誤區(qū)二:怕副作用,對噴鼻藥心有抗拒
正確姿勢:安全用藥我懂的
在人們口中,最有爭議的當屬血管收縮類和激素類噴鼻藥。很多人怕前者用多了會引發(fā)萎縮性鼻炎,后者用多了會帶來增肥、依賴性等一系列后遺癥。
事實上,血管收縮類藥物如麻黃素一類,用多了會造成藥物性或萎縮性鼻炎,所以一般使用一周就應該停藥。但對激素類噴鼻藥過分恐懼是沒有必要的,因為每次使用的劑量較少,而且僅僅是在鼻腔局部用藥,進入全身血液內(nèi)的濃度不高,因此其對全身的影響較小,可以在醫(yī)生的指導下長期使用。
誤區(qū)三:噴鼻藥對準鼻腔中間噴
正確姿勢:向外側(cè)一點,效果好一點
很多人以為噴鼻時對準鼻腔正中噴,效果才會好;甚至還有人擔心鼻腔深處用不到藥,將噴嘴伸進鼻腔深處噴藥。然而這樣噴藥不僅得不到最好的治療效果,還容易損傷到鼻中隔黏膜,造成潰瘍、糜爛和出血。
使用噴鼻藥時應該左手噴右鼻,右手噴左鼻,這樣就可以稍稍向外側(cè)一點噴藥。噴藥時噴頭放在鼻口上擠壓就可以了,不應太深入鼻腔,否則容易損傷鼻腔深處的黏膜。
誤區(qū)四:自配鹽水洗鼻
洗鼻到底有沒有效果?為什么在我的身上不見效?不少患者有這樣的疑惑。事實上,洗鼻對過敏性鼻炎的治療確實有輔助效果。通過沖洗能清除鼻腔中的過敏原,更有利于鼻黏膜纖毛的自然擺動。如果達不到洗鼻的預期效果,那就應該檢查在自己洗鼻過程中有無操作上的錯誤。
首先,洗鼻應該選用生理鹽水。有些人貪圖方便用自家的食鹽作原料,這種做法并不可?。阂环矫媸雏}中可能添加了其他礦物質(zhì),另一方面?zhèn)€人很難掌握好濃度。這些都會影響鼻腔沖洗的效果。因此,相比在家DIY生理鹽水,還是購買現(xiàn)成品牌的沖洗鹽水更靠譜一些。
其次,控制洗鼻器的沖洗壓力也是決定成敗的關(guān)鍵。因為洗鼻器噴出的壓力太大會損傷鼻黏膜?,F(xiàn)在市面上的洗鼻器分手動和電動兩款。手動的壓力較難掌握分寸,電動的則設置好了舒適的壓力值,更省力也更有效。這個可以根據(jù)自身的情況進行選用。
最后,鼻腔沖洗的姿勢也很重要。有些人喜歡側(cè)頭沖洗鼻腔,還有些人喜歡隨著人們走出去的步伐越來越頻繁,進入國門的傳染病種類也越來越多。黃熱病、登革熱,這些原本陌生的名字也時而登上了新聞頭條,成為人們熱議的話題。旅游最敗興的是生病,而如果遇上傳染病,假期泡湯還算是小事,更嚴重可能有性命之憂!所以,年年都有出國游計劃的你趕快看過來吧!
出國游中上鏡率最高的傳染病,
我該怎么防?
