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琳琳++李倩偉
基于思維導圖的定義,分析了當下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出現(xiàn)的問題,最后結(jié)合思維導圖的應用方法,分析了思維導圖在初中英語閱讀中的應用,對于研究思維導圖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思維導圖初中英語閱讀教學應用分析目前,我國的初中英語教學中,在教授英語閱讀課時,教師都習慣用直接翻譯閱讀文章,給學生畫出文章中的重點的字、詞、句,讓學生直接背誦。本來是聯(lián)系學生閱讀能力的一堂課,往往會上成翻譯課。這種傳統(tǒng)的上課模式為何一直存在?主要是,教材雖然在不斷的改革,英語閱讀文章的難度不斷增加,但是教學課時是固定的,為了跟進教學進度,老師往往會忽視對待教學方式的改革和創(chuàng)新,減少了學生自主閱讀文章的時間,而學生的學習又比較被動,課下很少自己去主動閱讀。
在日常的英語閱讀中,如果使用思維導圖便會使比較復雜、繁瑣的內(nèi)容清晰的顯現(xiàn)出來,能幫助學生更紅的理解學習內(nèi)同,更容易記住所學內(nèi)容,有利于學生在練習習作時更好的組織材料。本文就思維導圖的定義、英語閱讀在初中教學中為何使用思維導圖,進行了詳細說明。
一、思維導圖的定義
思維導圖(mindmapping),又叫心智圖。它是表達發(fā)射性思維的有效的圖形思維工具,簡單而且快速,是一種新型的思維工具。思維導圖就像人的神經(jīng)細胞一樣,有一個點出發(fā)分散出許多條線。
思維導圖具有發(fā)散思維的特征,要把思維和注意力集中到中心圖形上,由中心圖形向四周發(fā)散出成千上萬個關(guān)節(jié)點,每個點代表于中心圖形相關(guān)聯(lián),而每個關(guān)節(jié)點還可以繼續(xù)以自己為中心向外發(fā)散,進而呈現(xiàn)出一個放射性的結(jié)構(gòu)。這種互相咬合的鏈接方式可以極大的發(fā)揮出思維和注意力的全部作用,幫助個人理解記憶相關(guān)的知識內(nèi)容。
二、在教學中存在的英語閱讀問題
英語閱讀教學的主要工作在于擴大學生的詞匯量,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加學生的英語能力。在英語閱讀教學中要求學生運用已經(jīng)熟悉的知識點,對所給材料進行閱讀分析、感知、推敲,使其能夠理解材料的內(nèi)容。在傳統(tǒng)的英語教學中,過多的對材料中的詞、句進行講解,要求學生只背誦重點詞、句,往往忽視了如何教會學生更好的去理解文章的含義,不能充分了解英語文章的行文脈絡。從而使學生在英文寫作中錯誤頻發(fā)。這種只關(guān)心詞、句的教學方法給學生也帶去了錯誤的引導,使得學生在閱讀學習上越偏越遠。
此外,教師把主要精力放在對閱讀材料中的詞、句和知識點的分析上,卻忽略了對材料本身的整理分析理解。導致學生僅僅停留在對于閱讀材料的表層含義的理解,成為“井底之蛙”,這種教學方式方法極大的阻礙了學生在進行閱讀學習的興趣,甚至會對學生產(chǎn)生負面的影響,使得學生難以接受英語的相關(guān)教學,從而影響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以后的學習能力,致使學生閱讀水平很難提高。之所以會出現(xiàn)這種情況,大部分教師會把問題歸于學生的閱讀量少、詞匯量少,等等,因此會讓學生背誦大量的英文單詞,進行大量的英語文章閱讀練習。這樣不僅浪費時間,而且達不到預期的效果,還嚴重影響了學生對于英語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傳統(tǒng)閱讀教學中會忽視對學生英語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僅僅是為了閱讀而閱讀,根本達不到預期教學效果。
三、思維導圖在初中英語閱讀中的應用
1.用圖表的形式把文章中的地點、人物、事情、數(shù)據(jù)等做出比較。(To compare and contrast people,places,events,ideas,qualities,descriptions,or facts)。比如,Go for it初中閱讀課Should I be allowed to make my own decision這課。我們可以先找出文中的話題——hobby。接下來讓學生分組討論,看看青少年和家長對hobby的看法有什么不同。
然后讓學生根據(jù)自己對文章的初步了解,默讀課文,了解文章大意,概括段落大意。
