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燈泡兒
“如果我是她該多好?。 焙托≈荛e聊數(shù)次,不止一次,她提及了身邊閨蜜,言語里盡是羨嫉。“她從小比我優(yōu)秀。我越在意她,就越想遠離她。”“旁人眼里,她是人生贏家,而我是無用的loser?!北锴缧≈?,多年來,為了趕上閨蜜的步速,她跑跑跑,追追追。
做自己不感興趣的事情,去不甚向往的地方。賠上太多焦慮和悶悶不樂的時光。明明是個濃眉大眼的俏姑娘,她卻忍不住文美瞳線注水光針,二十多歲高齡戴牙套,疼得齜牙咧嘴只為四個字:我不想輸。本以為變美之后,能在顏值上扳回一局。誰知年歲漸長,閨蜜越發(fā)開了掛,獎學(xué)金論文拿到手軟,專業(yè)綜合雙料第一。“憑什么生活對我那么苛刻,對她卻那么仁慈?”“如果拼盡全力還是不如她,那我努力還干嗎?”隔著屏幕,我似乎能看見小周垂著眼,撇著嘴,一臉喪氣的模樣。
人,生,贏,家。這詞兒有毒。
當每一個鮮活的個體,被切割成具象的指標,上名校、找工作,便成了勢強者勝的博弈。所以時不時,就會聽聞這類句子:“你連那種人都不如,還能有什么出息?”于是乎,很多人怕了亂了煩了。
開始忙著出名趁早,忙著復(fù)制高大上的標簽人生,卻不幸偏離迷失在自己的航道。然而就像小周問的,我都那么努力了,為什么一點都不快樂?其實答案很簡單。你所謂的“努力”——不是為了上進,而是為了較勁。當你的著眼點,落在自己痛、弱、苦等缺陷的一面;當你的價值感,對賭般押在和別人的攀比中。這,注定是一場誘人卻必輸?shù)臄【帧?/p>
想起六月初,我和朋友去看《重返狼群》。片中最讓我動容的,是故事的男女主角,亦風(fēng)和微漪。收養(yǎng)小狼之前,亦風(fēng)是攝影師,微漪是畫家,算是妥妥的人生贏家,模范情侶??蔀榱怂透窳只乩侨?,他倆變賣家產(chǎn),背井離鄉(xiāng)。一年又一年,如牧民般留守在了草原。電影放畢,前排的小情侶嘰喳起來:“他倆放著好好的日子不過,去西藏折騰,值得嗎?”“這種人腦子有坑。你說正常人會把狼當孩子養(yǎng)?”我和朋友聽罷,互看了一眼,苦笑。
不知何時起,背離主流,成了一件“丟臉的事”。于微漪而言,所謂的人生贏家,是盡力做一個忠于自我的人,按照內(nèi)心軌跡運行,隨境而起,隨境而棄。安于平淡又怎么了?只要不是兩手一攤不作為,得過且過混吃喝,誰又有資格去苛責(zé)、去評價?
更多時候,我們的癥結(jié)不在嫉妒、攀比和貪婪,而在于我們虛偽——既不承認自身的局限,也不忠于真實的本我?!拔沂裁磿r候能做自己就好了。”這樣的人,要么屏蔽自己的內(nèi)心訴求,要么缺乏體驗和嘗試。其實每時每刻,你都有能力做你自己。
假設(shè)有一個游戲,無論怎么玩都贏不了。這時,也許該停下來,觀察這個游戲,檢視它的規(guī)則,而不是盲目地繼續(xù)。畢竟,路徑那么多,活出樣本的不落俗套才有趣味啊。
(摘自微信號“大櫻桃與小燈泡”)
【素材運用】別人看似開掛的人生,一定是你的樣板嗎?況且別人所謂的成功,只不過是符合了某些人的評價標準,并不一定適合我們自己。了解自我,活出自己想要的模樣,對于自己,又何嘗不是成功?發(fā)揮所長,做真實的自己,才算真正的贏家。
【速用名言】
1.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呵飼r期哲學(xué)家 老子
2.每個人就是每個生活方式。——演員 趙薇
【適用話題】生活方式;人生目標;認識自己;標準
(特約教師 黃政)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