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革英
(青海省第五人民醫(yī)院口腔科,青海 西寧 810007)
口腔種植修復和常規(guī)修復在牙列缺損治療中的療效對比分析
徐革英
(青海省第五人民醫(yī)院口腔科,青海 西寧 810007)
目的對牙列缺損患者應用口腔種植修復和常規(guī)修復進行治療并對臨床治療效果進行對比分析。方法 選取我院收治的存在牙列缺損需要進行修復治療的患者106例作為本次研究對象,選取時間段為2015年8月~2016年12月,采用回顧式分析法,根據患者采用的修復方式進行分組,分成對照組(n=50)和種植組(n=56),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guī)修復治療牙列缺損,種植組患者采用種植修復治療牙列缺損,對比分析兩組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結果 種植組治療總有效率為96.43%,相比對照組的76.00%高出20.43%,優(yōu)勢顯著,P<0.05;對比兩組患者對修復效果滿意度評分,種植組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 對于存在牙列缺損患者采用口腔種植修復,臨床治療效果顯著,修復后可以獲得較為理想的使用功能和美觀性,患者對修復效果滿意度高,應在臨床中廣泛推廣。
口腔種植修復;常規(guī)修復;牙列缺損;療效對比
牙列缺損是臨床常見口腔科疾病之一,主要由于齲齒、外傷及牙周病等原因造成的牙體松動脫落[1]。本次研究針對牙列缺損患者采用種植修復,臨床效果明確,現做以下報道。
選取我院收治的存在牙列缺損需要進行修復治療的患者106例作為本次研究對象,選取時間段為2015年8月~2016年12月,采用回顧式分析法,根據患者采用的修復方式進行分組,分成對照組(n=50)和種植組(n=56)。對照組患者:男女患者性別比例為23:27,平均年齡為(46.36±3.15)歲,種植組患者:男女患者性別比例為26:30,平均年齡為(47.24±2.97)歲,對比兩組患者基本資料,P>0.05。所有患者均為齲齒、外傷或牙周病等原因導致的牙列缺損,均在牙齒拔除3個月后,牙槽骨狀態(tài)穩(wěn)定后開始進行修復。
1.2.1 對照組
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guī)修復方式進行治療,按照流程進行牙體制備并制取印模待修復體制作完成后患者復診,口內試戴確定修復體完全就位,同時調整咬合避免早接觸,對固定義齒最后進行粘結固定。
1.2.2 種植組
常規(guī)無菌操作,局麻下切開牙齦,翻瓣暴露出牙槽骨,定位后采用先鋒鉆設定導向,擴孔鉆按照設定直徑和種植深度進行制備,植入種植體并安放愈合基臺后關閉窗口。3~6月后,通過影像學檢查種植體骨結合良好符合修復適應癥時開始進行后期冠修復,根據患者個體情況選擇相應基臺和冠修復,后期常規(guī)試戴、調牙合、粘結固定。同時告知患者日常種植體維護相關知識。
對治療后效果進行評價,顯效:修復后種植體和修復體固位良好,恢復正常咀嚼使用功能,無臨床不適癥狀出現;有效:種植體和修復體固位情況良好,咀嚼使用功能部分恢復,臨床表現可出現咀嚼時略感不適,或基牙偶有出現敏感癥狀;無效:種植體或修復體出現松動、折斷或脫落現象,修復后仍無法發(fā)揮正常咀嚼功能,或基牙出現自發(fā)性疼痛等癥狀。其中有效和顯效病例數之和為總有效數。
同時進行問卷調查,比較患者對修復后效果的滿意度,主要包括修復體固位功能、美觀性、使用舒適度、語言功能和咀嚼功能五個方面,總分10*5=50分,越高的評分代表患者滿意度越高。
本次研究所有數據均使用SPSS 19.0進行數據分析,以(±s)表示計量資料,以率表示計數資料,P<0.05時說明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
種植組治療總有效率為96.43%,相比對照組高出20.43%,優(yōu)勢顯著,P<0.05;對比兩組患者對修復效果滿意度評分,種植組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表2。
表1 對照組和種植組治療效果對比 [n(%)]
表2 兩組患者滿意度評分對比
牙列缺損是指牙列中有≧1顆的牙齒缺失,以多顆牙齒缺失更多見,當多顆牙缺失時,對患者咀嚼功能、面部支撐、發(fā)音、美觀性及顳下頜關節(jié)健康均產生不同程度影響[2];如不能及時得到修復,常導致缺失牙部位牙槽骨吸收、萎縮速度加快,從而增加后期修復難度;同時增加了口內余留牙的咬合負擔導致繼發(fā)性疾病的出現[3],進而影響患者的消化功能。
目前主要包括可摘義齒、固定義齒、種植義齒修復等修復方式。常規(guī)修復方式以固定義齒和可摘局部義齒應用居多,主要根據缺失牙的數量、位置及周圍組織情況選擇適合的修復方式,兩種修復方式均通過利用余留牙作為基牙并使用輔助裝置進行固定來達到修復缺失牙的目的,當缺失牙過多、游離缺失或牙周病等情況時優(yōu)先選擇可摘義齒修復;固定義齒需大量磨除基牙牙體組織,對健康牙齒造成了不可逆性損害,但相對可摘義齒固定、美觀、咀嚼功能恢復更佳[4]。
目前臨床推薦種植修復,通過植入人工牙根,模擬天然牙對牙槽骨產生刺激來減少牙槽骨吸收萎縮,且通過借助人工牙根進行冠修復,從而擁有更好的固位、咀嚼、舒適度和美觀效果,同時不會增加余留牙的負擔,不破壞健康牙體組織即可達到治療目的[5]。
綜上所述,采用種植修復治療牙列缺損,臨床效果明確,患者滿意度高,應作為首選方式進行推廣應用。
[1] 劉江濤.口腔種植修復和常規(guī)修復在牙列缺損治療中的療效[J].中國衛(wèi)生標準管理,2015,6(6):94-95.
[2] 冉翼翀.口腔種植修復和常規(guī)修復在牙列缺損治療中的療效[J].中國社區(qū)醫(yī)師,2016,32(21):73-74.
[3] 陳 姍.口腔種植修復和常規(guī)修復在牙列缺損治療中的效果分析[J].國際醫(yī)藥衛(wèi)生導報,2016,22(1):34-36.
[4] 金 濤.口腔種植修復牙列缺損的美學觀察和療效探析[J].全科口腔醫(yī)學雜志(電子版),2016,3(1):100-101.
[5] 葉 華,徐 勇.口腔種植修復和常規(guī)修復在牙列缺損治療中的療效[J].中國社區(qū)醫(yī)師,2016,32(25):66-66,68.
R783.4
B
ISSN.2095-8242.2017.041.7960.02
本文編輯:吳玲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