A.蟲媒傳播的疾病
在出國游中,發(fā)病率居前的傳染病中很多都和蟲媒有關(guān),例如鼎鼎大名的瘧疾、登革熱。所以,今后別再不以為然地說:誰從小到大沒被蚊蟲親上幾口呀!蟲媒防護絕對是出國游健康準備的重中之重。
需重點預防的目的地:非洲、東南亞、南亞
去非洲、緬甸旅行,防范瘧疾是重中之重;如果去東南亞、南亞的話,登革熱則需謹慎提防。瘧疾可不是普通的拉肚子,它由瘧原蟲作祟,即便是一般的瘧疾,也會導致腹瀉的反復發(fā)作,把人折騰得夠嗆;惡性瘧疾更會危及生命,而且,研究表明亞洲人群感染惡性瘧疾有一定比例的死亡率。
登革熱是近年來關(guān)注度頗高的傳染病,它由病毒感染引發(fā),雖然大部分患病者表現(xiàn)為輕癥,但仍有5%的患者不幸被重癥一擊即中,出現(xiàn)出血熱、休克等危及生命的癥狀。麻煩的是,目前登革熱無疫苗、無特效藥,所以預防更顯得必要。
這兩種傳染病都主要通過蚊蟲叮咬傳播。瘧疾是靠按蚊傳播,它們主要生活在荒山野嶺,所以想著去非洲體驗原始之美的人更要警惕;登革熱的有力傳播者則是伊蚊,也就是上海人俗稱的花腳蚊子,暑熱且多雨季的城市最適合它們居住,所以不僅到菲律賓、泰國、馬來西亞、越南等東南亞地區(qū),在我國的廣東也需要提防它們。
防蟲媒,就三招!
防蚊蟲的方法很多,只要你足夠重視,方法用對,將瘧疾、登革熱等傳染病拒之門外并非難事。
第一招:物理防護最省錢
防蟲媒首推物理防護——長袖和長褲。去上述蟲媒傳染病高發(fā)地區(qū),透氣、涼爽的長袖、長褲必不可少,它在皮膚和蚊蟲之間筑起了一道防護墻,能有效隔絕蚊蟲騷擾。其次,居住條件的選擇也極重要。五星級賓館的衛(wèi)生條件肯定是不能和帳篷同日而語。即使費用有限,也應首選干凈的空調(diào)房,涼風一吹,室內(nèi)溫度一下降,蚊子頓時也就失去了活力,無心覓食了;再退而求其次,房間內(nèi)紗窗、紗門和一頂管用的蚊帳是最基本的配備了。
第二招:選對驅(qū)蚊液、殺蟲劑
在烈日炎炎的非洲和暑熱難當?shù)臇|南亞,物理防護實在很難做到周全,因此驅(qū)蚊液和殺蟲劑就成了繞不開的話題?,F(xiàn)在,很多人崇尚自然,對于草本配方的驅(qū)蚊液趨之若鶩。也許它們對人體的安全性級別較高,但是專業(yè)人士對其效果常用“不確定”一詞描述,大家可以細細體味一下其中微妙之處。世界衛(wèi)生組織現(xiàn)在確認安全有效的驅(qū)蚊成分是DEET(避蚊胺),其濃度和驅(qū)蚊時長成正比,最高濃度可達98%。一般濃度在20%的避蚊胺便能確認有效驅(qū)蚊,而50%濃度的避蚊胺能保持8~10小時有效。因此,成分和濃度是選擇驅(qū)蚊液時最重要的關(guān)鍵詞。
除了避蚊胺,撲滅司林也是最常用的殺蟲劑。和DEET不同的是,它的防范范圍更廣,除了蚊子,蜱蟲、蒼蠅、跳蚤、虱子,它都能一網(wǎng)打盡。不過和避蚊胺能直接噴在皮膚上不同,它只能噴在衣服上,不能接觸皮膚。你可以在臨行前把衣物在陽臺上晾成一排,然后用撲滅司林噴得濕透后陰干(撲滅司林忌日曬),旅行中所需的防蟲服便輕松搞定了。
第三招:藥品預防在身體里筑起防火墻
如果你還擔心自己的防蟲工程仍有漏洞的話,可以試試服用瘧疾預防藥丸。即使不慎感染瘧原蟲,這種藥也能阻止瘧原蟲在人體內(nèi)繁殖,從而有效阻止瘧疾發(fā)生。這種藥丸一般在旅行前幾天開始服用,一直服用到回來后的四周。具體該選用哪種藥丸需要咨詢專科醫(yī)生后再作決定。endprint
