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秀娟
(黃山學院體育學院,安徽黃山245041)
旅游城市不同階層休閑體育活動方式比較研究
——以黃山市為例
聶秀娟
(黃山學院體育學院,安徽黃山245041)
運用文獻資料、問卷調查、專家訪談、數(shù)理統(tǒng)計等方法針對旅游城市不同階層居民休閑體育動機、休閑體育現(xiàn)狀及休閑體育項目選擇等情況進行了調查研究,結果顯示:旅游城市居民休閑體育意識正在逐步增強;影響不同階層居民進行休閑體育活動的主要因素是個人閑暇時間和個人可支配收入;不同階層人群會因他們的工作性質、身份地位、經濟收入等特點選擇不同的休閑體育項目。另外,盡管階層之間存在較大差異,但在休閑體育需求方面在不斷變強,活動時間也不斷變長。以旅游城市中具有代表性的黃山市為例的該項研究一方面可以更清晰的了解黃山市休閑體育的現(xiàn)狀;另一方面也為進一步開發(fā)黃山市休閑體育市場、發(fā)展地域性體育產業(yè)、推動區(qū)域旅游一體化提供有益參考。
休閑體育;不同階層;活動方式;比較;旅游城市
21世紀以來,我國社會階層的結構發(fā)生了巨大變化,階層不斷地被細分,社會學家們把現(xiàn)如今社會階層劃分為十大階層[1]。隨著近年來我國經濟的不斷快速發(fā)展,社會各階層的貧富差距越來越大,有利資源向上層階級靠攏,下層階級無法獲得有效資源,階級矛盾與沖突從而產生[2-4]。為縮小國內各階層之間的貧富差距,努力實現(xiàn)社會公平,共建和諧社會,課題選取了旅游城市中像黃山市這樣具有悠久歷史、文化遺產豐富的城市,從休閑體育領域視角,研究不同階層之間休閑體育活動的差異。一方面有利于各階層人民建造自己的文化,從而實現(xiàn)自身價值、肯定自己,另一方面也能了解不同人群的休閑體育需求與態(tài)度,從而實現(xiàn)資源的優(yōu)化配置,同時對進一步推動旅游城市的區(qū)域經濟與旅游一體化的發(fā)展提供有益的參考。
研究對象為黃山市屯溪區(qū)不同階層休閑體育活動方式,調查對象為黃山市屯溪區(qū)16歲以上居民。考慮到16歲以下人群未成年,在休閑行為上不能獨立,休閑觀念與消費來源不清晰,故將研究對象選在16歲以上。在樣本的選擇上,主要調查事業(yè)單位、高檔健身場所、公共休閑場所。采用隨機抽樣的方法,分別在屯溪區(qū)江心洲、世紀廣場、徽州大劇院廣場、人民廣場、洛基健身房以及永騰健身房這6個地點進行居民問卷發(fā)放調查。將發(fā)放對象根據(jù)地域環(huán)境劃分,分為兩類人群,一種是公共場所(江心洲、世紀廣場、徽州大劇院廣場、人民廣場)健身人群,發(fā)放問卷120份,回收問卷114份;一種是健身房高檔消費場所(洛基健身房、永騰健身房)健身人群,發(fā)放問卷60份,回收問卷60份。
1.文獻資料法:根據(jù)研究目的與內容,從中國知網(wǎng)、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上搜集到與不同階層休閑體育活動方式等方面相關的著作、論文等,通過對相關文獻資料的查閱和歸納分析,為課題的研究提供了理論基礎。
2.問卷調查法:共計發(fā)放問卷180份,回收問卷174份。其中有效問卷159份,有效回收率為91.4%。
3.專家訪談法:針對研究的內容,對黃山市體育局相關領導及黃山學院體育學院相關專家進行了專門訪談。
4.邏輯分析法:通過對搜集到的文獻資料及問卷調查情況進行分析,結合實際情況,對黃山市屯溪區(qū)不同階層居民休閑體育活動方式進行研究。
5.數(shù)理統(tǒng)計法:通過對回收問卷進行數(shù)據(jù)整理,用EXCEL統(tǒng)計軟件對所收集的問卷進行數(shù)據(jù)統(tǒng)計分析。
表1 屯溪區(qū)居民文化程度分布情況表(n=159)
表2 屯溪區(qū)居民職業(yè)分布情況表(n=159)
表3 屯溪區(qū)居民家庭月收入分布情況表(n=159)
表1-3顯示,黃山市屯溪區(qū)居民文化程度較高,其中初中及以下學歷14人,占8.8%;高中及中專、職校學歷37人,占23.3%;大專及本科學歷94人,占59.1%;碩士及以上學歷14人,占8.8%,其中大專以上占比67.9%。職業(yè)分布中國有企業(yè)管理人員4人,占2.5%;三資、民營、私營企業(yè)管理人員27人,占17%;黨政機關干部19人,占11.9%;一般辦事人員8人,占5.1%;教學、科研、技術人員19人,占11.9%;自由職業(yè)者30人,占18.9%;農民、工人6人,占3.8%;其他從業(yè)人員46人,占28.9%。而家庭月收入情況則偏低,2000元以下20人,占12.6%;2000-4000元38人,占24%;4001-6000元36人,占22.6%;6001-8000元29人,占18.2%;8000元以上36人,占22.65。
