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尚東方 楊爽 周鳳杰 楊琳 李冉冉 石顏慧 倉順東
細胞減滅術聯(lián)合腹腔熱灌注化療治療初治晚期或復發(fā)卵巢癌的療效觀察
● 尚東方 楊爽 周鳳杰 楊琳 李冉冉 石顏慧 倉順東
目的:探討腫瘤細胞減滅術(CRS)聯(lián)合術后順鉑腹腔熱灌注化療(HIPEC)治療初治晚期或復發(fā)卵巢上皮癌(EOC)的療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顧分析河南省人民醫(yī)院2013年1月-2017年5月有完整隨訪資料的初治晚期或復發(fā)EOC患者83例,其中初治晚期EOC(FIGO分期IIIC-IV期初治卵巢癌)43例,復發(fā)EOC 40例,分析兩組總生存時間、無疾病進展時間及安全性。結果:初治晚期與復發(fā)EOC兩組中位無進展生存期(PFS)分別為30.0個月與18.5個月(P=0.01)。中位總生存期(OS)分別是54.0個月與41.0個月(P=0.036)。腹膜癌指數(shù)(PCI)≤15和>15的中位OS分別為61.0個月和35.0個月(P=0.001),減瘤程度(CCR)CC0-1與CC2-3中位OS分別為57.6個月與35.0個月(P<0.001);對于復發(fā)性EOC,鉑類敏感復發(fā)與鉑類耐藥復發(fā)中位OS分別為41.0個月和38.0個月(P=0.963),9例患者出現(xiàn)嚴重的不良事件,多因素分析顯示CC 0-1分、PCI<15分、術后化療周期數(shù)≥6是改善生存的獨立預后因素。結論:腫瘤細胞減滅術聯(lián)合腹腔熱灌注化療治療初治晚期及復發(fā)性卵巢上皮癌可改善患者的預后,PFS與OS均得到顯著延長且安全性好。
腹腔熱灌注化療;腫瘤細胞減滅術;卵巢上皮癌;靜脈化療
1.1 臨床病例資料
收集河南省人民醫(yī)院2012年1月-2017年5月83例初治晚期或復發(fā)性卵巢上皮癌的臨床病例資料,其中IIIC-IV期卵巢癌患者43例,平均年齡(歲):52.95±1.31,復發(fā)性卵巢癌40例,平均年齡(歲):50.48±1.63。兩組年齡、腹膜癌指數(shù)、減瘤程度、病理類型等臨床病理特征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見表1)。
1.2 方法
1.2.1 化療方法:術后2周采用“紫杉醇+順鉑”方案化療,第1天紫杉醇135mg/m2,3h靜滴;第2天卡鉑用量為曲線下面積(AUC)5.0-7.0,靜滴;每3周一次。
1.2.2 腹腔熱灌注方法:按照吳印兵[3]等的方法,使用廣州保瑞醫(yī)療技術有限公司生產(chǎn)的BR-TRG-Ⅰ型體腔熱灌注治療系統(tǒng),入體溫度43℃,出體溫度41℃,流量400m l/m in,術后第1、3、5天開始“順鉑25mg/m2”腹腔熱灌注化療。
1.3 觀察與檢測指標
采用門診或電話的方式隨訪,隨訪截止日期2017年5月31日,主要研究目標OS是指從接受減瘤手術聯(lián)合腹腔熱灌注化療開始至死亡或隨訪截止時間的這段時間。PFS是指減瘤手術聯(lián)合腹腔熱灌注化療開始至疾病復發(fā)或進展的時間段。
次要研究目標為治療期間的安全性,嚴重不良事件(serious adverse event,SAEs)是指治療期間出現(xiàn)的腸瘺、腸梗阻、IV度骨髓抑制、局部或全身嚴重感染等危及患者生命的并發(fā)癥或本治療方案直接引起的死亡。
羅四強把阿里帶到阿東跟前時,阿東正捧著母親的骨灰壇沉痛地朝汽車停泊處行走?;鹪釄龅膬x仗隊吹打著樂器跟在他的身后。樂隊后面則是一群悼念的人們。音樂在火葬場上空回旋。旋律是《唱支山歌給黨聽》。
腹膜癌指數(shù)(PCI)按照Sugarbaker等的標準根據(jù)腹膜腫瘤的分布和大小進行評分。通過兩條縱線(鎖骨中線)和兩條橫 線(兩側肋弓下緣的連線和髂前上棘的連線)將腹部分為13個區(qū)域。每個區(qū)域根據(jù)腫瘤大小進行評分:0分:無肉眼可見腫瘤;1分:腫瘤直徑≤0.5cm;2分:腫瘤直徑0.5-5.0cm;3分:腫瘤直徑>5cm或融合。每個區(qū)域的評分相加總和即患者的PCI,總共39分(13×3)。
減瘤程度根據(jù)Sugarbaker等制定的細胞減滅程度(completeness of cytoreduction,CC)標準進行評分,CC 0:減瘤術后無腹膜殘存瘤;CC 1:殘余瘤直徑<2.5 mm;CC 2:殘余瘤直徑2.5 mm~2.5 cm;CC 3 分:殘余瘤>2.5 cm,或存在無法切除的瘤灶。
