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俊
獵豹嬉皮3歲了,成年,健康并雄壯,它本該是納米比亞沙漠上追風逐月的王者,卻心甘情愿地固守在保護區(qū)的農(nóng)場里做一只寵物——因為,它是一頭被人類豢養(yǎng)的獵豹。
嬉皮出生后,先是被人工喂養(yǎng),斷奶后就直接被送進動物園。在動物園里,它遇見了15歲的坦尼婭,坦尼婭一眼就喜歡上了這個絨球般的獵豹幼崽,她告訴父親她想留下它,并且一定好好把它養(yǎng)大——就這樣,嬉皮成了坦尼婭的15歲生日禮物, 并且有了自己的名字和主人。
坦尼婭的確是個好主人,她將嬉皮視為自己的兄弟一般,與它同吃同住。然而,也就是在坦尼婭溫柔的撫摸和喃喃的訴說中,嬉皮血液里流淌的野性和獸性灰飛煙滅,它喜歡上了煮熟的溫熱的食品,愛上了主人給它梳理毛發(fā)按摩身體的親昵——它不再是一頭獵豹,而更像是一頭習慣了被豢養(yǎng)的寵物,或者說,家畜。
坦尼婭想讓嬉皮恢復野性,學會野外求生,讓它回歸自然。因為她將要赴美求學,而她的家人都不愿幫她照料嬉皮。
可是讓一個花瓶變成榔頭,談何容易?坦尼婭開始帶著嬉皮去納米比亞沙漠逡巡。她總是騎著沙地摩托車狂奔,嬉皮不得不一路快跑尾隨。而且,坦尼婭再也不喂它吃東西了。坦尼婭自己帶了充足的干糧和干肉,以及足量的飲水。但這些以前會跟嬉皮分享的東西,現(xiàn)在卻全都變成了坦尼婭獨享。不管嬉皮如何在她面前翻滾,嗓子里擠出哼哼唧唧的撒嬌聲,她都不為所動。幾次三番之后,嬉皮的內(nèi)心受創(chuàng)嚴重,它覺得眼前的坦尼婭再也不是自己當初那個深愛著它的主人了。為什么會在短短幾天變得截然不同?嬉皮不懂什么叫留學,什么叫出國,它只知道心中的主人已經(jīng)與它漸行漸遠。
饑渴終于激發(fā)出了已經(jīng)被嬉皮遺忘的本能。當一只野兔從眼前躥過的時候,嬉皮下意識地撲了上去,以鮮血解渴,用鮮肉充饑。嬉皮一夜之間就變成了好獵手,野兔、跳鼠,只要它想要,就沒有能夠逃脫的。這些變化讓坦尼婭十分欣喜。
然而,嬉皮還是把大自然的兇險想得太簡單了。它有獵豹世代傳襲的獵手本能,但是,它卻沒有規(guī)避危險的本事。那天清晨,坦尼婭還在熟睡,嬉皮輕手輕腳地開始了它的狩獵,在路過一個山梁的時候,嬉皮發(fā)現(xiàn)了一只奇怪的動物,長得很長,遍體鱗甲,頭部還有兩只小小的角,正對它發(fā)出輕微的咝咝威脅聲。是一條鼓腹巨蟒,嬉皮很好奇地去聞了聞巨蟒。滿肚子起床氣的巨蟒很不客氣地給了嬉皮一口,然后溜之大吉。
坦尼婭怎么都弄不懂,為什么已經(jīng)學會了獵食的嬉皮會突然暴斃——嬉皮沒有接受過媽媽的教誨,而坦尼婭也無法用獵豹的語言告訴它這些草原動物該有的最基本的保命常識。
阿建摘自《悅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