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蕾 范慧
不同方法檢測梅毒螺旋體抗體的價值
●李蕾1范慧2
目的:探討不同方法檢測梅毒螺旋體抗體的價值。方法:收集我院實驗室確診為梅毒的血清標本,共計2000份,其中男性1002例,女性998例,年齡17~62歲,平均年齡43.56±16.12歲。將上述2000份梅毒標本接受ELISA、RPR、Trust、TPPA檢測。分析(1)ELISA、RPR及PCR對檢測梅毒的陽性率。(2)以TPPA為最終結(jié)果,檢測ELISA、RPR及PCR結(jié)果靈敏度、特異度、假陽性、假陰性。結(jié)果:(1)ELISA、RPR及PCR對檢測梅毒的陽性率分別為98.4%、99.1%、99.0%,比較有差異(P<0.05)。(2)以TPPA檢測為金標準,RPR、ELISA、PCR的靈敏度、特異度、假陽性、假陰性比較有差異(P<0.05),以ELISA法檢測方法最佳,靈敏度、特異度高,假陽性、假陰性低。結(jié)論:本文認為ELISA法可作為臨床檢查梅毒的常規(guī)方法。
梅毒;螺旋體抗體;檢測
梅毒是由梅毒螺旋體感染引起的一種慢性傳染病,2009年、2010年梅毒發(fā)病人數(shù)居全國甲乙類法定報告?zhèn)魅静〔》N的第 3 位,可見我國梅毒防控任務十分艱巨。黑龍江省1995—2008 年共報告梅毒36 092例[1]。梅毒的傳播方式分為性、血液和垂直傳播。血清學檢查梅毒方法操作簡單,臨床上應用最為廣泛,但是檢測中不可避免存在假陽性和假陰性現(xiàn)象[2]。因此,本文收集我院梅毒血清標本為研究對象,以TPPA法為確診標準,分析ELISA、RPR、PCR的檢查差異。
1.1 資料
收集2013年2月~2017年5月我院實驗室確診為梅毒的血清標本,共計2000份,其中男性1002例,女性998例,年齡17~62歲,平均年齡43.56±16.12歲。將上述2000份梅毒標本接受ELISA、RPR、PCR、TPPA檢測。
1.2 實驗方法
全自動加樣器、離心機、全自動酶聯(lián)免疫分析儀、振蕩器、背光式讀片燈等。
1.3 觀察指標
分析(1)ELISA、RPR及PCR對檢測梅毒的陽性率。(2)以TPPA為最終結(jié)果,檢測ELISA、RPR及PCR結(jié)果靈敏度、特異度、假陽性、假陰性。
1.4 統(tǒng)計學
樣本率χ2檢驗,SPSS中文版進行統(tǒng)計。
2.1 ELISA、RPR及PCR對檢測梅毒的陽性率
ELISA、RPR及PCR對檢測梅毒的陽性率分別為98.4%、99.1%、99.0%,比較有差異(P<0.05),見表1。
表1 ELISA與RPR對檢測梅毒的陽性率
2.2 TPPA檢測ELISA、RPR及PCR結(jié)果
以TPPA檢測為金標準,RPR、ELISA、PCR的靈敏度、特異度、假陽性、假陰性比較有差異(P<0.05),以ELISA法檢測方法最佳,靈敏度、特異度高,假陽性、假陰性低,見表2。
表2 TPPA檢測ELISA、RPR及PCR結(jié)果
世界衛(wèi)生組織統(tǒng)計每年約有1000余萬新發(fā)梅毒病例,1980年代以來,隨著人們性觀念的成熟,社會交往,農(nóng)村城市化步伐加快,旅游業(yè)的發(fā)展,使得梅毒發(fā)病率逐步上升。梅毒感染人群不斷擴大,有學者對1000余例梅毒患者進行職業(yè)分析,結(jié)果發(fā)現(xiàn)性服務人員、農(nóng)民工為感染的高發(fā)人群[3]。
RPR、ELISA、PCR及TPPA是篩查和確診梅毒的常規(guī)檢查手段,步驟、操作方法不同。本次研究發(fā)現(xiàn)以TPPA檢測為金標準,RPR、ELISA、PCR的靈敏度、特異度、假陽性、假陰性比較有差異(P<0.05),以ELISA法檢測方法最佳,靈敏度、特異度高,假陽性、假陰性低。TPPA法對判斷梅毒復發(fā)、胎兒感染梅毒具有很高的特異性[4]。有學者[5]指出TPPA法對判斷梅毒復發(fā)、胎兒感染梅毒、梅毒再感染都有較好的臨床意義。但是TPPA缺點是操作復雜,耗時間長,試劑價格較貴,需人工判斷,不利于血站、血液樣本量大的臨床醫(yī)院開展。ELISA是依照梅毒螺旋體基因工程抗原研制的血清學檢測方法。檢測自動化程度高,樣本需要量少。但是ELISA試驗也存在一定假陽性率和假陰性率。RPR為非特異性的梅毒血清學試驗,滴度高低可以可作為判斷疾病活動情況的指標。TRUST檢測為非特異性梅毒篩選試驗,有較高假陽性和假陰性結(jié)果,但是TRUST滴度可以有助于判斷梅毒再感染及復發(fā)。
綜上所述,本文認為ELISA法可作為臨床檢查梅毒的常規(guī)方法。
(作者單位:1新疆沙灣縣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檢驗科;2新疆沙灣縣人民醫(yī)院檢驗科)
[1]Cohen MS, Henderson GE, Aiello P, et al. Successful eradication of sexually transmitted diseases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implications for the 21st century[J]. J Infect Dis, 1996, 174(Suppl2):S223-S229.
[2]郭熾星,勞麗嫦,蔣敏慧.梅毒螺旋體4種血清學檢測方法的臨床評價[J].國際檢驗醫(yī)學雜志,2016,37(11) :1484-1485.
[3]鄒紅霞,郝軍,倪麗娜.四種梅毒螺旋體抗體血清學試驗方法的臨床評價[J].國際免疫學雜志,2014,37(3):260-262.
[4]王 婷 婷 ,李 琴 ,虞 競 峰 .TRUST、TP—ELISA 和 TPPA3種方法在16375例梅毒血清學診斷中的應用[J].中華男科學雜志,2012,8(11):1020-1022.
[5]王林娜,鄭和義梅毒血清學快速診斷試驗研究進展[J].國外醫(yī)學皮膚性病學分冊,2011,23(1): 54 -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