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 潔
(開封市醫(yī)學科學研究所,河南 開封 475000)
個體化心理護理對改善腦?;颊卟涣记榫w的影響
林 潔
(開封市醫(yī)學科學研究所,河南 開封 475000)
目的探究心理護理對腦?;颊卟涣记榫w的影響。方法 選取2014年7月~2016年7月入住本院的腦?;颊?72例作為研究對象,并將其隨機分為兩組,A組83例,采用腦梗塞的常規(guī)護理;B組89例,在A組常規(guī)護理和SAS、SDS心理分析的基礎上針對性地強化心理護理。使用焦慮自評量表(SAS)和抑郁自評量表(SDS)對患者入院前后的心理狀態(tài)進行分析。結果 治療前兩組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相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B組患者的焦慮和抑郁的心理狀態(tài)評分明顯高于A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心理護理能夠改善腦?;颊叩牟涣记榫w,提高治療效果。
心理護理;腦梗;不良情緒
腦梗死是一個越來越被大家關注的疾病名詞,不僅是因為它的高發(fā)率,更是因為它容易造成死亡,存活的腦?;颊叱_z留有較嚴重后的遺癥,使患者喪失行動能力的同時,也給患者和家屬造成巨大的心理創(chuàng)傷。近年來,隨著中國老齡化的日益加重,關注老年人的心理健康,讓老年人渡過一個健康幸福的晚年生活,是我們每個人都應關注的話題。本文旨在探討針對性的心理護理對腦?;颊卟涣记榫w的影響,以提高腦?;颊叩闹委熜Ч?,現(xiàn)報道如下。
選取2014年7月~2016年7月入住本院的腦梗患者172例作為研究對象,其中,男98例,女74例。將其隨機分為兩組,A組男50例,女33例,年齡40~89歲,平均年齡(53.6±15.2)歲;B組男48例,女41例,年齡39~87歲,平均年齡(52.7±14.8)歲。A組患者采用藥物治療加常規(guī)護理的一般方法,B組患者在A組的治療方法基礎之上針對性地強化心理護理。本研究所選取的患者均神志清楚且無任何精神病史,能夠正確的表達自己并回答問題。
分別于心理護理實施之前及之后,采用焦慮自評量表(SAS)和抑郁自評量表(SDS)對患者入院時和出院后的焦慮和抑郁狀況進行評價,這兩個量表均包括20個問題且計算方法相同:按照4級評分的方法進行評價,所得的各項結果相加得到粗分,再乘以1.25得到標準分,對照這兩個評價表的中國分值標準,其中焦慮自評量表(SAS)的得分在50分以上者即表示該受評者有焦慮情緒,得分越高焦慮情緒越重;抑郁自評量表(SDS)得分在53分以上者即表示該受評者有抑郁情緒,得分越高抑郁情緒越重,將所得患有焦慮(或抑郁)情緒的患者人數(shù)除以各組總人數(shù)得到焦慮(或抑郁)人數(shù)的發(fā)生率。
由于腦梗后患者多出現(xiàn)生活不能自理,失去勞動能力的情況,患者會出現(xiàn)恐慌、焦慮、抑郁、煩躁易怒的心理并伴有很明顯的失落、孤獨、猜疑、絕望等情況,有些患者會變得特別脆弱,沒有安全感,特別依賴他人,而有些人則會否認自己的病情,高估自己的身體狀況,不聽別人的勸阻而從事一些自己力所不能及的事情。面對此時期患者復雜多變的情緒及心理狀態(tài),護理人員應做到以下幾點:
1.3.1 深入了解患者的心理及家庭關系和社會角色
人與人之間的良好交流存在于互相信任的基礎之上,良好的護患關系更是如此。深入了解患者的家庭關系和社會角色有助于及時了解患者的心理及需求,從患者的角度思考問題,急患者之所急,想患者之所想。讓患者卸下心防,對自己充分信任,能夠很好的提高患者的依從性,對護理工作和康復訓練的開展尤為重要。
1.3.2 為患者提供良好且舒適的住院環(huán)境
干凈、整潔、舒適的生活環(huán)境能夠愉悅人們的身心,對于敏感的腦梗后患者,除了生活環(huán)境的干凈整潔外要特別注意按照患者病情的輕重程度分開居住,重癥患者單獨居住以免受到外界打擾能更好的休息,癥狀較輕的患者可以居住在一起,避免患者之間相互比較從而加重心理負擔。另外需要特別注意的是,由于腦梗后患者會有存在自殺輕生的念頭,病房及陽臺外需加裝防護網,防止患者跳樓,還要避免患者可以傷害自己和他人的物品存在。
1.3.3 鼓勵患者及早開展康復訓練
但是與此同時要注意訓練要做到循序漸進,力所能及。告訴患者凡事都有一個過程,每天樹立一個小目標,不要高估自己的能力而冒進,避免因達不到自己預想的目標而產生悲觀失望的挫敗感,從而對康復訓練產生消極心理失去信心。告誡家人,鼓勵患者對于力所能及的事情自己做或者家屬的幫助下做,孝順是好事,但是不要事事都代替患者完成,這是不利于患者身體機能的恢復和心理健康的。這樣會使患者一部分患者感到自己沒有用了,事事都需要別人來幫忙,已經成為了子女的負擔而暗自傷神,而有些患者在適應了凡事都有別人代勞后會產生嚴重的依賴心理,行為會變得像小孩子十分幼稚,希望自己身邊時時都能夠有人陪伴,一旦身邊沒有人就會哭鬧、發(fā)脾氣,感覺子女對自己照顧不周,害怕被家人拋棄。
1.3.4 豐富患者的住院生活
由于醫(yī)院單調的生活及身體機能的障礙,患者會有大把大把的空閑時間,久而久之就會產生空虛、寂寞的感受,漸漸的對事物失去興趣更有甚者會漸漸抑郁想要結束自己的生命。因此要讓患者覺得在醫(yī)院生活也可以豐富多彩,并不會因為住院就整天死氣沉沉。豐富患者的住院生活形式多種多樣,可以鼓勵患者根據自己的興趣收聽廣播、看電視等,或者在醫(yī)院設立圖書角,分類擺設各類報刊、小說、雜志等等書籍,讓患者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借閱;還可設立休閑娛樂室,在屋內放置各種棋牌等活動設施。通過豐富多樣的娛樂休閑方式可以陶冶患者的情趣味,穩(wěn)定患者的心緒,還可以增加病友之間的交流,讓大家相互鼓勵,共同進步。同時應提醒家屬要多多看望和陪伴患者,以便及時發(fā)現(xiàn)和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緒。