這樣可以讓學生通過對文章大意的了解,掌握課文的細節(jié)和重點知識。在這篇課文的學習中,讓學生通過比較,更好的了解文章的主旨和細節(jié)知識點,引導學生把所學的知識運用到英文寫作中。
2.思維導圖的根本在于它具有發(fā)散性和放射性,這種結(jié)構(gòu)反應了人類大腦的本身結(jié)構(gòu),讓人的思維可以迅速擴展。思維導圖可以按照大腦獲取的相關(guān)信息、定制計劃、做決策、計劃實施、反饋等進行。在學生運用思維導圖閱讀文章時,可以結(jié)合相關(guān)信息運用到小組討論中,可以幫助小組拓寬思路,或許還會有新的想法,使需要的完成小組目標更加的完整。
比如,在初中九年級的英語課本中介紹了某個城市的任務。學生要以小組的形式,與組內(nèi)成員一起完成以該城市為中心的思維導圖。在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合理運用思維導圖,以取得好的成果。
3.分層結(jié)構(gòu)。利用分層來表明分類及結(jié)構(gòu)。例如,初中閱讀課中Have you ever been to Singapore這課。文中從文章非常清晰的從 place、population、language、food、places of interest、weather幾個方面介紹新加坡。利用這一特點,可以幫助學生明了的掌握文章結(jié)構(gòu),可以很快找出文章大意。日后再遇見相似的文章,學生就會很容易掌握。
4.解決問題類型??梢杂眠@種方式來闡述問題、措施和結(jié)果??梢愿鶕?jù)學生回答內(nèi)容,讓學生運用恰當?shù)年P(guān)聯(lián)詞,把得出來的答案貫穿成一篇短文。也可以達到訓練學生寫作的目的,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
5.找出文章重點,對文章進行總結(jié)、提煉。任何文章都有一個中心思想,作者在寫作的時候會設立很多分論點。其實,和我們學習的中文文章閱讀的主旨思想和段落大意相同。找到這兩個關(guān)鍵點就相當于找準了文章的行文脈絡,這就是作者設立的中心問題。
四、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思維導圖的重要性
1.強化課堂教學效率。在教學中,老師能靈活使用思維導圖,清楚分析文章的主旨和作者的創(chuàng)作初衷。學生可以把思維導圖作為指路燈,有目的的找尋文章的有效信息,使學生更快的理解文章大意,更好的記憶文章內(nèi)容。老師還可以根據(jù)不同的文章內(nèi)容,指導學生設置不同的思維導圖,讓學生很快找到重點段落進行閱讀,不僅節(jié)省了學生的閱讀時間,還可以提高教學效率,更好的分配教學任務。
2.有利于教師本身閱讀能力的提高。思維導圖的使用使老師的閱讀能力有了極大的提高。自從運用了思維導圖,教師改變了以往的教學方法,不再一味的講授知識點,而是花費更多的時間理清英語閱讀文章的文章脈絡,分析不同類型的文章,根據(jù)不同的文章類型設置不同的思維導圖,更好的掌握英語閱讀文章的內(nèi)容。在不斷地分析閱讀材料的過程中,提高了教師的英語閱讀能力。
3.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在課程設置中要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自主學習,同學之間要進行合作,共同探討學習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
五、總結(jié)
綜上所述,在初中英語的教學中,如果能合理運用思維導圖來引導學生學習英語閱讀,可以解決學生對語言理解困難的問題??梢蕴岣邔W生對于英語學習興趣,訓練學生使用思維導圖來閱讀英語文章,可以讓學生更快的掌握文章的中心主題和相關(guān)知識點。學生再遇到新文章,也可以運用所學的思維導圖來把握文章內(nèi)容。這樣不管在考試中學生遇到什么樣的文章都能更快的閱讀,找到文章主要內(nèi)容。
參考文獻:
[1]馮國俊,王靜芝,鄧麗玉.思維導圖在初中英語寫作教學中的應用新探[J].牡丹江教育學院學報,2016,(04):112-113.
[2]黃燕華.淺談思維導圖在初中英語詞匯教學中的應用[J].亞太教育,2016,(07):30.
[3]張艷雯.思維導圖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校外教育,2016,(05):93-94.
[4]楊姍姍.思維導圖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運用[J].海外英語,2015,(22):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