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美
[摘要]閱讀是語文教學中的重點項目,其教學效果直接影響到語文教學的整體質(zhì)量。因此,在語文教學中,教師應該仔細研究閱讀教學的有效性,以提升整個語文教學質(zhì)量??墒?,在當前的初中語文教學中,閱讀教學還存在著許多問題,這些問題都嚴重阻礙了閱讀教學的有效性。本文針對這些問題,對初中語文閱讀教學進行了研究,并探討了提高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途徑。
[關鍵詞]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
初中語文閱讀教學非常重要,他關系到學生的理解能力和思維發(fā)展,同時也直接影響到學生語文學習效果。因此,如何提高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成為了當前教師需要解決的問題。
一、當前初中語文閱讀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語文閱讀教學的目標不明確
在語文教學中,教師必須根據(jù)學生的特點與閱讀能力來確定正確的教學目標,可是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制定的閱讀教學目標不明確,教學的知識非常繁雜,導致學生抓不住要點,從而使理解能力得到限制,長久下來學生就會對閱讀學習形成反感的心理。同時,由于教師沒有明確的閱讀教學目標,因此無法正確的引導學生賦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力,不能準確的掌握學生的閱讀心理,造成閱讀教學效果不高。
(二)閱讀教學步驟過于程序化
在實際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通常都是把一篇課文分成幾個部分,然后對每個部分的重點知識進行講解,機械化的把知識塞給學生。這種講解方式,生硬死板,使得課堂氛圍枯燥乏味,因此學生對閱讀學習的興趣不高。在教學中,教師沒有整體的對課文進行講述,未能帶領學生去細細品味文章中的優(yōu)美詞句,使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得不到實施。
(三)閱讀教學的手段過于形式化
隨著時代信息技術的發(fā)展,在語文閱讀課堂上采用多媒體技術來輔助教學已是常見的現(xiàn)象。多媒體教學手段如果運用得當閱讀教學將會達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墒?,在實際的教學中,許多教師采用多媒體技術都是追隨潮流,并沒有過多的了解多媒體教學的真正意義。甚至一些學校把教師上課是否運用多媒體作為衡量教師教學效果的標準,這是現(xiàn)在初中教學中非常常見的問題。加之,雖然教師在閱讀教學中,采用了許多數(shù)字化的教學手段,但卻沒有凸顯出課堂教學的真正意義,使閱讀教學的手段本身失去了引導意義,造成了閱讀教學的手段過于形式化。
教學的本來目的就是啟發(fā)學生的思維,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動力。多媒體教學手段的濫用,造成了學生的思維得不到發(fā)展,使學生不具備思考能力。在教學中采用過多的多媒體教學手段,給學生形成了一種固定的思維,讓學生不愿意去開動自己的腦筋,只是接受教師提供的形象,這在一定程度上壓制了學生思維能力的發(fā)展。
(四)閱讀教案過于藝術化
現(xiàn)在的初中語文教師許多都存在著一種固定的思維,太過依賴于教學方案和教學設計,在設計教學方案時也太過死板規(guī)范。教師在設計教學方案時,已經(jīng)在腦袋里預想過提出怎樣的問題,學生會怎樣回答,學生是怎樣的態(tài)度等等。這種在預計之中的教案在實施的過程中存在著很大的問題。教學是教與學的互動,如果按照教案來按部就班,那么課堂將淪為“生產(chǎn)線”,各個零件都程序化的進行運作,完全失去了課堂本身的活躍、輕松氛圍。在課堂教學中,學生本來就沒有時間去仔細閱讀,加之教師一波波問題的“轟炸”,學生就更沒有心思去仔細閱讀。
二、如何提高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
(一)有效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
通過以往的教學可以看出,學習的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因此想要提高學生閱讀的效果就必須將有效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作為第一要素。在具體的教學中,初中語文教師可以通過情境的創(chuàng)設來進行。教師在設計語文教案時,應該根據(jù)文章的內(nèi)容編撰成小品或者是舞臺劇情,鼓勵學生們自導自演,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在小品與舞臺劇中體驗文章角色的性格特點與情感,從而激發(fā)學生的興趣。通過切身體驗,讓學生仿佛身臨其境,深刻的體會到文章的內(nèi)涵與魅力,從而提高閱讀的興趣。
(二)有效的預習
在語文教學中,教師應該要求學生進行課前預習,這樣才能在課堂上快速的掌握所要學習的知識要點。在實際中,許多學生并不重視預習,這種現(xiàn)象的最終原因還是在于預習本身。預習是一個很空乏的內(nèi)容,學生沒有思考的內(nèi)容和問題,而且教師在布置預習作業(yè)時,沒有提出明確的要求,在檢查預習成果時,也并不嚴格,這使得預習成為了形式化,并沒有起到實際效用。由于學生的預習不到位,在課堂教學時,就沒有辦法跟上教師的思路,因此對閱讀的興趣就會降低,教學效果自然也不高。根據(jù)上述可以看出,有效的預習是教學順利進行的前提。因此,教師應該要有效的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預習習慣。教師可以通過布置作業(yè)的形式來培養(yǎng)學生的預習習慣,比如在教學《安塞腰鼓》前,教師為學生布置課前作業(yè),要求學生完成讀后感,加強學生的閱讀興趣。然后教師在布置預習任何的時候,應該加入一些思考性的問題,要求學生自行查找資料解決問題,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提問來進行檢驗,這樣就可以有效的培養(yǎng)學生的動力。
(三)創(chuàng)設情境
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應該要為文章創(chuàng)設一定的情境,這樣才能有效的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從而促進閱讀教學的有效性。語文課本中有許多不易理解的詞句,教師可以為這些詞句創(chuàng)設特定的教學情境,讓學生能夠直白的理解它所表達的意識,從而提升教學效果。比如,在教學《故鄉(xiāng)》時,教師為了讓學生更好的理解作者對故鄉(xiāng)的情懷,可以創(chuàng)設一定的教學情境,讓學生通過情境切身體會到作者想要表達的心聲,進而提高課文的學習質(zhì)量。
結(jié)束語:
閱讀對于語文科目來說非常重要。初中語文教師在今后的教學中一定要有效的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采用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幫助學生養(yǎng)成一個好的閱讀習慣,從而實現(xiàn)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韓軍.試論如何提高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J].赤子(上中旬),2015,(03)190.
[2]丁維剛.淺談如何提高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J].赤子(上中旬),2014,(20)147.
[3]鄒燕柳.如何提高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J].現(xiàn)代閱讀(教育版),2013,(04)14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