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克平 呂繼春 古守俊
摘要:本文從興安杜鵑的形態(tài)、生活習性、生長環(huán)境、分布、田間管理和病蟲害防治等幾個方面,總結(jié)了興安杜鵑的栽培技術。
關鍵詞:林下花卉;興安杜鵑;種植技術
中圖分類號: S685.21 文獻標識碼: A DOI編號: 10.14025/j.cnki.jlny.2017.20.044
興安杜鵑(Rhododendrondauricum L.)別名:金達萊、映山紅、滿山紅,為杜鵑花科杜鵑花屬,是半常綠灌木,高0.5~2米,分枝多。幼枝細而彎曲,被柔毛和鱗片。葉片近革質(zhì),橢圓形或長圓形,長1~5厘米,寬1~1.5厘米,兩端鈍,有時基部寬楔形,花期5~6月,果期7月。興安杜鵑喜溫暖濕潤的氣候,忌高溫干燥氣候。對土壤要求比較高,喜歡富含腐殖質(zhì)、疏松、濕潤及pH值在5.6~6.5的酸性土壤??购敌暂^強,土壤pH值在7~8之間也能生長。在通透性差的土壤上生長不良,長勢很弱。生于海拔300~1800米的山頂,排水良好的山坡或陡坡蒙古櫟林下,常聚生,成片生長。黑龍江(大興安嶺)、內(nèi)蒙古、吉林長白山地區(qū)有分布。
1 林下種植技術
1.1選地和整地
選擇肥力較高的林間采伐跡地或農(nóng)耕苗床,pH值為5~6富含腐殖質(zhì)酸性黃土壤,要求土壤通氣、排水良好。先將土壤精耕細耙,之后起畦作床,床面寬1.1~1.2米,高15.1厘米左右,撒播或條播。床面要平整,條播溝距20.1厘米,溝幅30.1厘米,溝深3.1~4.1厘米,上面鋪3~4厘米天然腐殖土。
1.2繁殖方式
1.2.1種子繁殖 每年10月到第二年1月是種子成熟期,在果實變褐色時即可采摘,放在室內(nèi)通風良好處自然晾干、開裂,去掉果殼等雜質(zhì),裝入牛皮紙袋或布袋中,保存在避光通風處。一般果實播種時間為3~4月份,采用盆播法,育苗盆和土壤都要滅菌消毒,育苗土要濕潤且富含有機質(zhì)和腐殖質(zhì)的酸性土。為出苗均勻,土要經(jīng)細篩篩好,撒入種子后,上面蓋一層薄細篩土。
1.2.2扦插繁殖 扦插繁殖是杜鵑花最常用繁殖方式,最佳時間為5~6月,次之為8~9月。插穗選擇當年生長新梢、半成熟枝條,長勢良好、沒有病蟲害,樹冠外圍頂生枝最好。
1.2.3 嫁接繁殖 分靠接和嫩枝劈接,靠接是在生長季節(jié),選好靠接穗和砧木,在選好的光滑無節(jié)處,各削一刀,對齊兩者形成層,用塑料袋扎緊,4~5個月傷口愈合,將接穗剪除和母體分離,將砧木接口處以上剪掉,變成獨立植株;劈接法多在植株生長旺盛期5~6月進行,接穗資源多,愈合快速,成活率高達90%以上。
2田間管理
2.1 幼苗期管理
及時清除苗間雜草,澆水時采用噴壺將水均勻地澆在幼苗根系活動土層中。根據(jù)生長情況進行間苗。
2.2 澆水
杜鵑休眠期要少澆水,生長旺盛期則要多澆一些,晴天一天澆一次水。梅雨季節(jié),注意排水,同時葉片噴水,冬季上午澆水,夏季早晨澆水,春秋除中午外,其他時間均可澆水,使用養(yǎng)魚水為最好,若是自來水要進行脫氯氣處理,井水則需要進行溫度處理,保持和空氣溫度相近。
2.3 施肥
施肥主要用基肥,追施肥用速效性肥料、人糞尿和化肥。根據(jù)杜鵑不同生長階段要施不同肥。開花前多施磷肥,促進開大花和保證花色,延長花期,大約10天施一次,連施2~3次。
2.4 修剪整形
為了保持外形美觀,當整株長到一定高度后,每年要修剪徒長枝、蕾、芽等部分,摘去頂芽,控制高度和萌發(fā)側(cè)枝。
3病蟲害防治
3.1 立枯病
興安杜鵑重要苗床病害,病菌從幼苗及扦插苗根頸部通過氣口和傷口侵入,使幼苗根頸部縊縮,之后葉片變黃,成片猝倒死亡。防治方法是播種前用消毒過的土壤育苗,保持圃地通風、透氣,加強苗期管理,發(fā)病初期用70%百菌清500~800倍液澆灌。
3.2 黑斑病
主要為害葉片,發(fā)病初期時,葉片出現(xiàn)退綠斑點,葉片由下而上脫落。防治辦法是加強管理,適當通風透氣,增加散射光照,并用甲基托布津800倍液澆灌。
3.3 葉腫病
初期葉片出現(xiàn)退綠斑點,肉質(zhì)加厚、腫大,后期病斑變褐枯死。防治辦法為加強田間管理,種植抗病品種,發(fā)現(xiàn)病葉及時摘除;盆栽杜鵑宜放置在通風、透光處,發(fā)病初期及高峰前用70%甲基托布津、70%百菌清1000倍液噴霧。
3.4 枯梢病
初期受害的杜鵑新梢和芽凋萎變細,頂部彎曲下垂呈鉤狀,之后新梢木質(zhì)化,直立枯死。防治辦法是采用土壤輪作法,種植不宜過密,不宜兩季連栽;在栽植前用甲霜靈制劑等對土壤進行消毒,控制土壤濕度;未發(fā)病時可用2.5%百菌清煙熏,發(fā)病初期可用400倍液殺毒礬噴霧。
3.5 紅蜘蛛
成蟲主要為害植物葉背、葉柄和主脈,被害葉片表現(xiàn)焦枯脫落,嚴重影響觀賞價值,7~9月份為盛發(fā)期。防治辦法,首先摘除或者燒掉病葉,嚴重時噴灑40%三氯殺螨醇0.01%~0.025%溶液。
3.6 軍配蟲
寄生植物葉背面,被害植物葉背面出現(xiàn)黃褐色斑點??蓢姙?0%鋅硫磷7~10天噴一次,連噴2~3次。
參考文獻
[1]關克儉.中國植物志[M].北京:科學出版社,1979.
[2]高興.長白山野生觀賞植物資源及開發(fā)利用[J].哈爾濱學院學報,2002,23(12):56-58.
[3]劉明財,崔凱峰,鄭明艷.長白山野生觀賞植物引種與栽培試驗[J].東北林業(yè)大學學報,2004,(07):22-25.
作者簡介:王克平,本科學歷,工程師,研究方向:林業(yè)管理。endprint