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文武 肖俊杰 王子超
摘要:在“互聯(lián)網(wǎng)+”的國家發(fā)展戰(zhàn)略的時代背景下,校園貸作為互聯(lián)網(wǎng)金融的重要組成部分應運而生且發(fā)展迅速。本文在調(diào)查問卷的基礎上,應用Logistic回歸模型,同時采用SPSS軟件分別分析了性別,家庭收入,個人消費程度,個人誠信意識和風險管控意識五個因素對高校學生是否會選擇校園貸的影響程度及影響系數(shù)。分析結果發(fā)現(xiàn)個人消費程度、風險管控意識對高校學生是否選擇校園貸影響程度最明顯,個人誠信意識對其影響程度較為明顯,進而提出了相應的方法和建議。
關鍵詞:校園貸;Logistic回歸模型;分層抽樣
【中圖分類號】G64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236-1879(2017)12-0231-02
引言
隨著“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的到來,校園貸作為互聯(lián)網(wǎng)金融的重要組成部分應運而生且發(fā)展迅速。本文通過調(diào)查問卷收集有關數(shù)據(jù),然后應用Logistic回歸模型,同時采用SPSS軟件對自定義的幾個影響因素進行分析,最后根據(jù)分析結果提出了相應的方法和建議。
1模型分析與模型建立
1.1Logistic回歸模型的分析:
在概率學中,某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為p,其中自變量個數(shù)為n,分別記作x1,x2,x3,…,xm,則Logistic回歸方程可以寫為:
1.2模型的建立:
本文利用分層抽樣的方法通過對河北某高校的學生按照四個年級:一、二、三、四,隨機抽取學生問卷調(diào)查,共發(fā)放調(diào)查問卷2000份,回收有效問卷1800份,有效回收率達到90%。
本文采用Logistic回歸模型,人為定義大學生是否選擇校園貸為因變量,其中選擇借貸為1,不選擇為0;定義性別、家庭收入、個人消費程度、個人誠信意識和風險管控意識為自變量。對于性別,0、1分別代表女、男;對于家庭收入,1、2、3分別代表高、中等、低;對于個人消費程度,1、2、3分別代表低、中等、高;對于個人誠信意識,1、2、3分別代表弱、一般、強;對于風險管控意識,1、2、3分別代表弱、一般、強。
2計算結果與分析
本文通過應用SPSS軟件對自變量和因變量進行Logistic回歸分析,得到分析結果發(fā)現(xiàn)對于性別分析,其回歸系數(shù)、S.E、顯著水平、OR分別為0.046、0.175、0.093、1.027;對于家庭收入分析,其回歸系數(shù)、S.E、顯著水平、OR分別為0.025、0.156、0.093、1.027;對于個人消費程度分析,其回歸系數(shù)、S.E、顯著水平、OR分別為2.093、0.095、0.000、8.106;對于誠信意識分析,其回歸系數(shù)、S.E、顯著水平、OR分別為-0.770、0.105、0.016、0.468;對于風險管控意識分析,其回歸系數(shù)、S.E、顯著水平、OR分別為-1.122、0.165、0.000、0.325.通過結果可以分析出個人消費程度對高校學生是否選擇校園貸的影響最為顯著,該結果說明個人消費程度越高,選擇校園貸的幾率越大。與此同時,風險管控意識同樣也對高校學生是否選擇校園貸有著顯著的影響:大學生風險管控意識越強,選擇校園貸的概率越小。除此之外,個人誠信意識系數(shù)為負值,也對大學生是否會選擇校園貸有著很大的影響,說明大學生個人誠信意識越強,越不容易在網(wǎng)上貸款。通過表中數(shù)據(jù)還可以發(fā)現(xiàn)性別和家庭收入情況對大學生是否會選擇校園貸并沒有什么影響。
3方法與建議
針對政府以及高校如何正確引導高校學生正確認識校園貸,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這一問題,本文給出了以下幾點建議:
3.1倡導正確消費文化,樹立合理的消費觀念:
首先要加強大學生的勤儉節(jié)約的意識,勤儉節(jié)約是中華民族的優(yōu)良德,但是現(xiàn)在有些大學生注重享樂、盲目攀比,缺少勤儉節(jié)約的意識,當然首先我們要從整個社會風氣、校園風氣著手,引導師生形成良好的勤儉節(jié)約風氣,加強對大學生勤儉節(jié)約意識的教育。
其次我們要及時糾正大學生超前消費、過渡消費和錯誤消費等錯誤的消費觀念,學校和家庭應該引導學生樹立合理消費、理性消費、科學消費等正確的消費觀念[1]。
3.2加強對貧困學生的資助力度,遏制校園貸出現(xiàn)在校園凈土:
社會和政府也要保障對經(jīng)濟困難學生的資助力度,切實提高學生的生活條件、滿足學生的基本生活保障等,學校要將國家和社會的各項資助政策落實到實處,避免學生因貧借貸現(xiàn)象的發(fā)生。
3.3加強個人誠信意識:
由于當代許多大學生缺乏個人誠信意識,在使用校園貸時沒有想到過要承受怎樣的后果,才會導致很多大學生深受其害。各高校應該向大學生普及金融安全知識,提高大學生的風險管控意識,增強大學生個人誠信意識,使得大學生在“藍天”下快樂地成長與學習。
總之,政府要加強對校園貸平臺規(guī)范發(fā)展的引導和監(jiān)管力度,使大學生做到“心知肚明”,理性的決定是否選擇校園貸。各高校應該加大宣傳力度,讓大學生從根本上意識到校園貸款的危害[2],而且要不斷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引導學生正確認識自己,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此外,學生家長也應該加強與孩子之間的溝通交流,防患于未然[3]。
3結束語
(1)分析結果具有很強的現(xiàn)實意義。之所以有許多大學生深受其害,是因為其個人消費程度過高,消費理念不合理,個人誠信意識淡薄,風險管控意識不夠強引起的。
(2)通過分層抽樣,得到了較為可靠的數(shù)據(jù)來源;利用Logistic回歸模型對收集到的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得到了具有說服力的結果。最后根據(jù)分析結果給出了相應的方法與建議。
參考文獻
[1]李娜.當代大學生消費價值觀問題研究[J].亞太教育,2016,(07):255.[2017-08-31].DOI:10.16550/j.cnki.2095-9214.2016.07.207.
[2]阮曉芳.高校校園貸的防范與對策研究[J].科技經(jīng)濟導刊,2017,(18):264+266.[2017-08-31].
[3]陳倩.基于Logistic模型的大學生校園貸研究[J].商洛學院學報,2017,31(02):80-82+86.[2017-08-31].DOI:10.13440/j.slxy.1674-0033.2017.0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