1.4 統(tǒng)計分析
表1 接受CRS+HIPEC治療的83例中晚期及復發(fā)卵巢癌的臨床病理資料特征
應用SPSS24.0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χ2檢驗比較計數(shù)資料的差異,t檢驗比較計量資料均值的差異,Logistic回歸研究SAE與治療參數(shù)的關聯(lián)性,Kaplan-Meier方法進行生存分析,Log-rank檢驗和Cox回歸對可能影響卵巢癌患者預后的因素進行單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單因素分析中與預后明顯相關的因素納入多因素Cox回歸模型,P<0.05認為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近期療效分析(PFS)
83例患者中位PFS為25.0個月(95%CI 18.53-31.47),初治晚期或復發(fā)性卵巢癌兩組中位PFS分別為30.0個月(95%CI 26.13-33.87)與18.5個月(95%CI 16.02-20.98),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
2.2 遠期療效分析(OS)
患者平均隨訪時間為49.1個月,83例患者的3、5年生存率分別為61.4%、31.3%,中位OS為48.0個月(95%CI 37.54-58.46)。初治與復發(fā)卵巢上皮癌3年生存率分別為67.4%與55.0%,5年生存率分別為41.9%與20.0%,中位OS分別是54.0個月(95%CI 46.62-61.38)與41.0個月(95%CI 29.53-52.47),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36)。低PCI(PCI<15,n=43)和高PCI(PCI>15,n=40)的中位OS分別為61.0個月(95%CI 51.47-70.53)和35.0個月(95%CI 27.43-42.57),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01)。CC 0-1與CC 2-3中位OS分別為57.6個月(95%CI 49.88-65.32)與35.0個月(95%CI 34.29-35.71),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01),對于復發(fā)性卵巢癌,鉑類敏感復發(fā)(n=18)與鉑類耐藥復發(fā)(n=22)中位總生存期分別為41.0個月(95%CI 25.62-56.38)和34.0個月(95%CI 26.51-49.49),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963.
3.1 單因素分析
對可能影響患者預后的因素包括年齡、CC score、術后化療周期數(shù)、腹水量、分組、腹膜癌指數(shù)、分化程度、淋巴結情況進行單因素分析,結果表明CC score、術后化療周期數(shù)、腹水量、分組、腹膜癌指數(shù)是影響預后的因素。
3.2 COX回歸模型分析
將單因素分析中與預后顯著相關的因素(P<0.05)納入多因素Cox回歸模型分析,發(fā)現(xiàn)CC 0-1、術后化療周期數(shù)≥6、腹膜癌指數(shù)(PCI)≤15是預后較好的獨立預測因素。
無圍手術期死亡病例,治療過程中9例出現(xiàn)嚴重不良事件,包括4例(4.8%)患者出現(xiàn)腸梗阻,2例(2.4%)出現(xiàn)腸瘺,2例(2.4%)出現(xiàn)敗血癥,1例出現(xiàn)腹瀉(1.2%),經(jīng)積極治療后9例患者均恢復。詳細資料見表2,應用Logistic回歸研究SAE與治療參數(shù)的關聯(lián)性,結果示SAEs與年齡,病理類型、PCI指數(shù)、CC評分、腹水無明顯相關性。