2.2.1 居民參與休閑體育活動形式選擇和傾向
圖1顯示,同朋友一起進行體育活動的居民占56.7%,單獨進行體育活動的居民占15%,和同事一起進行體育活動的居民占13.2%,和家人一起參加體育活動的居民占10.7%,其他參與類型的居民僅占4.4%。從調查形式上看,居民參與休閑體育活動體現(xiàn)了形式靈活多樣的特點。黃山是一座景色優(yōu)美、環(huán)境靜逸的城市,所以有一部分人還是比較喜歡單獨進行體育鍛煉,享受個人的幸福運動時光。而跟家人鍛煉在此次比例中僅占10.7%,原因可能有以下3個方面:1.父母年邁,不是十分熱愛運動;2.家中孩子幼小,需要一人在家照顧;3.家庭中有一部分人不熱愛運動等。當然,許多居民表示很樂意與家人進行休閑鍛煉,表示希望能夠同家人擁有更多參與休閑體育的項目,相關部門應充分考慮到休閑體育資源配置的居民傾向。
圖1 居民參與休閑體育活動形式選擇示意圖
2.2.2 居民參與休閑體育活動的動機
圖2 居民參與休閑體育活動動機示意圖
調查結果顯示:有62.3%的人參與體育健身的動機是強身健體,結交朋友動機的占26.4%,減肥塑體占42.1%,提高運動水平占23.9%,減壓放松占32.1%,愉悅心情、尋求刺激和其他動機分別占26.7%和6.9%。這表明絕大多數(shù)居民參與體育健身的動機是強身健體。經濟發(fā)展迅速的社會帶來人們對健康的重視,越來越多的人群樂于通過體育鍛煉來達到強身健體的效果;還有一部分居民對自己的體型不太滿意,他們想通過體育健身來達到自己理想體型的目的;也有一部分人想通過體育健身來廣交朋友,這一部分人更多的是商業(yè)人士,他們以體育健身為一個活動圈,進行生意上的交流與來往,體育健身是他們拓展業(yè)務的一個渠道;通過體育健身達到減壓放松目的的人群大部分是工作壓力大或生活壓力大的人,他們想通過體育健身的方式去減緩自己日常生活中帶來的壓力,從而獲得心情愉悅;當然,也有部分人參與體育健身的動機在于自己日常生活過于無趣,比如一些退休干部、家庭主婦等,他們平時閑暇時間充裕,娛樂項目又少,故健身成為他們消遣娛樂、打磨時間的方式之一。
2.2.3 居民參與休閑體育活動的時間段
表4 居民參與休閑體育活動的時間段統(tǒng)計表(n=159)
結果表明,在傍晚和晚上鍛煉的居民比例占多數(shù),這是因為大部分居民下班時間在此時間段,一般是朝九晚五的上班人群,比較集中于中青年,比如政府辦事人員、商業(yè)服務業(yè)人員、自由失業(yè)者階層;選擇晨練的人群一般集中于退休的中老年人群,他們的閑暇時間充足,且深眠時間較短,喜歡早起,故集中于晨練時間段;在中午鍛煉的人群最少,這部分人一般是全職媽媽、特殊時間崗位者,全職媽媽一般上午需要照顧家里、打掃衛(wèi)生,下午接送小孩,晚上在家干活,所以中午這個時間段會是她們選擇健身的時機。而特殊時間崗位者可能因為他們的工作時間忙碌,所以越是吃飯時間越是他們空閑的時間,喜歡休閑健身的人群就會把握住這難得的鍛煉時光。
2.2.4 居民參與休閑體育活動的頻率和時間
表5 居民參與休閑體育活動的頻率和時間統(tǒng)計表(n=159)
根據(jù)表5顯示,每周鍛煉3-4次的人群較多,接著是每周5-6次鍛煉頻率,從不鍛煉和每周鍛煉7次以上的人數(shù)比例較少,研究表明,參與休閑體育鍛煉的人群相對較多,大部分人還是會堅持進行休閑體育鍛煉。在鍛煉時間長度上,每次鍛煉1-2小時的人群比較集中,說明大部分人的身體素質處于一般中等水平,所以他們的運動承受范圍在1-2小時之間;身體素質較強的人群鍛煉持續(xù)時間在2小時以上,少數(shù)身體素質較弱的人會選擇鍛煉時長在半小時以下。這就表明,少數(shù)人還是需要多進行休閑體育鍛煉活動,提高自身身體素質,增強自己的體質。
2.2.5 居民參與休閑體育活動的消費
