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非 張敏
摘 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但由于高職學生理論基礎薄弱,造成學習效果不佳。加強網(wǎng)絡空間研討法在教學中的靈活運用,通過課前導學、空間研討等過程,達到引導高職學生積極關注和參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網(wǎng)絡空間研討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教學;高職學生
基金項目:本文系2014年度湖南省優(yōu)秀中青年思政課教師擇優(yōu)資助項目“世界大學城教師空間在‘概論課教學中運用研究”(項目批準號:湘教工委通[2014]83號)的階段性成果。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高職學生適應社會發(fā)展必須掌握的核心理論知識。但由于高職學生理論基礎薄弱,對理論學習缺乏興趣,造成高職學生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理論的學習效果不佳,本文嘗試以教師網(wǎng)絡空間為載體,運用空間研討法,引導高職學生深入學習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理論。
1 當前高職學生學習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存在的問題
(一)不關注經濟體制改革
從上世紀七十年代末期開始,我國的改革開放的時間持續(xù)了近四十年,至今仍是處于進行時。因為90后高職學生沒有經歷物質極度匱乏的年代,反而充分享受到了改革開放的成果,所以他們對于經濟體制改革的重要性、緊迫性缺乏深刻認識。經濟體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點,十八大以來,黨中央以經濟體制改革牽引和帶動其他領域改革,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高職學生對經濟體制改革的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關注不夠,缺乏系統(tǒng)、深入的了解。
(二)不了解經濟發(fā)展新常態(tài)
隨著信息化的快速發(fā)展,網(wǎng)絡的迅速普及,人們能夠便利地獲得各種信息。高職學生特別關注三大類問題:就業(yè)、住房等涉及切身利益的社會問題,網(wǎng)絡游戲、娛樂新聞等休閑問題,飲食、住宿等校園生活問題。與此同時,高職學生對社會經濟的關注度卻不容樂觀,甚至部分高職學生從來就不看時政經濟類新聞。因此,高職學生雖然感受到了經濟發(fā)展新常態(tài)對自己生活的影響,但由于對經濟發(fā)展新常態(tài)的產生原因、特點、新矛盾、發(fā)展機遇等缺乏基本了解,所以面對我國經濟發(fā)展變化,常處于無所適從狀態(tài)。
(三)不能正確認識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分配制度
相當一部分高職學生來自于農村、城市中低收入家庭,一方面受家庭及親朋好友的影響,另一方面部分高職學生有過打工經歷,他們對貧富差距問題比較敏感。盡管高職學生在中學階段早已熟背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分配制度,但是一旦涉及高收入、富二代、農二代等現(xiàn)實問題,往往容易沖動產生認識偏差,將所有問題歸咎于分配制度的不完善。面對貧富差距問題無法在短期內解決的現(xiàn)狀,部分高職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產生了偏差。
2 空間研討法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教學中的運用
(一)課前導學
2011年2月日本公布2010年國內生產總值為54742億美元,低于中國1月公布的58786億美元,日本已經正式交出了世界第二經濟大國的位置。[1]請學生結合我國經濟體制改革,完成任務“中國經濟總量為什么能超越日本?”。從而引導學生認識到:建設什么樣的經濟體制,是我國經濟改革的核心問題,也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大問題。
(二)空間研討
1、如何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系
結合奇虎360與騰訊之間爆發(fā)的“3Q大戰(zhàn)”案例:2010年,騰訊、奇虎360圍繞“QQ醫(yī)生”、“扣扣保鏢”等軟件產生矛盾。騰訊要求用戶必須卸載360軟件才可登錄QQ。請學生在教師網(wǎng)絡空間完成任務“奇虎360與騰訊為什么產生爭斗?政府應發(fā)揮怎樣的作用?”教師結合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幫助學生認識到為什么要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原因是市場配資資源是最有效率的形式。政府的職責和作用主要是保持宏觀經濟穩(wěn)定,加強和優(yōu)化公共服務,保障公平競爭,加強市場監(jiān)管,維護市場秩序等。[2]
2、如何堅持公有制經濟的主體地位
請學生結合世界五百強、中國企業(yè)500強,在教師網(wǎng)絡空間完成任務“公有制經濟要占據(jù)主體地位是如何體現(xiàn)?”請學生進行對比分析世界五百強和中國企業(yè)500強中國企、民企數(shù)量,知道哪種所有制經濟控制國民經濟命脈。教師通過引導學生對比分析,幫助學生認識到公有制經濟主體地位體現(xiàn)在社會總資產中占優(yōu)勢、控制國民經濟命脈等方面。[3]
3、如何深化分配制度改革
請學生結合改革開放前后中國基尼系數(shù)的變化,在教師網(wǎng)絡空間完成任務“如何看待我國現(xiàn)行分配制度存在的問題?如何解決?”幫助學生認識到貧富差距產生是多方面因素造成的,有勞動者向社會提供的勞動數(shù)量和質量存在差別的因素,有占有生產要素存在差別的因素,有收入分配秩序不規(guī)范因素。不能只是一概否定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分配制度,而是要思考如何通過怎樣的措施才能有效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調節(jié)過高收入。教師通過基尼系數(shù)七連降,幫助學生認識到分配制度改革的成效,通過分配制度改革可以讓發(fā)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體人民。
4、如何把握經濟發(fā)展新常態(tài)
請學生結合中國改革開放30多年來GDP增速,在教師網(wǎng)絡空間完成任務“制作改革開放30多年來中日韓三國GDP增速圖表”,幫助學生認識到當一個國家或地區(qū)經歷了一段時間的高速增長后,都會出現(xiàn)增速變化,我國經濟增長已從高速增長轉為中高速增長。教師通過分析近年來我國經濟結構優(yōu)化開始呈現(xiàn)出明顯的特征性事實,幫助學生認識到我國經濟結構不斷優(yōu)化升級,經濟發(fā)展轉向創(chuàng)新驅動。進而請學生思考經濟新常態(tài)將給大學生帶來怎樣的發(fā)展機遇。[4]
3 基于空間研討法的教學效果
1、能夠引導高職學生關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
通過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教學中運用空間研討法,可以讓高職學生在自我構建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自身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理論方面存在的不足,認識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的重要性,從而有助引導高職學生借助電腦、手機、報紙等媒介關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的方方面面,理性思考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存在的各種問題。
2、能夠激發(fā)高職學生積極參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建設
在我國經濟發(fā)展已進入新常態(tài)的背景下,如何進一步完善我國的市場經濟體制,如何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等一系列問題,既涉及能否實現(xiàn)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又涉及到每一個人的切身利益,具有很強的現(xiàn)實意義。高職學生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的接班人和建設者,擔負著光榮使命,通過學習可以激發(fā)他們在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積極參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建設。
參考文獻
[1]人民網(wǎng).日本公布2010年GDP 比中國低4044億美元[EB/OL].http://world.people.com.cn/GB/13911618.html,2011–02–14/2016–02–10.
[2][3]本書編寫組.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4]人民網(wǎng).人民日報談新常態(tài):實質是進入中高速增長階段[EB/OL].http://www.chinanews.com/cj/2014/08-04/6457873.shtml,2015–01–25/2016–02–1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