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蓋利
一個風平浪靜的凌晨,5點鐘左右,在英格蘭南部海邊,史蒂芬尼·羅森正坐在自行車上注視著海面。他的自行車上附有兩個螺旋式推進器,他的頭上是一艘小型的齊柏林式飛艇。
羅森試驗性地踩了幾下,飛艇就向空中升去,要不是有一根繩子把它固定在海岸上,它就向海面上空飛去了??雌饋碚嫦衩商帷づ缮矂F在表演,但是對于羅森來說,這個行動不是搞笑。羅森是一名法國飛行員,他要在這里完成一個重要的使命——乘腳踏動力飛艇飛過英吉利海峽。
過去5年里,羅森一直在致力于研制腳踏動力的飛艇,直到近日,他終于制作出來了。但因天氣不好,他準備了幾個月都沒辦法進行試飛?!白畲蟮膯栴}是風,在踩腳踏飛艇飛行的時候,就算碰到平常如在臉上吹氣一樣的微風,也跟遇到大風一樣?!绷_森說。
羅森預計在英吉利海峽上空飛行五個小時,要想不遇到風是很難的。羅森說:“在五月、六月會有幾天沒有風,在九月、十月會有一兩天沒有風,只能在這些月份里抓準機會試飛。為了等沒風的天氣,我往往要在英國待上一個月?!?/p>
約六十米長的飛艇為什么對風那么敏感呢?因為它太輕了,這艘飛艇由聚酯做成,外面涂了一層纖維B作為保護層。飛艇的下面用碳纖維連接著一輛做成小船形狀的自行車,自行車的兩個輪子是螺旋槳。在沒載人的情況下,整套設備的重量只有80公斤。
飛艇容易受風影響的另一個原因是它的動力太小,它僅僅依靠羅森的雙腿,通過腳踏帶動各種傳動裝置。螺旋槳的平均轉速大約每小時15千米,這就意味著只要有每小時大約10千米的輕微逆風,就會延長飛行時間,再大一點的風就會把飛艇吹落到海里。
除了提供動力,螺旋槳還能操縱飛艇。羅森說:“如果我要向前飛,就把兩個螺旋槳都調向正前方;如果我想轉彎,我把一個調向前方,一個調向后面;如果我想升高,就把兩個螺旋槳調到水平方向,像直升機原理那樣。當然,飛行時的操作可沒有這么簡單,如果有點風,我就要不斷地微調高度和方向。這種時候,操縱飛艇像踩腳踏一樣費勁?!?/p>
羅森要面對的不僅是風,還有空氣的對流。如果被卷進對流層,飛艇可能會爆炸。羅森說:“如果我在早上或在晚上飛行,就不用對付空氣的對流問題。但如果我在白天被卷進對流層,那就完了。氣球有一個閥,可以調節(jié)氣壓。但如果我升高太快,就來不及調節(jié),只能用刀把它割破。有人說,帶個降落傘可能保險一點,但我覺得熟練操縱飛艇才是重要的,才是挑戰(zhàn)成功的關鍵?!痹陲w行過程中,羅森最好保持在約30米的高度,這樣才不會被卷進對流層。但在這么低的高度,受海潮形成的風影響比較大。
自從伊卡洛斯用羽毛和石蠟當翅膀,達·芬奇創(chuàng)造所謂的撲翼飛機,人類一直沒有中斷過靠自身力量飛行的嘗試。1959年,英國皇家航空協(xié)會成立了“人體動力航行器”小組,投資5萬英鎊(約合人民幣43萬元)制作了一架人體動力飛機,不過只飛了個總長不到500米的“8”字形就摔散了。1977年,一架由保羅·麥克雷迪制造、布賴恩·艾倫試飛的名叫蜘蛛禿鷹的人力飛行器試飛成功。1979年,麥克雷迪和艾倫制造出蜘蛛信天翁飛行器,成為第一架成功飛越英吉利海峽的人力飛行器。
是什么使人們冒著致殘或死亡的危險去駕駛人力飛行器飛越英吉利海峽呢?羅森說:“可能是受電影《外星人》的影響,在影片中,艾略特踩著一輛能飛的自行車飛過月光下的叢林。飛越英吉利海峽是我5年來的夢想,我一定要實現它?!?/p>
羅森的飛艇裝置了以下設備:
1.一輛特制的自行車。由很輕的鋁管裝成,有碳纖維吊在氣球上。
2.動力。兩個螺旋槳作動力,由腳踏帶動。
3.操縱裝置。方向盤可以控制飛艇向前、向后、向上、向下和轉彎。
4.氣球。裝有氦氣的氣球,里面是聚酯,外面用纖維B防紫外線。
5.設備。高度計、全球定位儀、指南針、航天用無線電臺、航海用無線電臺。
6.安全措施。氣球上有閥門調節(jié)氣壓,如果情況緊急,飛行員可以用隨身帶的刀把氣球刺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