體育消費是多樣性的,實物性消費主要有購賣服裝、購買體育器材、購買健身卡等,參與性消費主要有組織戶外運動、參加體育俱樂部等,觀賞性體育消費主要有觀看體育賽事和其他與之相關的體育消費等。從體育消費的調查中,我們可以了解到居民在休閑體育消費上的情況是不太樂觀的。屯溪區(qū)居民每年在體育消費上的花費低于300元的占總人數(shù)的39.62%,有63人;而每年在體育消費上花費1000元以上的只有10人,占總人數(shù)的6.29%(見表6)。消費的高低直接反映了城市居民全民健身的情況。受到經濟因素的制約,在很大方面就影響休閑體育的健康發(fā)展。也正是因為休閑體育消費水平低,從而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和阻礙休閑體育產業(yè)的發(fā)展。從消費調查結果顯示(見表7):實物性體育消費所占比例最高,其次是參與性體育消費,觀賞性體育消費最低。
表6 體育消費金額調查統(tǒng)計表(n=159)
表7 體育消費情況調查統(tǒng)計表(n=159)
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社會結構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社科院社會學研究所將職業(yè)進行分層,按照經濟、文化、組織等多種資源的占有率,對社會階層進行詳細劃分,分別是國家和社會管理階層,經理、私營企業(yè)主階層,辦事人員階層,個體商戶階層,專業(yè)技術人員階層,商業(yè)、服務業(yè)人員階層,產業(yè)工人階層,無業(yè)、失業(yè)、半失業(yè)者階層和農民階層[5、6]。此次調查研究,在這十大階層中選取了6個比較具有代表性的階層,分別是國家管理階層、辦事人員階層、產業(yè)工人、農民階層、專業(yè)技術人員階層和商業(yè)、服務業(yè)階層。通過對比這幾個階層人員的休閑體育活動方式,來分析不同階層休閑活動方式的狀況。
2.3.1 不同階層居民參與休閑體育活動時伙伴選擇
圖3顯示,黨政機關干部階層比較樂于同朋友、家人、同事共同進行休閑體育活動,他們的生活圈大部分是同家人、朋友、同事生活在一起;企業(yè)管理者階層更喜歡同朋友在一起進行休閑體育活動,主要來自于他們的生意交往圈。更多時候他們把休閑體育場所當作他們拓展生意來往的一個集聚地;專業(yè)技術人員和一般辦事人員階層,在與同事、朋友一起進行休閑體育活動的頻率較多,生活中他們的大部分交往時間都是和家人、同事一起,所以他們選擇的對象也是這兩者居多;自由職業(yè)者主要是商業(yè)、服務業(yè)以及半失業(yè)人群,他們平時白天上班,下班后和朋友呆在一起的時間居多,晚上同家人呆在一起的人時間居多,所以他們在選擇和誰一起進行休閑體育活動時,更偏向于朋友和家人;農民和工人階層的人群進行休閑體育活動與他們的生活習性有關,他們平時生活比較忙碌,閑暇時間較少,在人際交往上也比較簡單,所以他們更喜歡單獨進行休閑體育活動。
圖3 不同階層居民參與休閑體育活動時的伙伴選擇傾向圖
表8 屯溪區(qū)各類階層休閑體育活動項目選擇差異表(n=159)
2.3.2不同階層居民休閑體育活動項目差異
表8顯示,由于黃山市自然環(huán)境優(yōu)越,依托本土所特有的地理環(huán)境,越來越多的人會選擇在閑暇時間進行爬山休閑體育活動項目。在所選的階層中,有部分是正在為家庭努力拼搏的成功人士,他們會選擇在健身房等高檔場所進行器械運動,高強度的運動使他們能夠釋放外界所帶來的壓力;類似于太極拳、氣功等以靜為主的休閑方式,政府干部退休人群會更傾向于選擇,他們因年齡的限制,外加多年工作所帶來的疲勞,使得他們對以靜為主的休閑項目更感興趣;舞蹈類型的項目,女性白領階層更喜歡,她們在追求精致生活的同時,更進一步追求個人提升。而部分本次調查中無人選擇的項目并不代表所有大眾都不會參與進此類休閑體育項目,僅能代表多數(shù)人可能不是特別喜歡此類休閑項目。造成不同階層之間存在選擇上較大差異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文化水平造成的項目選擇差異,之二是個人愛好和價值取向所造成的差異,還有可能是受到朋友的影響而出現(xiàn)的差別。
2.3.3 休閑體育活動方式與次數(shù)上的差異