B.腸道傳染病
在旅行中,我們常常遇到這樣的情況,當?shù)厝顺粤藳]事的食物,輪到你吃的時候就腹瀉。這就是人們常說的旅行腹瀉。雖然旅行腹瀉中不少可歸因于水土不服,但更多是因為食物本身受到過細菌污染,當?shù)厝说奈改c系統(tǒng)在長期與這類食物打交道過程中已經(jīng)習以為常,可對初來乍到者來說卻身處“兵臨城下”的險境。
需要重點預防的目的地:印度、墨西哥、非洲
在美國相關(guān)研究中,雖然中國人吃得雜,但食物中毒事件發(fā)生并不多,所以在外國人的眼中中國的食物還是很靠譜的。相對而言,在這方面最容易出問題的國家和地區(qū)榜單上,印度、墨西哥、非洲排名靠前。出國旅行,你看得到的干凈并不等于安全,如何甄別食物的安全級別還真是一門學問呢。
跟我學給食物安全分級
水,我只喝瓶裝的
在旅行中,飲用水的安全一直是熱點問題。在歐美,打開水龍頭就是飲用水,但在上述地區(qū),歐美人正因為這一習慣不知吃了多少暗虧。而我們阿姨媽媽團的做法則可圈可點,自帶水壺,到飯店就餐之時順帶問店家要開水泡茶——煮沸的水是安全的。此外,如果要喝涼水,瓶裝水、易拉罐是不二之選。在國外,加冰塊的飲料、冰品、冰激凌隨處可見,然而,這也隱藏著健康隱患:冰凍只能讓細菌暫時休眠,不能殺滅細菌,如果冰塊使用生水制成的,那么入肚后仍有致病可能。
“老板,來塊十分熟牛排”
這不是開玩笑。在人生地不熟的情況下吃生或半生的食物都是在拿健康冒險。生魚片、色拉、三分熟的牛排、半熟的蛋,味道一個贊,但藏身于其中的細菌、微生物卻因缺乏高溫烹煮而逃過一劫。出門在外,一定要吃煮熟的食物。
傲嬌一點,不能剝皮的水果不要吃
亞熱帶、熱帶盛產(chǎn)水果,吃貨們見了難免剎不住車,停不了嘴,剛摘下來的水果在路邊的水龍頭下沖一下,或是清澈溪水里洗一下,便大口大口咬了起來。慢著,你確定這些未經(jīng)消毒的水是安全的嗎?洗洗直接吃很可能把各種致病菌一起吃了下去。所以,無法剝皮的水果,例如草莓、藍莓之類都屬于風險較大的食物。要吃就吃能剝皮的水果吧。
奶制品不是越新鮮的越好
在旅游宣傳片上,你一定看到并對這樣的場景心生向往:一位慈祥的牧場主,為你倒上剛擠出的牛奶。喝上一口,味道太醇正了,讓你天天都想待在那兒。然而,如果這真的在現(xiàn)實中發(fā)生,你有可能會惹上大麻煩。剛擠出的牛奶含有布魯菌,會引發(fā)布魯菌病。所以,乳制品一定要食用巴氏殺菌消毒過的乳品。
出國旅行,該打哪些疫苗?
隨著醫(yī)學昌明,不少傳染病都研制出了相應的疫苗。有了疫苗的保護,很多時候我們心里就有了底。出國旅游可接種的疫苗分為兩種,一種是強制接種的,另一種是推薦接種的。現(xiàn)在我們通過表格來了解一下吧。
Tips
急救包里帶上補液鹽
急救包中,除了過敏藥、繃帶、退燒藥、止瀉藥、暈機藥這些常規(guī)物品外,最好再帶上可沖泡的補液鹽,因為發(fā)生腹瀉時,及時服用補液鹽可以幫你防止脫水。
Tips
旅行疫苗何時接種較合適?
如果打算在出游前接種疫苗,那么最好提前4~8周到??崎T診咨詢,請醫(yī)生為你度身定制疫苗接種攻略。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