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春廷
摘 要 市政道路是城市交通體系中的重要基礎設施。路基既是路線的主體又是路面的基礎,路基施工質量直接影響到路面的使用效果,因而路基施工質量是整個公路工程的靈魂所在。本文論述了路基施工作業(yè)程序和質量控制要點,最后對路基施工中常見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解決方案。
關鍵詞 市政道路 路基 施工工藝 控制措施
中圖分類號:TU99 文獻標識碼:A
1市政道路路基工程施工工藝
1.1測量、放樣
在工程開工前,就要依據圖紙及有關規(guī)定進行線路和高程的復測, 對水準點及控制樁的核對和增設, 而并還要對路線橫斷面進行測量與繪制。在測量放線前一定要檢測所使用的儀器,查看儀器是否損壞,測量精度是否能夠達到要求;在儀器安置后,要對三腳架是否牢固進行檢查,架腿伸縮是否靈活,以及各種制動螺旋、微調螺旋、對光螺旋以及腳螺旋能否正常工作,望遠鏡及讀數顯微鏡成像是否清晰可辨等等。測量工作也一定要遵循“從整體再到局部,先控制后碎部”的原則。有以下幾個主要步驟:控制點(樁)的閉合, 準確的定位道路中線,對道路原狀橫斷面的測量,確定設計道路邊線,進行管線定位及測量,模板邊線及高程, 竣工高程還有線型。
1.2路基填方施工
采用自卸汽車定點卸土來進行土層攤鋪,利用推土機進行初平,平地機復平。邊角、障礙點實行人工配合的綜合方式。要自中間向兩邊設置3%橫坡,再進行每層碾壓前,都要檢查松鋪厚度、平整度、含水量、邊線、中線等相關的參數,合格以后才可以進行下一步的碾壓。在碾壓時要采用14t 振動壓路機來進行施工。第一遍靜壓,之后要先慢后快、由弱到強、由邊部向中央、由低處向高處,縱向進退式進行。在橫向要重疊0.4m,相鄰區(qū)段縱向重疊1.2m,在碾壓時要達到無漏壓、無死角、確保碾壓均勻。
1.3路基挖方施工工藝
在開挖之前,要首先清除開挖施工范圍內的表土、雜草等,采用自上而下逐層挖掘的方式,挖掘采用橫挖法。應先對開挖的位置進行勘察, 現場擬定施工方案,在報監(jiān)理工程師,經批準后,再進行施工。在施工中要注意:平曲線外邊溝溝底縱坡與曲線前后的溝底進行銜接,在曲線內側不能夠有積水或外溢現象發(fā)生; 在路基交接處的邊溝要徐徐引向路堤兩側的天然溝或排水溝, 防止對路堤進行沖刷; 所有排截水設施都要滿足 溝基 要穩(wěn)固、溝形要整齊、坡底要平順,這樣可以防止排水對路基產生危害。截水溝棄土置于路塹與截水溝間, 形成土臺,土臺邊坡腳距塹頂的距離要大于等于設計所規(guī)定的要求。
1.4路基防護工程施工
作為提高路基強度及穩(wěn)定性必不可缺少的環(huán)節(jié), 路基防護在大多數情況下是采用漿砌片石擋土墻、漿砌片石護坡、綠化種植護坡等方式進行的。砌筑材料應當采用結構密實、質地均勻、不易風化而且沒有裂縫的硬質石料, 其抗壓強度要大于30MPa,并且要盡量選用較大的石料砌筑。漿砌片石擋土墻砌筑要按照“先砌角石、再砌面石、最后砌腹石”的順序依次 來進行砌筑。角石 應當選取那些比較方正、大小適宜的石塊而且要經過稍加 清鑿,在角石砌好后要將線移掛到角石上,然后再砌面石,面石要留一些填腹石料的缺口, 在砌完 腹石 之后再進行 封砌 缺口。
2市政道路路基工程施工控制要點
(1)要認真熟悉圖紙。
在經過復測后,要檢查與設計是否有誤;為滿足施工期間引用的需要,在中線復測中增設臨時水準基點標高和加樁的地面標高;在進行每道工序施工測量放線時,測量誤差都要在規(guī)范要求之內, 保證縱橫斷面定位的精度, 使施工路基及構造物的定位以及幾何尺寸要滿足設計質量要求;而且還應注意道路下面覆蓋的管網路線,以免在施工中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2)在進行路基挖方時,應注意開挖程序,預留碾壓沉降高度, 而且還要有處理超挖或土質松軟地段相應的措施。比較常見的軟土類別有淤泥、淤泥質粘土、沖填土、雜填土等幾種。在進行現場管理中的重點是:保證設計單位出具齊全的相關地質勘測資料;而且還要全面了解軟土的厚度、成因、物理化學特性以及各項相關的力學指標;根據地質勘查的資料,選擇恰當處理方案,更加完善設計;而且還要選擇有利季節(jié),盡早安排施工,以 確保足夠的工后沉降期。
(3)路基填土要選擇合適的土料,而且還得經過最大干密度、最佳含水量、液塑限、承載比、級配等相關的試驗后來合理選用。在填土中不得含草、樹根等一些雜物,不同種類的土也必須要分層分段進行填筑, 不得混雜進行填充。
(4)要嚴格控制填土的壓實質量。能夠影響填方壓實的因素主要有土類、含水量、壓實功能、土層厚度等相關因素。要想控制好路基壓實的質量,在首先就要應充分認識影響壓實的各種因素, 然后在根據現場的實際情況來確定采取的技術措施,而且還要充分發(fā)揮現場機械的工作效率, 要確保各層壓實的質量達到了規(guī)定的壓實標準。
(5)要分層填筑,分層碾壓。再進行細粒土填筑時,在使用16~20t的振動壓路機時,壓實厚度要控制在30cm左右。在進行道路邊緣、檢查井、雨水井周圍以及溝槽回填等不能使用壓路機碾壓的部位施工時,就要采用 夯機 進行夯實或者是采用人工夯實的辦法,層厚也要控制在15cm~20cm之間,夯擊面積應重疊四分之一至三分之一。
3施工易出現的問題及處理方法
3.1要保證達到壓實標準
由于采用的施工方法不對,路基的壓實度可能會達不到設計要求,致使路面產生病害。防治辦法就是,對于不同的土質,不能采取混合填充的辦法,對不同的土質進行擊實試驗,要通過鋪筑試驗路來獲得相關的技術參數來指導施工,以確保壓實的質量,在整個施工過程中,要經常檢驗縱橫坡度,以確保每層土的厚度是均勻的,壓實度也要均勻,在橋頭涵洞處要規(guī)范填土,也要達到相應的壓實標準。
3.2嚴格控制填土的質量
在進行路基填土時,不經過選擇,把表層土、帶草皮的土及腐殖土等不合格的土質填入路基,就會導致路堤出現強度不均勻,因此會達不到壓實標準,甚至是出現路基沉陷等嚴重的質量問題。
參考文獻
[1] 劉穎.市政道路工程路基施工技術淺析[J].科技創(chuàng)新與應用,2012(02).
[2] 黃春梅.市政道路施工質量控制的有效措施[J]. 交通世界,2011 (0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