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方明
腹腔鏡闌尾切除與開腹小切口闌尾切除的臨床比較分析
●孫方明
目的:分析和對比腹腔鏡闌尾切除與開腹小切口闌尾切除的臨床效果。方法:選取2015年5月-2016年5月期間收治的80例闌尾炎手術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將患者分成對照組和觀察組各50例。其中對照組采用開腹小切口闌尾切除術,觀察組采用腹腔鏡闌尾切除術。對比兩組患者臨床效果。結果:采用腹腔鏡闌尾切除術的患者在手術時間、手術出血量、排氣時間、住院時間均低于對照組。觀察組切口感染率為2.5%,對照組手術切口感染率為12.5,兩組患者差異顯著,具備差異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使用腹腔鏡闌尾切除術臨床效果顯著,值得臨床應用和推廣。
腹腔鏡;開腹小切口闌尾切除術;臨床效果
急性闌尾炎屬于普外科中的一種常見疾病和多發(fā)疾病,針對這一疾病,主要治療方式就是手術。過去,采用的手術方式是開腹手術,但伴隨著醫(yī)療技術以及腹腔鏡技術的迅速發(fā)展,更多臨床工作者選擇使用腹腔鏡手術方式。這種情況下,對比開腹手術和腹腔鏡手術方式十分必要,具有重要意義。本研究選取2015年5月-2016年5月期間收治的80例闌尾炎手術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現(xiàn)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5月-2016年5月期間收治的80例闌尾炎手術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將患者分成對照組和觀察組各50例?;颊咧心行?2例,女性38例?;颊吣挲g在20-45歲之間,平均年齡為(28±3.5)歲。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等方面均無明顯差異(p>0.05),存在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使用連續(xù)硬脊膜外麻醉方式,作用在患者右下腹麥氏點的外側2cm的位置,在患者腹部切開1-1.5mc的切口,將腹外筋膜提起,入腹之后,找到患者闌尾,采用常規(guī)方式,將闌尾切除,并且對闌尾的斷端進行消毒和清洗處理。在闌尾的殘端,采取荷包縫合方式,針對闌尾根部炎癥較重或者出現(xiàn)水腫的患者,在闌尾殘端進行全層縫合。對患者切口進行清洗并消毒,最終縫合。
觀察組:全部患者在手術之前,需排盡大小便,這時使用氣管插管的方式,為患者全麻,使用高清腹腔鏡系統(tǒng)和人工氣腹儀[1]。幫助患者取平臥位,頭部低30°,向左傾斜15°體位,然后在患者的右下腹位置,進入10mm的Trocar,然后在恥骨上端2cm的位置以及左下腹位置各切開0.5cm的切口,將操作器械放入其中,尋找闌尾,將闌尾和與其粘結的組織進行分離,將闌尾動脈進行結扎,采用電凝刀將闌尾切除,對闌尾進行三重結扎,然后在2-3結扎之間,將闌尾切斷,使用電凝方式對闌尾粘膜進行燒灼,隨之將闌尾切斷。從右下腹孔將闌尾取出,如果患者體內膿液比較多,可以置入引流管;如果沒有化膿情況,則對切口進行清理并縫合[2]。
1.3 評價指標
對比兩組患者手術時間、手術出血量、排氣時間、住院時間。同時統(tǒng)計患者切口感染率。
1.4 統(tǒng)計學分析
采用SPSS16.2軟件行統(tǒng)計學分析,計數(shù)資料采用(%)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χ2、t檢驗,選擇表示計量資料,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表1 2組患者手術治療效果比較
表1 2組患者手術治療效果比較
組別 手術時間(min)手術出血量(mL)排氣時間(d) 住院時間觀察組(n=40) 42.52±10.36 6.63±8.89 18.65±0.98 5.82±1.52對照組(n=40) 58.81±15.42 15.56±12.71 26.38±2.67 8.93±2.58 t值 8.212 15.424 6.038 6.58 P值 <0.05 <0.05 <0.05 <0.05
對兩組患者手術情況進行對比,結果顯示:觀察組手術時間、手術出血量、排氣時間、住院時間均低于對照組,2組差異顯著(P<0.05),見表1。
此外,對兩組患者手術切口感染情況進行對比,觀察組40例患者中,出現(xiàn)1例患者切口感染,對照組40患者中,出現(xiàn)5例切口感染,觀察組切口感染率為2.5%,對照組手術切口感染率為12.5,兩組患者差異顯著,具備差異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急性闌尾炎屬于普外科中一種常見病和多發(fā)病,發(fā)病率極高,病情發(fā)展快。闌尾炎早期患者在早期,臨床表現(xiàn)主要是右下腹疼痛,出現(xiàn)明顯的壓痛和肌緊張情況[3]。傳統(tǒng)治療方式主要是采用開腹手術,開腹闌尾切除術是普外科當中最為常用的一種手術方式,操作簡單,技術難度低,手術者容易掌控,手術時間不長,同時手術費用較低[4]。但是伴隨著醫(yī)療技術的逐漸發(fā)展,腹腔鏡技術逐漸成熟起來,越來越多的醫(yī)療工作者開始選擇腹腔鏡方式為患者進行治療。采用腹腔鏡手術方式進行治療,創(chuàng)口小,并發(fā)癥發(fā)生率低,患者康復時間短,手術時間短,臨床療效顯著[5]。
本研究對比開腹小切口闌尾切除術和腹腔鏡闌尾切除術的臨床效果,結果顯示:觀察組手術時間、手術出血量、排氣時間、住院時間均低于對照組,觀察組切口感染率為2.5%,對照組手術切口感染率為12.5,兩組患者差異顯著,具備差異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和開腹小切口闌尾切除術相比,腹腔鏡手術治療闌尾炎臨床療效顯著,安全、創(chuàng)口小、患者恢復快、并發(fā)癥發(fā)生率低、住院時間和手術時間均比較短。采用腹腔鏡手術方式對闌尾炎手術患者進行治療,患者所承受的痛苦也比較小,切口不容易感染,因此值得在臨床上應用和推廣。
(作者單位:重慶市九龍坡區(qū)人民醫(yī)院普外科)
[1]李保營.對比分析腹腔鏡闌尾切除術與開腹闌尾切除術治療闌尾炎的臨床效果[J].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2016,(15):45+49.
[2]王秀彬.腹腔鏡闌尾切除術與開腹闌尾切除術治療急性闌尾炎的臨床比較研究[J].中國社區(qū)醫(yī)師,2015,(27):36-37.
[3]王懷科,朱澤衛(wèi),王浩龍,李增輝.腹腔鏡和開腹闌尾切除術在治療急性闌尾炎中的臨床對比分析[J].中國煤炭工業(yè)醫(yī)學雜志,2015,(09):1510-1514.
[4]王勇,彭永光,李奕瑾.開腹與腹腔鏡闌尾切除術治療穿孔性闌尾炎的臨床效果比較[J].臨床軍醫(yī)雜志,2015,(01):10-13.
[5]馬博,楊旭,任菲.腹腔鏡闌尾切除術與開腹闌尾切除術在治療老年患者中的臨床療效比較[J].現(xiàn)代預防醫(yī)學,2012,(16):4314-4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