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金梅++韓蓓蓓
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更加注重提升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要求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發(fā)揮出培養(yǎng)學生語文興趣,促進學生有效學習的實際作用。但是,當前小學語文課堂教學還存在教學效率低的問題,不僅教學資源被浪費,而且教師工作壓力大,沒能滿足學生的語文學習需求。
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策略實施有效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必須針對學生的興趣需要,采用正確的教學方法,合理的教學模式,吸引學生主動參與到語文教學活動中來。在新課程理念的關照下,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已經(jīng)不能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無法滿足學生日益?zhèn)€性化的語文學習需求,需要教師進行必要的改進。
一、影響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問題
1.教學模式過于僵化
首先,語文課堂上能引發(fā)學生主動思考的教學活動少,存在著語文教學理論性過強和實踐性較低的問題。其次,沒能根據(jù)學生的個性需要進行針對性的教學,不僅教學內(nèi)容不符合學生的情感和生活經(jīng)驗,而且存在嚴重的照本宣科的現(xiàn)象,不同水平的學生沒能在語文課堂上得到有效學習。
2.教學內(nèi)容過于死板
首先,受傳統(tǒng)應試思維影響,小學語文課堂不同程度存在著圍繞考試進行教學的現(xiàn)象,課堂教學的傾向性過于明顯,使課堂教學內(nèi)容過于單調(diào),無法滿足學生的興趣需要。其次,還有的語文課堂教學內(nèi)容過于復雜,存在圍繞語文知識講語文的現(xiàn)象。教師不能結合實際生活讓學生認識到語文知識的價值,無法在語文教學中給學生良好的審美和娛樂體驗,使學生喪失了語文課堂的熱情。
3.學生學習壓力較大
首先,來自教師強調(diào)學習成績的壓力,使學生產(chǎn)生了一定的厭學情緒,學生沒能在語文課堂上保持很好的注意力。其次,還有的學生受來自家長與學校的雙重壓力,再加上課堂教學效果不好,學生理解語文知識困難,沒能在課堂上發(fā)現(xiàn)語文活動的興趣,會形成目標與現(xiàn)實的較大差距,嚴重的影響了學生的學習效率。
二、構成小學語文有效課堂教學的基本要素
1.設置必要的語文教學情境
情境是吸引學生的重要教學元素,只有為學設置符合其心理需要的教學情境,才能激發(fā)學生豐富的聯(lián)想,促進學生專心有效的投入到語文課堂教學活動中。首先,教師應當注意結合學生的心理,為學生創(chuàng)設可以激發(fā)學生興趣的情境,利用情境來促進學生開展豐富的語文學習活動。其次,教師應當運用情境引發(fā)學生積極思考,提出在情境關照下引發(fā)學生聯(lián)想的問題,并且以簡單易懂的問題,配合情境來啟發(fā)學生思考。情境是構成學生學習語文知識的良好氛圍和載體,可以發(fā)揮出語文課堂的重要作用。
2.合理調(diào)配學生個性與思維
在新課程標準理念的影響下,當代語文課堂教學應當更關注學生的個性特征,圍繞學生的個性需求,為學生安排有針對性的教學內(nèi)容和實踐活動。語文課堂教學應當圍繞學生個性與思維習慣開展有效的教學活動。首先,語文課文中蘊含著豐富的語境、有大量美好生動的詞匯等教學素材,教師可以根據(jù)學生的個性和興趣需要,運用不現(xiàn)的教學素材來吸引不現(xiàn)學生的注意力,力求引導所有學生從不同的角度來參與語文教學活動。其次,教師應當注重在語文課堂上為學生講解文章的思想內(nèi)涵,為學生創(chuàng)設開放性的話題,引導學生在課堂上表達自己的思想觀點,同時對學生的思維習慣進行必要引導,使學生感受語言文化魅力的同時,能得到來自語文課堂的閱讀、審美和思維方面的訓練。
3.引導開展趣味性課堂互動
趣味性的互動是吸引學生參與課堂教學活動,引導學生主動思考語文知識的重要途徑。只有通過趣味性的活動,才能更好的吸引學生參與到鍛煉學生語文能力的各項活動中來。首先,教師應當為學生創(chuàng)設游戲性強、競爭性強、互動性強的活動,引導學生在更流暢的活動氛圍中開展教學活動。其次,教師應當促進學生與教師,學生與學生之間進行必要的互動,能夠融洽的交流氛圍中,吸引學生的主觀注意力,讓所有學生都能獲得愉快的學習體驗。第三,為了順利的開展語文課堂活動,應當注重難度的把握,掌握好課堂活動的節(jié)奏,留給學生必要而充足的時間。
