實習護士發(fā)生與查對制度相關的護理隱患以及不良事不在少數(shù),我科例數(shù)為30例左右。2014年12月開始至今,我科在查對制度基礎上制定了嚴格的查對流程,將與患兒家屬雙人核對環(huán)節(jié)加入護理操作中,這樣大大降低了差錯發(fā)生率?,F(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病區(qū)系為有陪護病房,開放床位51張,選取2014年01月~2016年12月實習護士40人,臨床帶教師資條件本科學歷,教學模式為實習護士分管2-3張病床,在老師的陪同下完成各項護理操作。在此期間發(fā)現(xiàn)實習同學對核心制度中的查對制度不夠重視,查對流程規(guī)范,在護理操作中隱患時有發(fā)生,據(jù)統(tǒng)計隱患事件及不良事件例數(shù)為30例。我科自2014年12月開始在臨床帶教中,把查對核心制度進行專項培訓,推行與病兒家屬雙人查對制度。這期間統(tǒng)計因身份識別不當所致的給藥等因查對引起的不良事件。每個患兒出院時家長在醫(yī)患溝通本上填寫護理滿意度及相關調查。
1.2 方法
1.2.1 分析問題
護士長對已出現(xiàn)的問題及時分析,查找原因,提出有針對性的防范措施。首先將發(fā)生的30例事件讓全科帶教老師討論,分析出錯的原因細節(jié),如何杜絕類似事件再發(fā)生,大家覺得只要查對制度落實到實處就可杜絕差錯的發(fā)生,提高實習同學的查對意識[2]。
1.2.2 培訓實習同學
學習正確識別患者,教學組長指定一組實習生進行情景模擬培訓:一名實習生當患兒,一名實習生當家屬,一名帶教老師模擬實際護理操作者,給全科實習護士示范并錄像,如何正確與家屬進行雙人查對規(guī)范,每個實習生進行考核,直到完全掌握,并將其運用到臨床工作中[3]。
1.2.3 實施流程
輸液和用藥查對,任何給藥操作需要進行身份識別的情況均邀請家屬一同核對,具體流程如下:攜執(zhí)行單,貼有標示標簽的藥物至患兒床旁,開放式提問:“家長,請問寶寶叫什么名字?”,得到家屬確認后,在一同和家屬核對腕帶信息、執(zhí)行單、藥物、患兒姓名及患兒ID號,完全正確后再執(zhí)行操作,同時告知藥物的名稱、作用、副作用、注意事項目等。充分告知家屬,讓家屬有充分知情權,給藥操作完后再次和家屬一同核對,既給藥治療操作前、中、后均家屬都參與查對。
1.2.4 制定查對流程
教學組長對查對流程及相關措施進行記錄,并制定完善的護理質量管理體系,每周將問題進行總結并提出整改措施,直到達到滿意效果
1.3 督查
1.3.1 培訓家屬
每一項涉及患兒給藥干預的情況,家屬主動參與查對,問清楚、查清楚患兒的給藥情況,起到真正督查作用。
1.3.2 教學反饋
帶教老師每日對自己所帶實習護士進行追蹤是否按照新查對流程實施,并從家屬那里了解實習護士落實情況,每日給教學組長或者護士長進行反饋。
我科至2014年12月以來,將家屬參與雙人核對流程前與家屬參與雙人核對流程后作出比較
表1 2012年12月~2014年11月與2014年12月~2016年5月護理差錯發(fā)生率比較(n,%)
由表1可見,實施與家屬雙人查對前護理隱患及不良事件為30例,護理缺陷發(fā)生率為0.011 %;而實施與家屬雙人查對后因身份識別發(fā)生的查對護理差錯為零,護理缺陷發(fā)生率為0%,兩組比較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與患兒家屬雙人核對法可大大降低甚至杜絕因查對引起的護理差錯缺陷,提高護理質量
查對制度雖然人人知曉,但在實際工作中常查而不對,查對不全面或者將查對制度流于形式,現(xiàn)在將與家屬雙人查對的查對制度程序化規(guī)范化的應用在護理操作中,以及管理中執(zhí)行效果評價來看,實習護士工作中已經重視查對環(huán)節(jié)并且很好的在臨床中使用,這樣保證了患者安全,減少了護患糾紛[4],同時也保證了護士的工作安全,切實實施了查對制度護理操作中的有效管理[1]。
與患兒家屬雙人查對法可有效防止因身份識別引起的給藥不良事件,確保醫(yī)囑的正確執(zhí)行。目前護士人力短缺,要兩名護士在床旁實施雙人核對還有很大的困難,與家屬雙人核對是目前最容易實施的核心制度。對家屬而言,對患兒的各種治療、護理、藥物、檢查心中有數(shù)。
提高實習護生務素質:對護生言,與家屬雙人查對法的實施,要求實習護生家屬講解各種藥物作用、不良反應、注意事項,督促實習護生對各種藥物專業(yè)知識非常熟悉,從而很好的和病兒及家屬溝通。從而提高了護生務素質。
保障實習護生全、減少護患糾紛發(fā)生:實行了與家屬雙人核對環(huán)節(jié)后,有效杜絕安全事故,避免了因為時間沖突或者人為因素找不到人核對的尷尬,提高了家屬滿意度,更是自身執(zhí)業(yè)安全的保障[5]。
[1] 張莉蓉.查對制度的執(zhí)行在手術室護理中的重要性[J].護理研究,2015 (3) :190-191.
[2] 劉潔瓊.查對制度在兒科門診輸液流程中的有效管理[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3(9):360-361.
[3] 殷玲玲.門診兒科輸液室不安全因素分析及管理對策[J].中國明康醫(yī)學,201123(4):517-518.
本文編輯:王雨辰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applying double checkup method to the investigation system on improving the safety of children's medication.Methods To evalu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system.Results The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hidden and adverse events of nursing care before and aft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double-family investigation showed that the incidence of errors was 0.011 and 0.000,respectively (P<0.05).Conclusion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can improve the accuracy of identifcation of children,prevent nursing errors,avoid a variety of occupational risks,and improve the satisfaction of nursing care of family members.
Identity Identifcation Specifcations;Double Check
R474
B
ISSN.2095-8242.2017.31.6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