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加華
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主張“用體操來訓練身體,用音樂來陶冶心靈?!痹S多人都知道,通過欣賞音樂來寬松情緒,但卻誤以為聽聽音樂、唱唱歌曲或者玩玩樂器,并沒有什么大學問。實際上,如何利用音樂來緩解壓力,是一門專門的科學。
音樂欣賞學生學習壓力緩解近年來,學生學習負擔過重,一直是全社會十分關注的問題。中學生負擔過重的現(xiàn)象極為普遍,由其帶來的危害更令人擔憂。學習壓力過大,一方面,可以造成學生認識與情緒方面的困擾,包括焦慮、緊張、悲傷、疲乏、煩悶、易怒、注意力不集中,以及記憶力減退等;另一方面,還會導致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的恒心和毅力、抉擇的果斷性、做事的信心以及忍耐挫折的能力等都會有所降低。此外,學習壓力過大,還會引發(fā)一些不良的生理反應。
一、音樂是心靈的陽臺
在我國古代教育家孔子對學生所實施的禮、樂、射、御、書、數(shù)六藝教育中,樂位居第二。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主張“用體操來訓練身體,用音樂來陶冶心靈?!痹S多人都知道通過欣賞音樂來寬松情緒,但卻誤以為聽聽音樂、唱唱歌曲或者玩玩樂器,并沒有什么大學問。實際上,如何利用音樂來緩解壓力是一門專門的科學。欣賞音樂對于提高學習效率的作用,可以從廣義和狹義兩個方面來進行分析。廣義的作用是指音樂在長期對于提高學習效率所起的作用,狹義的作用是指音樂對提高當下的學習效率的作用。
二、音樂能影響人的生理
一個人只要一聽到音樂,生理上就會受到影響。人的呼吸、血液循環(huán)、皮膚觸覺、肌肉張弛、腦能量等,與音樂的節(jié)奏、音的高低、音量的大小等都有著密切的“互動”。古希臘哲學家亞里士多德也說:“音樂對于人們不僅可資怡悅,就解除疲勞而言也是有益的?!毖芯勘砻鳎斎寺牭揭磺睾?,人的大腦活力增強,思維更敏捷,行動更有效,像是給生銹的大腦零部件上了油。這就是所謂“莫扎特效應”。由此可見,欣賞音樂對于提高人的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興奮性,提高思維活力乃至整個身體功能都有積極的作用。
三、音樂能影響人的心理
在漢語中,音樂的“樂”與快樂的“樂”是異音同字?!抖Y記·樂記》中對音樂的表述就是“樂(yuè)者樂(lè)也”。同樣,在英語中代表“音樂”“樂曲”的“music”一詞與代表“使快樂”“供消遣”的“amuse”一詞也有著詞源上的聯(lián)系。這說明音樂能使人心理愉悅,而愉快的心情對于提高學習效率無疑是有利的。我們平常在心情不好的時候,總是喜歡或者是習慣性地聽一些音樂。比如說聽音樂可以改善心臟健康;音樂還可緩解壓力,避免因自律神經(jīng)緊張失調而導致慢性疾病的產(chǎn)生。
四、音樂是欣賞通過對具體音樂作品的聆聽、體驗和領悟音樂美的音樂教育形式
它通過教師簡明、生動、富有活力的講解提示,倡導“以音樂為本,從音響出發(fā),以聽賞為主”的教學理念,將聽者從原本對音樂無意識的“聽”進入對音樂內涵的感覺和理解,每一個人都可以成為音樂的欣賞者,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興趣,擴大音樂視野,提高感受、體驗、聽賞、評價音樂的能力,并發(fā)展想象力、豐富情感,使人的精神生活得到更大的滿足,身心得到健康協(xié)調的發(fā)展。那么怎么欣賞音樂才能緩解學生學習壓力呢?
(一)合理選用欣賞教材
實際上,學生每天從家里和社會上所接受的音樂信息,無論是有意還是無意的,都要比音樂課堂上多得多。因此,這給我們音樂教育帶來了新的課題:拓展音樂時空,正確選擇課本外合適的教材,讓學生感知多種情緒是必要的。那么應該拓展選擇哪些音樂作品呢?
