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不器
1975年,全國依然沉浸于“農(nóng)業(yè)學大寨”的運動,在平整土地的浪潮中,安陽殷墟小屯西北地的崗地成為被平整的目標,這里作為殷墟遺址的一部分,此時卻面臨著被破壞的危險。萬幸的是,在當?shù)乜脊殴ぷ魅藛T的努力下,遺址被迅速地保護了起來,并于1976年春季開始了發(fā)掘——這就是婦好墓。
婦好墓雖不大,但保存完好,隨葬物品極為豐富,共有青銅器、玉器、石器、陶器等1928件,其中青銅器468件,大多成對、成組出現(xiàn)。婦好鸮尊便是其中的精品,此對尊因外觀是一只站立的鸮(我國古代對貓頭鷹一類鳥的統(tǒng)稱),且器身口內(nèi)壁鑄有銘文“婦好”而得名。
婦好鸮尊由器蓋與器身兩部分組成,高45.9厘米、口長16.4厘米、足高13.2厘米、蓋高13.2厘米、重16.7公斤。器蓋置于鸮首后部,鸮昂首,歧冠高聳,“臣”字狀目,小耳,鉤喙,胸略微前凸,雙翅并攏,兩爪粗壯,四趾抓地,寬尾下垂。通體以云雷紋為底,器蓋飾饕餮紋,前端立一鳥,尖喙,歧冠,鳥后飾一拱身卷尾龍。而冠面外側(cè)則飾羽翎紋,內(nèi)側(cè)及頸部兩側(cè)飾夔龍紋,喙與前胸各飾一蟬紋。至于兩翼前端則分別盤曲一條長蛇,蛇身飾菱形紋。器身尾部飾有一鸮,圓眼、尖喙,雙足內(nèi)屈,兩翼平展,作飛翔狀。
據(jù)甲骨文記載,婦好是商王武丁的妻子,同時還是中國第一位女性軍事統(tǒng)帥,她能征善戰(zhàn),曾帶兵攻克周邊諸多方國,幫助武丁重整商王朝,因功勛卓著而倍受武丁的信任,經(jīng)常受命主持國家重要的祭典活動?!皣笫拢陟朐谌帧!眿D好在商王朝的地位,由此可見一斑。
她還率兵成功抵御王朝西北的異族入侵,使得華夏文明避免了一場毀滅性的災難。學者李濟把武丁時期有關(guān)“西北戰(zhàn)爭”的甲骨文梳理后說:“這些最為可靠的原始資料,透露了中華民族在形成時代艱苦奮斗的真相,實為奠定中國文明的一連串決戰(zhàn)的序幕,尤其是于內(nèi)蒙古、河套一帶發(fā)生的爭奪戰(zhàn),其重要性不亞于被史學家所歌頌的傳說中的阪泉、 涿鹿之戰(zhàn)。”他甚至認為武丁時代征伐的異族,是一支向東遷徙的古印歐人,與蹂躪印度文明的雅利安人,以及征服兩河流域的迦塞人屬同一種族。而正是因為這場戰(zhàn)爭的勝利,奠定了殷商兩百年的文化生活,使華夏文明得以延續(xù),不至于如古印度文明和兩河文明一樣,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中。
如今 , 這對英氣逼人的婦好鸮尊分別藏于中國國家博物館和河南博物院,它們歷經(jīng)三千多年 ,卻依舊光彩奪目,是當之無愧的國之瑰寶。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