近三十年來,國際上進行了多項研究探討CRS+HIPEC治療初治晚期及復發(fā)卵巢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越來越多的證據(jù)支持使用腹腔熱灌注化療,兩項前瞻性III期隨機對照臨床研究[4]表明,較傳統(tǒng)治療,CRS+H IPEC治療初治晚期或復發(fā)卵巢癌可帶來更大生存獲益,一項Meta分析[4]也表明對于初治及復發(fā)的卵巢癌患者,熱灌注化療較靜脈化療可改善患者總生存率,一項包含1167例晚期或復發(fā)性卵巢癌的綜述[4]表明,接受CRS+HIPEC治療的初治晚期卵巢癌中位PFS 13-56個月,中位OS 14~60個月,5年生存率35%~70%,圍手術期死亡率0%~5%。對于復發(fā)性卵巢癌患者,中位PFS為13~24個月,總生存23~49個月,5年生存率12%~54%。圍手術期死亡率0%~10%。CRS+H IPEC治療初治晚期或復發(fā)性卵巢癌可改善患者預后且安全性可接受。
本研究分析了我院CRS+H IPEC治療的83例晚期或復發(fā)性卵巢癌,總體中位PFS為25.0個月,其中初治晚期與復發(fā)卵巢癌中位30.0個月與18.5個月(P=0.01);總體中位OS為48.0個月,初治晚期與復發(fā)卵巢癌中位OS分別是54.0個月與41.0個月(P=0.036),3年生存率分別為67.4%與55.0%,5年生存率分別為41.9%與20.0%,對于復發(fā)卵巢癌,鉑敏感組與耐藥組中位OS分別為41.0個月和38.0個月(P=0.963),與文獻報道結果相似,本研究結果提示該治療延長了晚期或復發(fā)性卵巢癌的PFS,提高了5年生存率,明顯改善了患者的預后,值得臨床進一步推廣應用。
PCI反映了腹膜癌嚴重的程度,是決定CRS+HIPEC治療療效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本研究中,43例(51.8%)患者PCI≤15,40例(48.2%)患者PCI>15。PCI≤15的患者中位OS為61.0個月,而PCI>15的患者中位OS僅 35.0個月( P=0.001),同時多因素分析也表明PCI≤15是預后較好的獨立因素,與文獻報道[4]的結論一致。
本研究無圍手術期死亡,但治療過程中9例患者出現(xiàn)了嚴重的不良事件,盡管Logistic回歸分析發(fā)現(xiàn)SAE與患者臨床特征無明顯相關性,但以下因素值得注意:第一、腹膜癌指數(shù),9例患者PCI均較高,8例患者PCI>15,只有1例患者PCI為10。第二、減瘤程度CC score,9例患者CC score均偏高,7例患者CC 2-3,其余2例CC1。第三,該9例患者預后較差,只有1例生存期超過5年,因此,對接受CRS+HIPEC治療的患者應進行嚴格篩選,同時強化圍手術期治療,使術后嚴重不良事件發(fā)生的風險降到最低。腹腔熱灌注化療為晚期及復發(fā)卵巢癌的治療帶來了新希望,但高級別循證醫(yī)學證據(jù)仍不多,需要更多大樣本多中心隨機對照研究來進一步證實。
(作者單位:鄭州大學人民醫(yī)院腫瘤內科)
[1] Fagotti A, Gallotta V, Rom ano F, et al. Peritoneal carcinosis of ovarian origin[J]. World Journal of Gastrointestinal Oncology, 2010,2(2):102.
[2] Siegel R L, M iller K D, Jem al A. Cancer statistics, 2015[J]. Ca A Cancer Jou rnal for Clinicians, 2014, 64(1):9.
[3] 吳印兵, 巴明臣, 崔書中,等. 圍手術期持續(xù)循環(huán)腹腔熱灌注化療治療腹腔惡性腫瘤的初步應用[J]. 廣州醫(yī)學院學報, 2012, 40(5):12-15.
[4]Jr L M, Chi D S. Surgical m anagem ent of recurrent ovarian cancer[J]. Sem inars in Onco logy, 2009, 36(2):106-11.
(通訊作者:倉順東)
尚東方(1990~),男,在讀研究生。
△通訊作者:倉順東(1975~),博士,主任醫(yī)師,研究方向為惡性腫瘤的表觀遺傳學。
河南省醫(yī)學科技攻關計劃項目:經(jīng)皮微創(chuàng)精確控溫腹腔持續(xù)熱灌注化療治療腹膜轉移癌的研究(編號:201204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