1.3.5 對患者及家屬進行健康指導
指導家屬為不能行動癱瘓臥床的患者定時翻身和變換體位,對有關部位進行按摩以防止壓瘡的產生,提醒患者及家屬對引起腦梗的疾病如: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等疾病的防治,以防止腦梗的復發(fā)。要讓患者養(yǎng)成健康的飲食習慣,吃飯除了要低脂、低糖、低鹽外,還應特別注意增加優(yōu)質的蛋白質攝入量。另外,適量的運動更是增加機體活力的有效保證,鼓勵患者選取合適的時間參加一些戶外運動能夠很好的愉悅身心,同時生活中還要時刻保持樂觀和積極向上的生活態(tài)度。
在患者入院1周內進行第一次測評,出院1周內在原有測評的基礎上進行第二次測評。評價時應詳細向患者說明測評的意義并得到患者的充分理解,這樣才能讓患者積極配合測評,保證測評的真確性。
采用SPSS 12.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shù)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百分數(shù)(%)表示,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腦?;颊呷朐阂恢軆華組患者有44例出現(xiàn)焦慮情緒,發(fā)生率為53%,B組有50例,焦慮發(fā)生率為56.1%,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出院一周后A組有52例出現(xiàn)焦慮情緒,發(fā)生率為62.6%,B組有43例,焦慮發(fā)生率為48.3%,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者患者治療前后SAS評分表比較(±s,分)
表1 兩者患者治療前后SAS評分表比較(±s,分)
注:A組表示采用腦梗常規(guī)護理;B組表示在A組護理的基礎上針對性加強心理護理;與同組治療前相比Ρ<0.05;與A組治療后相比Ρ<0.05
組別 n 治療前 治療后A組 83 58.43±8.32 59.86±9.17 B組 89 59.27±8.69 47.76±9.63
腦梗患者入院一周內A組患者有30例出現(xiàn)抑郁情緒,發(fā)生率為36.1%,B組有33例,抑郁發(fā)生率為37.1%,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出院一周后A組有38例出現(xiàn)抑郁情緒,發(fā)生率為45.8%,B組有29例,抑郁發(fā)生率為32.6%,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者患者治療前后SDS評分表比較(±s,分)
表2 兩者患者治療前后SDS評分表比較(±s,分)
注:A組表示采用腦梗常規(guī)護理;B組表示在A組護理的基礎上針對性加強心理護理;與同組治療前相比Ρ<0.05;與A組治療后相比Ρ<0.05
組別 n 治療前 治療后A組 83 57.66±11.83 60.32±12.64 B組 89 68.31±10.17 48.29±11.18
根據本文的研究結果來看,入院時兩組腦梗患者SAS和SDS評分基本相同,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經過治療后,A組患者的焦慮和抑郁情況不但沒有得到緩解,反而呈現(xiàn)上升趨勢;B組患者在接受了針對性加強的心理護理后焦慮和抑郁的情緒得到改善,與入院時相比明顯降低,與對A組相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與以往相關研究相比,本研究重點在于針對不同患者的家庭背景,生活經歷,性格等的個體差異性,找到患者產生不良情緒的根源,對癥護理,以更好的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緒,得到理想的治療效果。在研究的同時還發(fā)現(xiàn)B組患者的依從性也明顯高于A組,患者肢體功能的恢復情況也相對較好。
腦?;颊咴诿撾x生命安全后會產生各種各樣的后遺癥,面對這些后遺癥,患者會產生不良心理和負面情緒,這樣不但會影響病情的治療,還會影響患者的康復訓練,長此以往惡性循環(huán)會使患者悲傷絕望,更有甚者會放棄生命走向絕路,對社會和家庭造成了沉重的打擊。心理護理能夠改善腦?;颊叩牟涣记榫w,提高治療效果。如果護士能夠準確地把握患者的心理變化并積極采取相應的措施,就能夠使治療取得更好的效果,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減少更多悲劇的產生,造福于社會和家庭。
[1] 李芳芹.87例腦梗塞后遺癥老年患者的心理護理[J].當代護士,2011,(5):144-145.
[2] 馬彩霞,王雪梅,袁艷平.腦梗塞患者的心理護理[J].延安大學學報(醫(yī)學科學版),2009,7(2):65-66.
[3] 魏傳珍.腦梗塞康復期患者心理護理[J].中外醫(yī)療,2014,33(1):156-157.
R473.74
B
ISSN.2096-2479.2017.41.41.02
本文編輯:劉欣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