不同階層在選擇休閑體育活動項目上,因自身職務、經濟收入、社會地位以及學歷不同的因素而呈現(xiàn)出一定的差異。國家、社會管理者階層對環(huán)境及休閑體育設施的要求比較高,他們希望在參與休閑活動的過程中,更多的是享受活動給他們帶來的宣泄感。因本身休息時間的缺乏,使得他們利用閑暇時間進行休閑體育鍛煉時,更加注重質量;經理人員階層進行休閑體育活動的目的并不僅限于鍛煉身體,他們更加看重良好的交際范圍。更多的時候,他們進行休閑體育活動是為了洽談商務,在休閑體育活動中展現(xiàn)自己、傳播企業(yè)文化和凸顯自身的社會影響力。合作伙伴若是參加某個休閑活動項目時,他們往往會投其所好,共同參與;專業(yè)技術人員及一般辦事人員階層的人群,因長期處于緊張的工作狀態(tài)之中,工作壓力過大,所以在閑暇時間選擇休閑體育活動項目,他們會更注重養(yǎng)生等方面,會選擇與養(yǎng)生相關的活動場所,目的在于維持自己身體的健康;產業(yè)工人和農民階層的人群,因他們長期從事體力勞動,身體壓力大且工作時間長,所以在閑暇時間一般會選擇娛樂性較強的休閑體育活動項目,目的主要是為了放松心情,免費的活動場所一般是他們的首選之地;商業(yè)、服務業(yè)階層的人群,因為工作性質的緣故,他們的上班時間幾乎就相當于在進行休閑體育活動,這一類人一般身體素質良好,而且在經濟收入、學歷等方面處于社會的中等水平。他們接觸的人群層次不齊,會因為被服務人的想法而改變他們的休閑活動方式,更多時候他們在選擇休閑活動項目上是被動的。
在活動次數(shù)上企業(yè)管理人員最多,究其原因和他們的職業(yè)特點有著很大聯(lián)系。因為該階層需要與人多交流,所以有的時候參加休閑體育活動,也是他們的工作,在參加活動的同時傳播他們的企業(yè)文化,同合作對象洽談商務。其次,企業(yè)管理人員工作時間的靈活性,為他們參加休閑體育活動創(chuàng)造了有利的條件。黨政干部空閑時間較少,所以他們的參與次數(shù)也是比較少的。
1.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fā)展和文化水平的日益提高,黃山市屯溪區(qū)居民參與休閑體育的意識逐漸增強,休閑體育在黃山市呈現(xiàn)出多元化、多樣化、高雅化的特點。
2.影響屯溪區(qū)居民參與休閑體育活動的主要因素有閑暇時間是否充裕,個人可支配收入是否較多,身體狀況是否良好,家人、朋友是否支持進行休閑體育鍛煉,休閑體育項目是否具有趣味性、娛樂性、健身性和時尚性,休閑體育設施質量是否完善以及個人興趣愛好等。
3.不同人群選擇的休閑體育項目的需求不同。因工作性質、身份地位、經濟收入等方面的差異,不同階層在參與休閑體育活動上都呈現(xiàn)出各自的特點。每個人的時間安排、收入支配以及參與休閑體育的觀念都是不同的,因而選擇休閑活動的方式也不同。工薪較高的階層在休閑體育項目選擇上更廣闊,收入較低的階層更多時候會在公共場所進行休閑體育項目參與,收入中等的階層一般時間也會比較充裕,他們在參與的休閑體育活動的時間次數(shù)上是最多的。
4.盡管各階層與階層之間存在著較大的差異,但他們在休閑體育上也具有共同的特點,就是他們對休閑體育的需求隨著社會的發(fā)展不斷變大,從事休閑體育活動時間不斷變長,休閑體育意識也在不斷增強。
1.合理開發(fā)與配置休閑體育資源。社會經濟的發(fā)展帶動人們對文化層面的需求,越來越多的居民更熱衷于參與休閑體育活動,需求量的增加使得現(xiàn)有的資源明顯匱乏[7,8]。因此,政府應加大對休閑體育事業(yè)的投入,擴大社會休閑體育公共資源,給予休閑體育產業(yè)更好的政策支持;充分利用體育場地資源,包括學校體育場地、社區(qū)活動廣場以及單位活動場所等,使閑置的體育場所充分發(fā)揮自身的作用。同時在發(fā)展休閑體育的同時,要注重生態(tài)環(huán)境的保護,將生態(tài)休閑的理念植入休閑體育的發(fā)展舉措中,促進休閑體育產業(yè)的健康發(fā)展。
2.加大休閑體育教育投入。休閑體育產業(yè)的發(fā)展在當今社會占據(jù)重要地位,但是我國人才資源的匱乏是一大關注點[9]。政府應將休閑體育納入我國經濟發(fā)展體系之中,注重培養(yǎng)休閑體育方面的人才,將休閑體育人才培養(yǎng)作為發(fā)展核心,從青少年抓起,讓教育帶動屯溪區(qū)的體育休閑意識的增長,實現(xiàn)社會的全面發(fā)展。
3.開發(fā)多樣化的休閑體育產品。不同層次、不同年齡人群的需求不同,所以為了使大眾積極參與到休閑體育活動之中,休閑體育產品的開發(fā)應滿足不同人群的需求,通過合理規(guī)劃階層收入、休閑體育偏好等居民休閑體育影響因素,根據(jù)這些做出恰當?shù)姆治?,開發(fā)出適合不同年齡、不同層次的多樣化的休閑體育產品,以促進休閑體育產業(yè)、旅游經濟與城市健康、持續(xù)的發(fā)展。
[1]李強.當前我國社會分層結構變化的新趨勢[J].江蘇社會科學,2004(06):93-99.
[2]李培林,張翼.消費分層:啟動經濟的一個重要視點[J].中國社會科學,2000(1):7-11.
[3]孫淑惠.社會各階層體育態(tài)度與行為的調查報告[J].成都體育學院學報,2002,28(05):1-5.