1.必須富有情趣和藝術表現(xiàn)力,能夠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滿足學生學習需要,并使兒童能有生動、形象感受的作品。
2.作品應該是貼近學生生活經(jīng)驗的,大多數(shù)學生都可以學會的,切合實際的,是符合兒童音樂能力最近發(fā)展區(qū)的,即選擇那些感性、生動、寓意含蓄、結構完整、形式優(yōu)美風趣的音樂作品,來使學生正確體驗不同的情感。
在教學時,適當?shù)剡x擇活潑動聽、健康向上的課外樂曲,合理地選材,使欣賞教學適合兒童音樂心理的發(fā)展,由愉悅式聆聽逐步過渡到理解式聆聽,再慢慢達到評價式聆聽。
(二)采用豐富多彩的教學形式
1.運用多媒體課件、實物展示和樂器演奏形式。運用多媒體課件、實物展示和實物演奏等形式,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通過讓學生認識接觸樂器實物,體會樂器的演奏方式,感受其音色,從而引起學生欣賞的興趣。運用課件來幫助學生理解作品,利用觀賞賽馬的動畫感受熱烈歡騰的賽馬情景。音畫結合,更加深了學生對音樂作品的理解深度。
2.游戲形式。音樂游戲具有愉悅性和互動性,是學生所喜愛的教學模式。尤其適用于低年級的音樂欣賞教學。通過玩游戲,并配上背景音樂讓學生們更好地體會音樂所表達的內容。
3.故事形式。每個兒童都喜歡聽故事,利用他們這一特點,結合音樂來編講故事,能迅速地抓住學生的注意力,加深他們對作品的理解。編了一個故事,并結合圖片和音樂邊聽邊講,這樣迅速地抓住了學生的注意力,加深了他們對作品的理解。
4.表演形式。表演形式是多種多樣的:伴奏表演、舞蹈表演、歌唱表演、各種角色扮演……教師可以根據(jù)音樂欣賞的內容進行選擇,在組織學生進行音樂表演時,主要是要調動學生強烈的參與意識和創(chuàng)造熱情。
(三)改善評價機制,讓每一個學生都能有成功感
音樂課評價是教學過程中不可缺少的基本環(huán)節(jié),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手段,體現(xiàn)了學生對音樂的興趣、情感反應、參與態(tài)度和程度。這就要求教師在上課時,要隨時發(fā)現(xiàn)學生的閃光點,讓每一個學生都有得“優(yōu)”的機會,讓每一個學生都能體驗到成功的快樂!根據(jù)學生的不同層次,因材施教,給每一個學生創(chuàng)造得“優(yōu)”的機會。對于表現(xiàn)出色的學生,教師會問一些較難的問題:“樂曲的主題旋律是什么?旋律重復出現(xiàn)速度有何變化?對于平時不喜歡回答問題的同學,教師就會問一些比較簡單的問題:“請同學們注意傾聽樂曲的速度變化,聽到用手勢表示,如漸慢時伸出一個手指,漸快時伸出兩個手指”……一旦發(fā)現(xiàn)學生能夠正確表達樂曲的意思,教師立刻送給學生一個激勵性的動作或肯定性的語言。采用這樣的教學方法,既使學生系統(tǒng)地掌握了所學知識,又激發(fā)了學生的欣賞音樂興趣,使學生產(chǎn)生自主學習的動力。
音樂,如清晨的雨露,甘甜又純潔;音樂,如日落后的夕陽,溫暖又不灼熱;音樂,如慈母般的溫柔,撫摸著每一道傷口。音樂,能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感受音樂的美妙和神奇。我們要激發(fā)學生聽賞音樂的濃厚興趣,讓他們獲得美好的音樂享受,從而逐步養(yǎng)成聆聽音樂的良好習慣,培養(yǎng)學生的欣賞能力,逐步積累鑒賞音樂的經(jīng)驗。讓學生學會用聽音樂抒發(fā)心情,暫時讓所有的壓力都卸下,跟著音樂一起唱起來,任由自己的心情宣泄出來。讓所有的委屈與一切的消極情緒,都隨著音樂的節(jié)奏而流走,成為學生釋放壓力的方式。
參考文獻:
[1]車文博.當代西方心理學新詞典[M].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
[2]Donald.A.Hodges主編.劉沛,任愷譯.音樂心理學手冊[M].長沙:湖南文藝出版社,2006.
[3]陳莞.兒童音樂治療的應用研究[A].中國音樂治療第八屆年會論文集,2007.
[4]高天.音樂治療學基礎理論[M].北京:世界圖書出版社,200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