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yy80"></tr>
  • <sup id="yyy80"></sup>
  • <tfoot id="yyy80"><noscript id="yyy80"></noscript></tfoot>
  •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文言文斷句三法

    2017-10-25 20:14:05李春生
    高中生學習·高二版 2017年9期
    關鍵詞:北庭朔方斷句

    李春生

    斷句題有這樣幾個特點:①要求斷的句子出自文言文閱讀文本,而不是另選。②單項選擇,客觀題型。(下面的例題是為了講解的需要進行的變體,在考試時,一般不會出現(xiàn)單個的句子讓我們用“/”斷開的題型)③錯誤選項中一般有2~3處錯誤的斷開。

    文言文斷句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根據(jù)詞性]

    句子由詞組成,詞性從結(jié)構(gòu)上制約著句子的排列和斷句。因而,從詞性的角度斷句是行之有效的。

    例1 為下面一段文字斷句(以下例題省略此句,直接寫出句子)。

    為政有能聲盜悉竄他境至夜戶不閉嘗有使客亡橐中物移書詰盜公亮報吾境不藏盜殆從者之廋耳索之果然

    分析 “能聲”和“盜”兩個名詞在一起,既不修飾,亦不從屬,也不并列,這兩個詞語之間應予以斷開。同理,“盜”和“公亮”之間也應斷開。

    示例 為政有能聲/盜悉竄他境/至夜戶不閉/嘗有使客亡橐中物/移書詰盜/公亮報/吾境不藏盜/殆從者之廋耳/索之/果然

    例2 十二載兼北庭都讓充安西北庭節(jié)度使突厥首領阿不思先率眾內(nèi)附隸朔方軍玄宗賜姓名曰李獻忠李林甫遙領朔方節(jié)度用獻忠為副將

    分析 “朔方軍”和“玄宗”兩個名詞,既不是并列關系,也不是偏正修飾關系,可以斷開。同理,“李獻忠”和“李林甫”之間應斷開。

    示例 十二載/兼北庭都讓/充安西北庭節(jié)度/使突厥首領阿不思先率眾內(nèi)附/隸朔方軍/玄宗賜姓名曰李獻忠/李林甫遙領朔方軍節(jié)度使/用獻忠為副將

    歸納 以上兩例都是名詞連用的例子。一般說來,如果句子中兩個名詞連在一起,它們之間既沒有活用情況,也不存在并列、修飾、從屬的關系,其中前一個名詞作前一句的賓語,后一個名詞作后一句的主語,兩個名詞之間可斷開。

    例3 子貢問曰賜也何如子曰女器也曰何器也曰瑚璉也(《論語·公冶長》)

    分析 動詞“曰”是我們經(jīng)常碰到的說話提示詞,后面都會停頓。本句四個“曰”,表明對話雙方均多次陳述己見。

    示例 子貢問曰/賜也何如/子曰/女/器也/曰/何器也/曰/瑚璉也

    例4 童幼時精神端審時然后言所繼叔父混名知人見而異之謂思曰此兒深中夙敏方成佳器有子如此足矣(2017年高考全國卷Ⅰ)

    分析 此句動詞“曰”(譯為“說”)是一個很重要的斷句標志,以此切入,可知句子為二人對話。(在文言文中,也有“曰”不譯為“說”的情況,請依據(jù)語境辨識)

    示例 童幼時/精神端審/時然后言/所繼叔父混名知人/見而異之/謂思曰/此兒深中夙敏/方成佳器/有子如此/足矣

    歸納 古文常借助“云”“曰”“言”“謂”等動詞來提示人物的對話,可幫助我們斷句,如“君子曰學不可以已”中,“曰”應與后面的文字斷開。

    例5 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則可以辟患而有不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魚我所欲也》)

    分析 此句中的“由是”“是故”等關聯(lián)詞,一般放于句首,以表示某種承接或因果關系。因此,它們應與前面的語段分開。

    示例 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則可以辟患而有不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

    例6 承憲懷禍藏奸窺覬儲貳且廣結(jié)術士之流曩陛下重懲科場冒籍承憲妻每揚言事由己發(fā)用以恐喝勛貴簧鼓朝紳(2016年高考全國卷Ⅱ)