[4]徐波.社會空間與我國體育休閑方式的階層差異探究——布迪厄“文化資本”理論的視角[J].廣州體育學院學報,2007,27(05):13-16.
[5]羅文強.大理市不同階層休閑體育活動方式對比研究[D].昆明:云南師范大學,2015:23-49.
[6]陳正文.我國社會不同階層體育休閑活動的特征[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05,39(6):10-13.
[7]馬惠娣.中國學術界首次聚焦休閑理論問題研究——“2002中國:休閑與社會進步學術研討會”綜述[J].自然辯證法研究,2003(02):80-84.
[8]王延琪.北京將率先進入休閑經濟時代[J].北京社會科學,2004(2):108-114.
[9]凌平.休閑體育專業(yè)建設的探索與實踐[J].中國學校體育,2014,1(6):33-37.
A Comparative Study of Leisure Sports Activities of Different Classes in Tourist Cities——Exampled by Huangshan
Nie Xiujuan(School of PhysicalEducation,Huangshan University,Huangshan 245041,China)
Through literature analysis,questionnaire,expert interview,mathematical statistics and other methods,this paper studies leisure sports motivation,leisure sports status,leisure sports selection of different classes in tourist cities.The results show leisure sports awareness of residents is gradually enhanced;the main factors affecting leisure sports activities of different classes are personal leisure time and disposable personal income;different leisure sports are chosen by different classes according to their nature of work,status,income and other characteristics.In addition,although there is a big difference among classes,their leisure sports demand is constantly increasing,and their sports time is growing longer and longer.Therefore,the investigation can be used as references not only for research on the current leisure sports development of Huangshan City,but also for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leisure sports market and regional sports industry andthe promotion of regional tourism integration.
leisure sports;different classes;activities;comparison;tourist city
G80-054
A
1672-447X(2017)05-0075-006
2017-07-31
安徽省教育廳教學研究項目(2015jyxm342);安徽省教育廳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SKHS2017B08)
聶秀娟(1981-),江蘇徐州人,碩士,黃山學院體育學院講師,研究方向為體育人文社會學。
責任編輯:胡德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