三、提升小學語文課堂有效性的主要方法
1.充分利用信息技術進行教學
以信息技術手段為代表的現(xiàn)代教學技術是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的重要工具,教師應當在語文課堂上充分的利用這些工具,全面提高語文課堂教學的效率。首先,利用信息技術工具解決學生的學習困難,例如,可以用豐富的圖像來引發(fā)學生聯(lián)想,促進學生理解詩詞的語境,促進學生生動的感知不熟悉的意象等。其次,還可以用多媒體給學生營造聲情并茂的環(huán)境氛圍,促進學生對類似《桂林山水》等寫景狀物的散文有更加直觀的感受。第三,配合音樂與視頻,促進學生深刻體會文本的情感,例如,在《望天門山》的教學中,可以在情景交融的視頻畫面中,促進學生深刻的體會作者的情感,讓學生陶醉在深邃的意境中。
2.合理恰當?shù)剡\用多種教學方法
提升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需要合理調(diào)配語文教學資源,運用恰當?shù)慕虒W方法講述不同的教學內(nèi)容。首先,注重聽說讀寫的綜合教學,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注重講練結合,能夠從多個角度訓練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達到融會貫通的效果。其次,注重講授法與啟發(fā)法的配合運用,在深入淺出的講授語文教材內(nèi)容的同時,引發(fā)學生對語文問題的積極思考,促進學生對語文知識進行深入的理解,進而形成學生的語文能力。第三,根據(jù)語文教學內(nèi)容,結合學生生活實際,進行必要的引申教學,擴展學生的語文視野,培養(yǎng)學生在有效的課堂教學時間里獲得更大進步。例如,在進行《將相和》的教學中,引導學生對文中人物進行評價,引發(fā)學生就“胸懷”的話題進行討論,鼓勵學生大膽暢談感想。
3.重視發(fā)揮教學評價的積極作用
必要的課堂評價可以找準學生努力的方向,及時對學生進行必要的引導,使語文課堂教學沿著正確的軌道前進。首先,教師應當重視發(fā)揮評價的作用,在學生回答問題,課堂教學活動等不同階段,運用具體的評價手段對學生進行必要指導。其次,根據(jù)學生的具體情況實施具的評價手段,保證評價的合理性與針對性,不僅能夠運用評價激發(fā)學習興趣,而且引導學生對語文問題進行深入思考,提升教學評價的有效性。第三,教學評價應當發(fā)揮出對學生的定位作用,積極學生主動性和積極性同時,能夠更好的運用評價手段使學生主動提高學習的主動性。
4.結合實際進行探究與合作教學
在小學語文新課程教學理念的指導下,教師應當注重使用探討與合作教學的方法,這樣不但能促進學生進行必要的課堂訓練,而且可以幫助學生深入學習語文知識,扎實的掌握語文技巧,促進學生全面提高語文能力。首先,科學的設計語文問題,引導學生舉一反三的回答問題。例如,在《坐井觀天》的教學中,教師可以提高學生青蛙跳到井外會發(fā)生什么?然后引導學生對青蛙跳出井外的感受進行豐富的聯(lián)想。其次,語文課堂應當發(fā)揮學習小組的作用,引導學生依靠小組活動,不斷地在小組同學的互相幫助和討論中研究語文問題,促進學生提高語文能力。
四、結論
筆者簡要地論述了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不高的問題和主要原因,總結了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基本方法。為了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必須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fā),將教學目標與教學手段充分結合,根據(jù)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和興趣愛好,為學生設備較為理想的語文學習情境,從而激發(fā)出學生對語文學科的熱情,促進學生更好地學習語文知識。
參考文獻:
[1]金翎.小學語文課堂有效教學研究[J].湖南師范大學學報,2012,(03):22-23.
[2]常麗艷.小學語文課堂有效教學模式探究[J].才智,2013,(08):186-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