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凱
摘要:地面沉降頻發(fā),已經對我國的公路交通工程造成了十分惡劣的影響。本文主要對地面沉降對公路交通工程的影響進行了闡述,并客觀分析了產生地面沉降的原因,提出了對應的措施,以提升公路交通工程對地面沉降的應對能力。
關鍵詞:公路交通工程;地面沉降;解決措施
根據有關調查表明,國內因地面沉降所造成的公路工程問題正在呈逐年上升趨勢。已經嚴重影響了人們的出行便利和安全,需要我們分析原因,并采取針對性的措施來解決。
一、地面沉降對公路交通工程的影響
地面沉降是近年來發(fā)生頻率較高的地質災害之一,它給人們的生活及生命財產安全造成了極大的影響。以金湖縣為例,金湖縣境內公路密集,形成縣內循環(huán)大道,縣外交通發(fā)達,含高速公路、省道、國道等高等級公路。受地面沉降的作用,已經對縣內外的公路工程造成極大的影響。地面沉降對公路交通工程的影響表現為兩方面:一是影響公路交通高程貫通。公路的寬度、長度越大,消耗的工期越長。在路基不能同時施工的情況下,若地面產生了超過50mm的較大不均勻沉降差異時,地面高程的控制點則會發(fā)生變化,容易出現高程超限,造成公路工程無法實現貫通。如果地面沉降持續(xù)時間繼續(xù)增加,則會造成已建成的公路結構出現開裂甚至塌陷;二是影響公路交通工程后續(xù)運營。部分地面沉降問題,在施工時難以體現出來。對于一些隱性的沉降隱患則會直接反映到公路的后續(xù)運營方面,出現未到養(yǎng)護周期時就出現開裂甚至坍塌的情況,影響群眾的正常使用,造成出行不便。近年來發(fā)生過多起由于公路路面坍塌而引發(fā)的傷亡事故,除了路面質量不達標外,未能針對地面沉降進行有效控制被認為是主要原因之一。
二、地面沉降的原因分析
造成地面沉降的原因可以分為兩類:一是自然地質因素;二是人為因素。其中人為因素是主要原因。從自然地質因素來看,在進行公路工程施工時,施工路段的地質水文條件不一,土質條件層次不齊,會造成自然地面沉降。以金湖縣的地質條件來講,金湖縣位于江蘇省中部,屬于湖積平原類型,存在廣泛的第四系松散沉積土層,屬于軟土層結構,且地下水文層較淺,在此土層上進行施工會造成由于軟土層的厚度不同、松散程度不同的不均勻沉降。從人為因素來看,存在以下幾點誘因:①過度開采地下水及油氣。金湖縣境內的金湖凹陷、三河凹陷等特殊的地質構造,已探明儲量數千萬噸。且境內地下水含量超1億噸。豐富的水及石油的儲量,使得人們在抽采時忽略對地基造成的影響,造成地面沉降。②在進行地面公路工程施工時,對施工的地質、水文勘察不到位,造成地面沉降估計不足,出現設計不合理,從而產生局部地面過度沉降甚至塌陷。③施工監(jiān)管不當。在施工時,不注意對地面沉降進行監(jiān)測,或者對沉降數據不實上報,會造成施工決策不當,從而影響公路工程的施工質量,產生地面沉降開裂或者塌陷。
三、降低地面沉降對公路交通工程影響的措施
(一)做好公路交通工程設計及準備
首先要注意對地下的開發(fā)程度。隨著人們對出行的需要公路交通建設已經必不可少,且隨著人們出行方式的多樣化,軌道交通的覆蓋率也逐年增高。那么在進行公路交通工程規(guī)劃時,就要根據區(qū)域內的發(fā)展需求,擬定好建設準備,尤其是對于金湖縣內地下石油、地下水開采密集的地區(qū),盡量減少連續(xù)開采,造成地下地質和水文虧空,造成地面快速沉降,影響公路建設。其次,注意施工前的地質和水文勘探工作,注意發(fā)現施工地區(qū)的不良地質情況,并要根據實際情況進行相應的設計變更。設計師除了根據數據資料進行擬定施工設計外,要對施工地區(qū)進行實際勘察,避免發(fā)生某些地段無法鉆探、短距離地層變化較大的勘察遺漏現象。再次,在施工前要根據設計提供的地質資料進行現場的核查,重視起施工過程中發(fā)現的不良地質情況,并及時反饋進行施工計劃調整。
(二)調整公路交通工程高程測量的精確度,做好地面沉降準備
地面沉降是任何工程所無法避免的地質情況,但是均勻與不均勻沉降產生的影響是不同的。那么為了應對公路交通過程中容易出現的不均勻沉降,就要從測量精準度出發(fā),留足沉降處理量。以具體工程來講,根據某公路工程建設需要,需要跨越河流進行施工,因此采取橋梁公路結合的辦法進行施工。在施工時,針對橋面高程測量的水準點要采用基樁控制網高程點或者引測的高程點,水準路線也進行相應的變化,并且采用電子水準儀進行精密測量,在需要進行測量的位置做好標注。對確定好的測點進行數據的模擬,減少梁面的打磨程度,確定合理的縱斷面打磨。路基與橋梁相接地段應以橋梁地段為主進行調整,路基地段與橋梁地段協(xié)調一致進行調整。
(三)嚴格控制施工工藝,做好施工過程中的沉降監(jiān)測
施工工藝的落實到位直接影響工程中的地面沉降速度與積累量。例如在在進行高填方路堤應設沉降預留超高,且開工先施工高填方段,留足填土固結時間。確保填方所用的筑料的強度、密度、顆粒大小符合填方要求,并做好足夠次數及強度的壓實。注意在路堤填方時使用必要的防水填料,減少公路路面滲水的可能性。對于湖積平原這種廣泛分布的軟土層地基結構,要注意控制地下水壓對土層穩(wěn)定性的影響,控制填方的速度等。在進行施工時,根據設置的水準點進行沉降數據的收集,每進行一次填方工作時,應進行一次觀察,若兩次填方中間的間隔比較長,則間隔周期內進行中間測量,根據地區(qū)地面沉降的一般速率來確定測量的間隔周期,一般來說應小于3天。所有的測量都使用專業(yè)的設備儀器進行,對測量的數據進行記錄,當發(fā)現數據異常時,及時向上匯報,并做出調整。
四、結語
地面沉降是近年來頻發(fā)的且不可避免的地質災害之一,影響公路交通工程的高程貫通,同時為公路工程的運營留有安全隱患。因此,我們需要通過嚴格的施工準備、精準的施工跟蹤和監(jiān)管,來提升對地面沉降的預測和控制能力,從而為人們提供更加安全穩(wěn)定的出行支持。
參考文獻:
[1]顧濤.地面沉降對公路交通工程的影響分析[J].中國建材科技,2015(z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