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隴波+許瑞軒
摘 要:審判中心主義,是指在刑事司法活動當中,所有的審前審后程序必須服從于法庭審判,先前的偵查活動作為司法審判的工具之一,負責收集相關證據;公訴活動、起訴活動負責指控犯罪,司法審判成為司法活動的中心環(huán)節(jié),在刑事審判之中,對于犯罪事實進行全面的審理調查,從程序與實體方面全面評判,做出終極裁判;執(zhí)行活動嚴格依據審判結果,以審判判決作為保障。
關鍵詞:審判中心;偵查中心;法庭審判
中圖分類號:DF71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4379-(2017)29-0235-01
作者簡介:趙隴波(1990-),男,陜西寶雞人,華北理工大學文法學院,碩士研究生,從事法學研究;許瑞軒(1991-),女,河北燕郊人,華北理工大學文法學院,碩士研究生,從事法學研究。
近些年,在全面推進依法治國以及刑事司法改革的歷史大背景之下,國家大力實施審判中心主義改革,陸續(xù)在全國范圍內展開改革試點工作。從社會效果,司法效果來看,成績斐然。鑒于此,有必要厘清一下:什么是審判中心主義,審判中心主義的司法價值何在,如何實現(xiàn)審判中心主義。
一、審判中心主義概述
縱觀世界刑事司法運作模式,不難發(fā)現(xiàn),存在著兩大標準范式:即偵查中心主義與審判中心主義。偵查中心主義是指刑事司法活動,以偵查活動為中心,事實證據的形成過程以偵查階段為主要陣地,后續(xù)的審判程序作為偵查階段的成果的一個檢查、復核,甚至只是宣示性的肯定,使得司法審判淪為了刑事偵查活動的工具,難以維護最終的公平正義。而審判中心主義則與之截然不同,審判活動居于中心地位,刑事偵查與裁判的執(zhí)行均以司法審判為核心。所有的審前審后程序必須服從于法庭審判,先前的偵查活動作為司法審判的工具之一,負責收集相關證據;公訴活動、起訴活動負責指控犯罪,司法審判成為司法活動的中心環(huán)節(jié),在刑事審判之中,對于犯罪事實進行全面的審理調查,從程序與實體方面全面考量,做出終極裁判;執(zhí)行活動嚴格依據審判結果,以審判判決作為保障。長期以來,我國處于偵查中心主導的司法模式,公檢法三機關流水作業(yè)化地開展司法活動,有所成就但也弊病百出。隨著司法實踐與改革的不斷深入,我國正在逐步轉入審判中心主義的司法運行軌道之中。
二、審判中心主義的司法價值
刑事司法活動,是從立案、偵查、起訴、審判到執(zhí)行的一系列連續(xù)性過程。構建以審判為中心的司法運作模式,就是要使得審判之前的與審判之后的所有工作都服從于審判活動,接受審判活動的制約。因為,權力一旦失去制約必將無限膨脹,進而危及公平正義。在法庭審判之中,控辯雙方平等而且充分、全面地進行對抗,法官從中發(fā)現(xiàn)案件真相,同時監(jiān)督偵查活動的程序正當性。在法庭上,控辯審三方架構,彼此都有制約,不存在沒有制約的一種力量。所以,法庭審判活動,才是維護公平正義的最為主要最為關鍵的環(huán)節(jié),在三種力量彼此角逐的過程中,無限接近公平正義的要求。在法庭審判的主導之下,偵查活動不至于無所拘束,犯罪嫌疑人的基本公民權利得到根本保障。因為,偵查的每一個過程每一個成果都必須在法庭上進行質證和評判,這是一種十分有效的倒逼機制,最終迫使偵查工作人員提高辦案素質,增強自身專業(yè)水平,切實在保障公民基本權益的前提之下,展開犯罪的追訴和偵查工作,避免冤假錯案的發(fā)生。
三、審判中心主義的實現(xiàn)方式
審判中心主義司法模式的有效開展,必須從審判角度出發(fā),切實打破公檢法三機關“分工負責、互相配合”的固有模式,破除單一的線性構造,構建起三角陣營的互相對抗模式。首先,將刑事偵查活動當中的強制措施尤其是涉及到公民人身權利的措施,以及偵查部門的程序性工作納入到法庭審理范圍之內,允許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進行自由的陳述和辯解,法庭進而對其合法性做出審查。如果,程序出現(xiàn)違法或者嚴重不當,則必須排除相關證據的采信,甚至可以宣告無罪。其次,切實推進刑事庭審實質化改革,確保越來越多的證人愿意出庭敢于出庭,全面貫徹直接言詞原則,對于未經出庭質證的證據,盡量排除出去。再次,要改變檢察院法律監(jiān)督的功能定位,不能使檢察院既承擔公訴職能又負責審判監(jiān)督,必須將監(jiān)督與控訴職能分離開來,可以嘗試著將此兩種功能之一交由第三方機關行使,切實杜絕一個機關既當裁判員又當運動員的自己監(jiān)督自己,自己維護自己的尷尬場面。最后,裁判執(zhí)行工作,嚴格遵循法庭最終判決,設置行之有效的終極制約機制,切實增強法庭裁判的強制力保障。
四、結語
審判中心主義,順應歷史潮流應運而生,又為當下我國的刑事司法改革積極吸收,這是符合自然規(guī)律的抉擇,就像客觀真理一樣不容置疑,亦如風雨雷電一般不可阻擋。在刑事司法活動中,應當突出法庭審判的絕對地位,弱化偵查工作,在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基本公民權利的前提之下,進行追訴犯罪,并將偵查程序納入法庭審理范圍之內,杜絕刑訊逼供、暴力取證現(xiàn)象的發(fā)生,進而提高辦案質量,從源頭和結果上全面地維護司法的公平正義。
[ 參 考 文 獻 ]
[1]高麗蓉.我國刑事司法改革研究[M].北京:中國檢察出版社,2015:168.
[2]趙隴波.刑事庭審中心主義司法內在制度系統(tǒng)性研究[J].經濟研究導刊,2016(19):190-191.
[3]龍宗智.論建立以一審庭審為中心的事實認定機制[J].中國法學,2010(02):15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