    分析 “曩”,“從前”意,表示對過去時和往事的追憶,因此“曩”應與它前面的語句分開。

    示例 承憲懷禍藏奸/窺覬儲貳/且廣結(jié)術士之流/曩陛下重懲科場冒籍/承憲妻每揚言事由己發(fā)/用以恐喝勛貴/簧鼓朝紳

    歸納 在文言文中,虛詞是斷句的一個重要標志,尤其是表關聯(lián)詞,常常放于句首。

    下面列舉的這些詞要特別留意。

    茍、縱、是故、向使、雖然、至于、至若、是以、繼而、縱使、然則、若夫、且夫——表關聯(lián)的詞。

    竊、請、謹、敢——表敬意的副詞。

    嗟乎、嗟夫、嗚乎——表慨嘆的詞。

    俄而、頃之、未幾、已而、既而、少頃——表時間的詞。

    何、胡、安、何、盍、奚——疑問語氣詞

    此外,“也”“矣”“哉”“乎”“焉”“耳”“耶”等語氣詞,一般用于句末,它與其后面的文字應斷開。

    [借助句式]

    文言文中有一些特殊句式,如判斷句、反問句等,可幫助我們斷句。

    例7 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終不解矣。

    分析 這段語句中含有“--者--也”式的判斷句和“孰--也”式的反問句,據(jù)此可以作為斷句的標志。

    示例 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受業(yè)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終不解矣

    例8 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分析 前面的“三省”,是總括,后面的文字是“三省”的具體內(nèi)容??偡种g應予斷開;分句與分句之間也應斷開。

    示例 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例9 老而無妻曰鰥老而無夫曰寡老而無子曰獨幼而無父曰孤此四者天下之窮民而無告者

    分析 “此四者”前面的內(nèi)容是“分”,后面的內(nèi)容是“總”。分、總之間應分開。分句與分句之間也應斷開。

    示例 老而無父曰鰥/老而無夫曰寡/老而無子曰獨/幼而無父曰孤/此四者/天下之窮民而無告者/

    歸納 借助判斷句、反問句、總分句等特殊句式,可準確地把句子斷開。

    [考量修辭]

    古人常常用對稱性的整句來鋪排敘事、議論和抒情。借助修辭格可順利解決斷句問題。

    例10 外無期功強近之親內(nèi)無應門五尺之僮

    分析 “內(nèi)無”“外無”是對稱性的明顯標志。

    示例 外無期功強近之親/內(nèi)無應門五尺之僮

    例11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分析 此句的結(jié)構(gòu)可抽象為“A則B”,“B則A”,兩個“則”就是對稱的標志。

    示例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例12 《論語·泰伯》:恭而無禮則勞慎而無禮則葸勇而無禮則亂直而無禮則絞

    分析 “……而無則……”的句式很明顯,據(jù)此進行的排比可幫助我們斷句,而“則勞”“則葸”“則亂”“則絞”也更清晰了句子的結(jié)構(gòu)。

    示例 恭而無禮則勞/慎而無禮則葸/勇而無禮則亂/直而無禮則絞

    例13 《韓非子·六反》:夫富家之愛子財貨足用財貨足用則輕用輕用則侈泰

    分析 此句中有兩個“財貨足用”。前一個“財貨足用”作前一句的賓語,后一個“財貨足用”作后一句的主語。兩者之間應予斷開。同理,“輕用”亦然。

    示例 夫富家之愛子/財貨足用/財貨足用則輕用/輕用則侈泰

    歸納 在修辭格手法中,排偶、粘連等修辭是明顯的斷句標志。endprint

    猜你喜歡
    北庭朔方斷句
    “朔方”的由來與演變
    徐朔方《高濂的生平和他的玉簪記傳奇》手稿
    趙雁君
    5-8世紀的北庭佛教*
    文言斷句判斷法
    “朔方論壇暨青年學者學術研討會”綜述
    西夏學(2018年2期)2018-05-15 11:29:16
    邊塞詩歌與北庭歷史文化
    回族文學(2018年5期)2018-01-15 00:57:16
    “斷句” “密碼”費人解(二則)
    中華詩詞(2017年3期)2017-11-27 03:44:18
    妙用標點巧斷句
    北庭故城非李衛(wèi)公所筑——清稿本《新疆四道志》訂誤
    将乐县| 徐闻县| 陇川县| 同德县| 光泽县| 定结县| 迁西县| 平谷区| 富顺县| 文昌市| 吉隆县| 文成县| 张家界市| 大足县| 吴忠市| 林甸县| 紫阳县| 手游| 临沭县| 宜阳县| 尚义县| 胶南市| 合肥市| 靖安县| 安吉县| 大庆市| 新闻| 古交市| 龙岩市| 石河子市| 呼伦贝尔市| 杭锦后旗| 萨嘎县| 双桥区| 莱州市| 清流县| 海晏县| 十堰市| 黎川县| 肇东市| 平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