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瑞雪
【摘要】閱讀作為大學生成長中的重要因素,現實狀況并不樂觀。大學圖書館可以通過激發(fā)閱讀興趣、培養(yǎng)閱讀習慣、引導閱讀理念,改善大學生缺乏閱讀愿望、能力和環(huán)境的局面。
【關鍵詞】圖書館 大學生 閱讀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37-0083-02
基礎教育普及的結果是現代社會的識字率前無古人,這使得人們不僅是活著,而且是有思想地活著,閱讀作為思想的主要傳遞方式,因而成為現代人的基本需求。大學生作為接受高等教育的群體,在社會文化體系中居于承上啟下的位置:既是多數專家學者的來源,也是全民教育提高的中堅。閱讀的功用雖然因人而異,但是在增長知識、增長閱歷、增長思想、增長能力等幾個方面是具有共性的,這對于剛成年而即將踏入社會的大學生而言,非常重要。因此,大學生的閱讀問題尤其值得關注。
一、大學生目前的閱讀狀況不盡人意
多項調查的結果穩(wěn)定地顯示,我國大學生近年來閱讀量較少。在《中國青年報》2005年的調查中,大學生每天讀書不足半小時的有10%,而每天讀書4小時的是13%。[1]2008年的調查表明,認為自己很少或幾乎不讀書的男生占13%,女生占8.8%。[2]2016年的調查有類似的結果,每年讀書不到3本的大學生占70%,不太喜歡讀書的大學生占17%。[3]
《錢江晚報》的一篇報道則從另外的角度提出了問題。根據幾所著名高校公布的借閱排行榜,大學生有限的閱讀,多集中于消遣性的內容,與美國名校大學生偏愛經典哲學著作形成鮮明對照。[4]并非大學生不能娛樂,但是在性格與思想成長的主要階段,著重于娛樂,無疑是搞錯了重點,會有嚴重的不良影響。
二、導致大學生不讀書的內外因素
大學生不讀書的狀況可以從主客觀兩個方面進行分析。閱讀的意愿與計劃是內因,這決定了一個人是否喜愛讀書,是否有讀書的習慣;閱讀能力與閱讀的環(huán)境是外因,這決定了一個人實際閱讀的頻次與效果。
不愿費神讀書是大學生當中普遍存在的情形。有效的閱讀必須具備思考和堅持等條件,帶著思考的閱讀其實是一種磨練,很辛苦,沒有一定的毅力難以堅持。大學生經歷了高考的煉獄,有不少人產生厭學心理,如果說逃課、上課玩手機等成為現象是大學生消極逃避學習的表現,不讀書則是積極的反抗。這些年高校的聲色犬馬有泛濫之勢,很大程度是大學生報復性補償的心理造成的,他們用過度的放松來彌補曾經的嚴酷。
缺乏人生規(guī)劃,缺乏價值觀,導致大學生缺乏學習與閱讀的動力。古代讀書人自小受到的教育是修齊治平,目標明確,行動則堅決而持久?,F代人讀大學直接目標是文憑,而大學嚴進寬出的做法使得學生沒有學習壓力。大學與遠期的就業(yè)目標脫離,客觀上留下了得過且過的空間。大學很多學習用功的學生,也多是延續(xù)了中學的刻苦,而非在思維方式與思想開發(fā)方面有大的改觀。
不會閱讀造成大學生讀書的重大阻礙。中小學閱讀的主要目的是應試,揣測作者若有若無的寫作意圖,只是一種技術的練習。大學閱讀與中小學之不同,不僅是接受,更是思考,但中學缺乏這方面的訓練,使得大學生普遍不具備閱讀的能力,所以會潛意識地選擇他們比較舒適的、不太費腦子的書,而無力駕馭深奧的學術著作。
閱讀環(huán)境缺失使得大學生閱讀習慣的養(yǎng)成不具有內生性。高校普遍沒有系統(tǒng)化的閱讀引導,大學生或者自己沒有閱讀意愿、或者有閱讀意愿但不會閱讀、或者看不到閱讀的價值而無視,這種狀況也難以由外而內地改觀。
三、大學圖書館引導學生閱讀的對策
大學授業(yè),也要傳道解惑。閱讀對于學生思維與思想的形成,人生目標的明確,都有重要作用,現狀既然無法靠學生自發(fā)完成,那么大學有義務加以引導。
大學圖書館要以激發(fā)大學生的閱讀興趣為出發(fā)點。這需要有經驗的老師主持,可以從兩個方面著手:一是針對不同的學生群體開列適合的書單,二是示范合適的閱讀方法。指明了入門的途徑,就可以吸引學生的參與,使之產生閱讀的愿望。
大學圖書館要以培養(yǎng)大學生的閱讀習慣為目標。閱讀的效果不可能在短期內突擊獲得,長期堅持是必不可少的。對于學生閱讀習慣的養(yǎng)成,需要圖書館的不斷鞭策,理想的做法是通過學校設置常規(guī)的閱讀課程,長期的規(guī)律性閱讀有助于大學生日久成習,產生閱讀的慣性,形成閱讀習慣。
大學圖書館要通過模式創(chuàng)新引導大學生的閱讀理念。閱讀模式的創(chuàng)新方面,大學圖書館應結合時代發(fā)展,在傳統(tǒng)紙質圖書閱讀的基礎上,充分利用電化方式、電子閱讀、聲像閱讀等方式,拓展電子書的閱讀,進行線下與線上互動閱讀,引導大學生的閱讀理念,由被動轉為主動,成為自覺的行為。閱讀環(huán)境的創(chuàng)新方面,大學圖書館的布局也不應限于傳統(tǒng)的幾張桌椅幾架書的模式,而是應滿足新時代人群的需求,以整潔、舒適、時尚、多功能為思路,提供適合思想交流的場所。
四、結語
大學圖書館應主動思變,在引導學生閱讀方面應發(fā)揮主觀能動性。鑒于閱讀是一項需要廣泛開展的活動,且閱讀應兼顧一般性的人文閱讀與專業(yè)閱讀,大學圖書館在發(fā)揮作用的過程中,需要獲得所在大學的重視與支持。
參考文獻:
[1]《調查顯示:網絡環(huán)境正在侵蝕大學生讀書心態(tài)》,http://www.china.com.cn/chinese/diaocha/983805.htm。2017-6-22登錄.
[2]周松青.我國在校大學生讀書表現存在問題及對策分析[J].中國青年研究. 2008.9.
[3]柳春清,范林海.中國夢背景下大學生讀書狀況的現狀調查與培育路徑[J].理論界.2014.8.
[4]《大學借閱榜單:<平凡的世界>在各校都受歡迎》,http://edu.people.com.cn/n1/2016/0214/c1053-28121468.html。2017
-6-22登錄.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