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嶸
教育是培育生命的事業(yè),是啟迪靈魂的事業(yè),孩子們課堂上度過的分分秒秒是否快樂,是否有所收獲,都是由我們教師來調控和掌握的。隨著課程改革的深入,學生的主體性和實踐性都得到了增強和體現,課堂改革已蓬勃興起。但是不少教師對小學語文教學的規(guī)范性和科學性把握不準,常常在不經意間出現偏差。靜觀大多小學語文課堂,不凡有:課堂死氣沉沉、學生昏昏欲睡,對學習不感興趣,或同學議論紛紛掌聲四起,更有甚者課堂中師生各做各的,這樣的課堂學生收獲很小。如何讓小學語文課堂活起來,讓每一位學生都融入課堂、快樂學習,便成了我們每一位語文教師都應該思考的問題。我們都知道,課堂教學應體現教師的主導性和學生的主體性,注重教學內容的持續(xù)性和創(chuàng)新性,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采用多元互動的評價方式,這樣才能讓課堂教學活起來。接下來我便談談我的一些想法,謹供各位領導和同仁參考指正。
一、創(chuàng)設生動、形象的教學情境
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是要求學生跟著老師的思維走,而學生也習慣了跟在老師后面走的被動的學習方法,現在一下子把他們推到前面,讓他們自主學習,學生們存在等待心理,一時難以上路。但教師既是學習活動的領路人,又是一個普通的學習參與者,教師既要給予學生積極的指導,又不能以“權威”自居,要發(fā)揚民主,創(chuàng)設民主的教學氛圍,讓學生自覺參與到學習活動中來。
1.營造寬松的課堂氣氛
要想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活動,發(fā)揮其主體地位,必須提高學生的主體意識,營造良好的課堂氣氛,只有良好的課堂氣氛,才能促進師生雙方交往互動,分享彼此的思考、見解和知識,交流彼此的情感、才能真正把教師轉變?yōu)閷W習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把學生轉變?yōu)檎嬲龑W習的主人。如在教學《草原》一課時,教師可以聯系《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陽》“藍藍的天上白云飄,白云下面馬兒跑……”引導學生發(fā)揮想象,鼓勵學生自主發(fā)言,想象一下你心中的草原是什么樣的?以此營造輕松和諧的課堂氣氛,體現學生的主體性變:“要我學”為“我要學”。
2.調動學生想象,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
要讓學生做課堂的主人,動口、動手、又動腦,親身參與課堂和實踐,包括知識的獲取、新舊知識的聯系,知識的鞏固和應用的全過程。就要強調凡能由學生提出的問題,不要由教師提出;凡能由學生解的題目,不要由教師解答;凡能由學生表述的,不要由教師寫出。如在教學《美麗的小興安嶺》一課之前,老師先布置學生觀察家鄉(xiāng)的景物,使學生明確了作者按四季順序描寫了小興安嶺的美麗景色,表達了作者對小興安嶺的喜愛贊美之情。借此讓學生用文中學到的方法,按一定順序寫一處家鄉(xiāng)的景物。所寫的有家鄉(xiāng)的小河、家鄉(xiāng)的柳樹、家鄉(xiāng)的果園等,他們不僅寫出了景物特點,而且寫作順序也很明確,表達了自己的真摯感情。課堂不再是過去的教師“一言堂”,教師在教學活動中應主動參與、積極引導、耐心輔助,與學生平等合作、努力探研,充分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真正地把學生解放出來,使學生真正成為課堂上的主人。
3.在教學中鍛煉學生實踐、探索、合作等能力培養(yǎng)學生學習的興趣
通過新增設的“讀一讀”“想一想”“試一試”“做一做”等欄目,結合教學內容并輔以一些與現實生活緊密聯系的知識,鍛煉學生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能力。例如在教學《草船借箭》一課時,先讓學生自讀自悟說出草船借箭過程(可以借助圖畫、表演形式),說說諸葛亮神機妙算體現在哪些地方。學生興趣盎然讀文,思考,有的自己勾畫,有的同桌間互相談論,氣氛相當熱烈。在匯報時許多同學條理清晰地說出了課文結構,有的在黑板上畫出了草船借箭的示意圖,形象易懂,。讓學生從中體會到學習的樂趣;利用“想一想”,開發(fā)學生的思維、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利用“試一試”,培養(yǎng)學生探究知識的能力,從而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
二、采用多元互動的評價方式
在課堂教學中,為調動每一位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我著力采用多元參與的互動評價,使學生在愉快的課堂氛圍中得到全面發(fā)展。課堂教學中,師生之間只有平等的對話,言語的溝通,心靈的滲透,才能使課堂充滿“人情味”。才能使學生變得樂于回答問題,敢于回答問題。用贊許的眼神,“你真行”“真棒”“好樣的”等語言,來不斷地喚醒、培養(yǎng)學生的自信心。使課堂活起來。
三、給學生一個“開放的課堂”
1.讓孩子去“展示自己”
“教學不僅僅是一種告訴,更多的是學生的一種體驗、探究和感悟?!闭n堂上,千萬別讓你的“告訴”扼殺了屬于孩子的一切!讓他們去體驗,去探索,去感悟,去盡情地展示自己吧!孩子的創(chuàng)造力有時簡直是我們難以想象的:教學中對于“喝、渴”的區(qū)別,學生是這樣說的:“喝水”要用口喝,而且必須把嘴張大(形象說明“口”的字形),所以是口字旁;“渴”是因為口渴了特別想喝水,而想喝水并不一定要張大嘴巴,所以是三點水旁。這樣的例子使我一次又一次地感到:別“告訴”他,他會知道得更多!
2.引領孩子去讀書
葉圣陶先生曾說過:教材無非是例子。那么,利用好例子教給學生學習方法之后,接下來的應該是大量的實踐,只有在實踐中,學生的能力才能不斷鞏固、提高?;谶@個思想,我經常搜集課外閱讀材料,推薦給學生閱讀,使其領悟書中的精妙所在!
3.在生活中學語文
“讓語文走進生活,在生活中學習語文。”我們要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在生活中學習語文,使孩子們深切地感受到:語文離他們很近很近。這樣,孩子們便會更加自信、更加主動地去學習。
總而言之,新課改背景下的小學語文課堂不再是封閉的知識集中訓練營,不再是單純的知識傳遞,在輕松和諧的課堂氛圍中我們的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思維得以飛揚,靈感得到激發(fā),讓課堂活起來,我們的教學才越加春光燦爛,精彩紛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